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霓虹灯下的哨兵》赵大大,与曹银娣离婚后,袁岳孤独走完余生?

1963年,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在中南海演出,中央领导人毛主席、周总理等观看完节目后,主席握着演员袁岳的手,并微笑着说:“喔,黑不溜秋,靠边站。”主席引用的一句经典台词,把身旁的人都逗乐了。

之后,周总理极力推荐该话剧拍成电影,还是由袁岳饰演赵大大。而为了演好剧中角色,袁岳也是亲临八连部队体验“生活”。期间,他认识了大美女曹银娣。不久,两人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俗话说恋爱容易相守难,袁岳与曹银娣结婚后,不久便离婚了。而“赵大大”一角却红遍“天下”,倘若他再续娶一房也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面对再婚他却望而却步。

练就军人素养

1932年,袁岳生于上海。起初,父亲只给他起了乳名,并没有起学名。等袁岳到了上学的年纪,其在连环画书中认识了岳飞,对岳飞很崇拜,所以就起了个学名叫袁岳。

上学之后,在业余时间中,袁岳依然喜欢看连环画等书籍,其中的精彩故事深深吸引了他,他时常在想,要是能把书中生动的故事演绎出来该有多好。

到了上中学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袁岳参加了《大地之爱》等话剧,演出后,受到观众一致好评,这给了他莫大鼓舞,并暗暗立下人生目标:今后一定成为一个好的演员。

到了1947年,袁岳考入上海戏剧专科学校,经过专业学习,他的表演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1949年,迎来全国大解放,上海这个大部分有钱有权人喜欢的“纸醉金迷”之地,也随之解放。

同年,在戏剧学校学业有成后的袁岳,不久便入伍,并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南军区文工团,没多久,他随文工团来到福建一线作战,还立过二等功。一次随部队海上巡逻,让他终身难忘。

当年,全国刚解放,部队条件很差。一次冬季出海巡视,袁岳他们乘坐的是木帆船,而船上既没有导航仪也没有定位仪,只有指南针。

在返航的时候,木帆船不小心碰触到一处暗礁,船立即不动了,大家立即感觉不妙,在紧急排查中,发现船舱里有海水不断地涌进,大家知道船被撞破了,照这样下去,不多时,船就会沉到海底,他们一船人就会葬身鱼肚。

在这个生死存亡的时刻,袁岳说:“把棉被铺在船舱破口处!”听了他的话,大家急忙把所有棉被都搬出来,一层棉被一块舱盖板,并反复做。好不容易止住船窟窿后,战士们开始清理船舱中的水。

幸运的是,这天突然海水涨潮,木帆船不一会儿就被冲离了暗礁处,高兴的战士们立即扬帆并玩命摇船。最终,有惊无险,木帆船顺利返航。

经过这场惊心动魄的海上巡逻,袁岳深深体会到一个军人的不易。经过部队“洗礼”后,他骨子里已渗进一股军人特有的素养。

饰演赵大大的第一人选

刚解放不久的上海像是一个大染缸,上层人士依旧过着奢华的生活,就连刚刚进入上海的人,也很快被其感染。

为此,毛主席曾提出防止敌人的“糖衣炮弹”之口令,不能让敌人腐蚀了人们的思想,位于上海南京路区的某军团三营八连则高度响应主席之号召。

三营八连的战士大多数来自农村,学“坏”容易学好更容易,在连指导员张成志的规范下,战士们开始有了“专业”规定:每个战士都配备针线包,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不仅如此,八连战士还步行到上海南京路的郊区开荒耕地、种植蔬菜。准备出发劳作时,每个战士的脖子上都会挂个军用水壶,即便遇上暑伏天,面对5分钱一支的冰棍,也没有人舍得买着吃。

不久,张成志看见上海南京路上有要饭的老人,他们多数无儿无女。于是,张成志便吩咐八连战士给这些老人定期送食物,并经常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

每逢到了过春节,八连战士会给这些孤苦伶仃的老人送去春节慰问品,让他们能过上一个像样的春节;遇上这些老人过世,部分战士还会为其披麻戴孝,并将其体面安葬。

八连的这些点滴事迹,很快像春风一样吹遍各地,其团的领导人吕兴臣得知后,很受感动,决定把这种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传承下去,为此,他准备写一篇赞扬八连的文章。

