中英恩怨史(4):连败数次的英国,为何还能打赢清朝呢?

#文化历史解析#

如前文所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引起了英国的强烈不满。愤怒的英国人为维持倾销鸦片的利润,就组建远征军来征讨大清。企图通过军事上的胜利,达到其打开我国市场、维持鸦片利润、免税等目的。然而在鸦片战争发生前,中英之间就爆发了数次武装冲突,且以英国败退而收场。那么在万里之遥的英国,凭什么认为自己就一定能击败清朝呢?难道英其就不担心缺乏粮草器械方面补给的英军,进而在清朝折戟沉沙吗?难道就不怕被拥有巨大的本土优势的清朝给拖垮吗?

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形势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启了工业革命。英国倚仗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实力,接连击败了法国、美国、俄国等强国,奠定了日不落帝国的霸主地位。

除此之外到鸦片战争前,英国通过征服的大部分印度地区,组建了完备的发展基地。这个基地为英国侵略印度的周边地区,提供了十分宽裕的粮草器械等方面的支持。正是在这个强大基地的保障下,英国才能肆无忌惮地入侵印度的周边地区,甚至于从海上进攻稍远的我国

还在与奥斯曼帝国、波斯帝国在黑海、高加索地区艰难争夺领土的沙俄,虽然暂无入侵清朝的实力,但是却已经在暗中吞并了我国的库页岛、附属国哈萨克汗国、外西北等地。处于猥琐发育阶段的美国,虽然无力与英国相抗衡,但是却充当英国入侵我国的帮凶。虽然法国的实力不如英国,但是却不甘落后,也在为侵略我国做准备。因此说在鸦片战争前夕,大清已经危机四伏。

中英国力对比

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英国,其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军事等领域的实力,出现了跳跃式增长。此外其占据的庞大的殖民地,拥有着庞大的面积、人口和资源。最为关键的是英国还处于锐意进取的阶段,使得其国力充满生机

英国通过一系列的战争,锻炼出了一支支能征善战的强军。除了在印度有非常完善的后勤保障基地外,其粮草器械方面的不足,也在贪官污吏的帮助下补齐。

早在18世纪末的乾隆帝时代,大清就知道英国在西藏之外有了颇为强悍的实力。然而在乾隆帝驾崩后,清朝上下却一代不如一代。特别是到了道光帝,竟然被太监愚弄,还浑然不知。许多的官僚将领,在鸦片、英商贿赂、政斗等组成的大染缸渲染下,其智力已经出现明显的退化。正如此才在鸦片战争期间,出现了诸多闹剧。此外,腐朽的清朝面孔,早已经被英国探查得一清二楚。因此在国力对比上,清朝已经在方方面面都处于下风位置

清朝虽然号称有80万大军,但是却连农民起义都无法扑灭。此外清军虽然取得了数次武装冲突的胜利,但是却无力歼灭英军,只能任由其在海域内肆意地挑衅清朝。这就是英国认为自己肯定能击败清朝的底气。

鸦片战争前的中英冲突

早在中英之间正式开战前,中英就爆发了数起武装冲突。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后,就意识到英国将组建大军来报复清朝。因此就上书道光帝,要求沿海各地严防死守。然而除广东的关天培等极少数将领严格执行命令外,其余的边防将领却置若罔闻,使得这些边防关卡形同虚设。这也是在不久后的鸦片战争中,英军能长驱直入地抵达天津的一个重要原因。

1839年9月4日,义律(力主发动鸦片战争的侵华头目)率兵突袭九龙山口岸。大鹏营参将赖恩爵率领水师发动反击,击退义律。

1839年11月,两艘英舰入侵虎门。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英勇抗击,击退英舰。关天培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意识到虎门防御体系还有不足之处。因此在战后就再一次整顿广东海防,进而提升了广东海防的防御力。在第一次穿鼻海战结束后,英军先后6次向清军发起挑衅。关天培率军击退挑衅的英军。

这几起战斗的胜利,极大地满足了道光帝的虚荣。因而他认为英国也不过如此,根本就不能与天朝上国相比较。然而当英国的正规军来袭时,反应迟钝的大清,立即显露出疲惫不堪的态势。

后续

一个是锐意进取的、强大起来的英国,极具侵略性。即便是多次遭逢失败,也还会卷土重来。一个是腐朽的清朝,虽然纸面实力可观,但却是风一吹就倒的纸老虎而已。一旦遭逢失败,就会因防民甚于防寇等因素的影响而选择屈辱地求和。再则看似中英之间相隔万里,但是因其有印度基地,使得中英之间近在咫尺。因此说,不管从哪方面比较,都是清朝处于下风的位置。

1840年,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一力主战的、心高气傲的道光帝,为何会向被视之为“蛮夷”的英国投降,并签下屈辱的南京条约呢?在鸦片战争爆发时,林则徐、关天培等主战派去哪里了呢?为何没组织起一支大军来反击英军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英国   清朝   鸦片战争   虎门   工业革命   印度   广东   鸦片   连败   英军   恩怨   实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