时间进入1955年,袁岳也从部队转入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继续做着他喜欢的文艺工作。

而以八连为事实的文章因各种原因,一直到1959年,《南京路上好八连》一文才由吕兴臣写成,并把它投到了《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上。

结果第二天,就有不少群众给八连打来了表扬、慰问电话。紧接着,各大媒体相续播报其事迹,并很快传遍祖国大地。

第二年,某区司令员王必成,找到南京剧作家沈西蒙说:“八连的事迹在全国起到了带头作用,你负责摘选些事迹,写成一部具有宣传力的文艺片吧。”

沈西蒙思来想去,决定写成话剧。

不久,《南京路上的哨兵》便问世了,下一步就是选演员的事了。沈西蒙为了选剧中赵大大一角,转悠了一大圈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因他要求比较高——此人一定得是当过兵,并有一定表演功底,且对文艺有强烈兴趣,还得符合一定形象的人。

最后,经朋友介绍,沈西蒙在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找到了袁岳。彼此见面并说明情况后,袁岳十分开心地答应了。事情订好后,为了寻找创作灵感,沈西蒙带领几个同事及袁岳,一起搬到八连生活了一个多月。

名利双收

等重要演员“体验”完了好八连生活后,就等着话剧公演时,却遭到了上海某领导人地封杀,其原因是该剧部分剧情演绎了青年男女花前树下谈情说爱甚至是抛弃糟糠之妻、丢掉老旧衣物追求漂亮衣服等情节。

领导认为这些是对八连战士的摸黑,不仅影响八连,甚至还会对社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而沈西蒙则不那么认为,他坚信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也在飞跃,不一定永远停留在过去。

于是,沈西蒙找到主编张颖说:“我们呕心沥血好不容易出炉的作品,现如今却遭到了封杀,您可要想想办法。”

张颖也是一个不轻易服输的人,他通过关系找到了周总理,为此,周总理特意打电话对上海负责人说:“要勇敢尝试一下,才能知道该剧好还是不好……”然而,领导只是同意做了彩排,就是不同意上演。

1961年,没有办法的沈西蒙,邀请周总理到了上海,总理观看完节目后,便很高兴地说:“这是一部好剧,值得大力推广。”有了总理的支持,沈西蒙心里有了底气,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将剧名改为《霓虹灯下的哨兵》。

1963年,沈西蒙带领演员到了北京剧院,并开始了首次公演,立即引起强烈好评;紧接着又进入中南海演出,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赞扬,为此,毛主席还写下了《八连颂》。

同年年末,周总理对沈西蒙说:“把《霓虹灯下的哨兵》拍成电影,剧情、演员甚至是台词一个都不能换。”

于是,1964年,“赵大大”再次由袁岳饰演。剧组也搬到了上海某地,为了拍好影片,甚至都动用了警察,把实拍路段暂时给封闭了一段时间。

恰巧的是,袁岳在拍摄电影时,认识了同在附近拍摄《舞台姐妹》电影的曹银娣。都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当年,曹银娣刚25岁,是剧组有名的大美女,他只看了一眼便喜欢上了她。

但是,袁岳不同于浮夸男子上来就追,他的情感表达比较含蓄。起初,他以请教的名义逐步接近曹银娣,时间一长,在其诚恳的“不懂”和含情脉脉的眼神中,在他点滴关心的攻势下,曹银娣的心扉向眼前这个“赵大大”敞开了。

在“赵大大”真实的恋爱中,他更能理解剧中青年男女你亲我爱的心情,自然也把“赵大大”这个角色扮演得淋漓尽致。

在大家的配合下,一部经典之作《霓虹灯下的哨兵》上映,影片播出后,受到全国人们的喜爱。知识分子更是纷纷写文章登报声称,此影片是一部打开禁锢人们保守思想的一把大锁,在不失红色革命优良传统的前提下,把人们向往美好爱情、美好生活的愿望推向了高潮。

为此,现实生活中的“赵大大”也随之走红,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其“大红大紫”之际,他与曹银娣携手走向婚姻的殿堂。当年,“赵大大”可谓是事业、爱情双丰收。

离婚后忘我工作

而成为“赵大大”妻子的曹银娣也是上海人,于1939年出生,比“赵大大”整整小了7岁。彼此从花前月下甜蜜地谈情说爱,到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起初的愿望很美好,而现实生活中却是一地鸡毛。

“赵大大”为了有更多的时间与娇妻曹银娣在一起,毅然选择了从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转到了上海一家邮政局工作。或许是金牛座的“赵大大”之憨厚,与水瓶座的曹银娣之完美,注定无法长久相容。

彼此在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日渐凸现,相对来说,“赵大大”的思想比较保守,而曹银娣则是位个性独特的女子,无论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她都具有标新立异的一面。为此,“赵大大”与妻子经常为生活琐事而争吵。

没几年,又赶上全国“黑风暴”,饰演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与《舞台姐妹》的部分演员,均在“小帮派”的驱使下,含恨而相续离世,袁岳与妻子也受到了一定牵连。

在不堪回首的大环境中,小家再没有温馨,追求完美的曹银娣便与“赵大大”提出了离婚,“赵大大”也在精疲力尽的婚姻中感到太累了。于是,不久后两个人和平分手。

分手后的“赵大大”,在之前同事的推荐下,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做了一名演员。余生,他想把所有精力都用在拍摄电影中。

有意思的是,袁岳在上海演员剧团相续出演的作品中,其中一部电影《哭闹人的笑》,由袁岳饰演“小帮派”中的市委书记,可谓是,在虚构生活中为当年他与妻子的“冤屈”“威风”了一回。

当年,记者到剧组采访袁岳时,袁岳刚点燃了一支烟,彼此才坐下来不一会儿,就听见剧组的人喊他:“袁老,电话,电话……”

袁老立即掐灭手中的烟,边走边说:“”抱歉,我去去就来,真是没有办法。”记者也有点好奇,才刚刚40来岁的年纪就被称呼“袁老”了?后转念一想,或许是一种尊称,是对袁岳精湛演绎的认可。

离婚后的袁岳,也有人为他介绍对象,而都被他婉言拒绝,其一心扑在演绎事业中。为此,同事打趣地说:“你现在是两个家,一个是睡觉的家,一个是上海演员剧团的家。”

袁岳一生都在为喜爱的演绎事业而努力,他所有作品中,《霓虹灯下的哨兵》不仅是其处女影视作,也是唯一一部流传至今并最为经典的影片。而好八连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一直都在传承。

到了1982年,因“好八连”的事迹,南京路赢得了“中华双拥第一街”的美誉。为此,习近平总书记还为“好八连”的中队官兵回信说:时刻当好霓虹灯下的哨兵,对党和人民永远要忠诚……

而《霓虹灯下的哨兵》中的“赵大大”自与曹银娣离婚后,再无娶妻,他选择在其《霓虹灯下的哨兵》经典作品的陪伴之下,一人孤独终老。2018年10月,“赵大大”在上海华东医院因病去世,终年86岁。

参考资料:

微头条:

  1. 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的台前幕后—当建网微平台官方账号—作者:汪建新
  2. 新时代,永不褪色的旗帜——上海举行纪念“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60周年研讨会—上海市人民政府—来源:市退役军人局。

百度:

  1. 曹银娣 舞台姐妹(舞台姐妹邢月红)—秒懂生活。作者:刘畅。

2)“赵大大”袁岳逝世 一个角色让人记住一辈子—央视网。

百度百科:

1)关于“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的公示 · 中国文明网

2)(受权发布)“最美奋斗者”名单 · 新华网 。

手机知网:

1)袁岳 黑不溜秋,靠边站!—东方电影2015年05期。作者:丁丁。

2)访电影演员袁岳—电影评介1983年08月。作者:林志刚。

百度文库:

《霓虹灯下的哨兵》赵大大,与曹银娣离婚后,袁岳孤独走完余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哨兵   南京军区   西蒙   霓虹   南京路   话剧团   帆船   余生   话剧   剧组   上海   事迹   战士   部队   演员   孤独   电影   曹银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