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最真实的生活:白天文质彬彬的机器,晚上放浪形骸的醉汉

日本这个一衣带水的国家,中国人都非常熟悉,大约从汉朝时期开始中原大地已经零星出现日本人的身影。


根据中国历史记载,大约从汉光武帝的建武中元二年,就有倭奴国过来朝贡,光武帝赐予他们一个王印,就是汉委奴国王印。


中日文化交流最频繁的莫过于唐朝,大量的遣唐使从日本出发到唐朝学习政治、经济、文化、建筑等等方面,不少遣唐使到中原以后甚至不愿意回国。



到了近代二战时期日本发动侵略战争,进行大规模的烧杀抢掠一直被人所诟病。


而这个野蛮和文明夹杂在的国家,战后迅速崛起站在强国前列,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充斥了各种自相矛盾的生活方式。



广场协议给日本带来的影响


1985年纽约中央公园对面的广场饭店召开五国财政部部长和央行行长的会议,经过不到20分钟的商榷,美、日、德、法、英就联合发表声明宣布将会对美元汇率进行调整。


在这之前日本经济极为强劲,达到了战后的巅峰,当时的日本号称用日元可以买下整个美国,而美国却是经济也不太行,国内工业产品遭受日本的低价倾销,工厂企业纷纷倒闭或者转移出境。



美国国内民众失业率飙升,到了1984年的时候美国项目赤字达到1000亿美元之高,为了减缓乃至逆转跟日本之间的贸易差,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去收割日本。


可是当协议公布以后,大家发现日元升值以后日美贸易顺差还是很大,日本人自己都不知道该怎么降下去,田中角荣首相还想通过订购美国飞机把贸易差降下去。


本来日本以为“广场协议”签订后经济会进入萧条,于是日本开始降低利率对国内进行金融大放水,迅速扩大的货币供应没办法被实体产业吸收,大量的资金涌向股市和房地产。



日本国内经济出现巨大的泡沫,随着这个泡沫被戳破整个日本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停滞期。


而在这个停滞期里面,日本国内失业率急速增加,国内陷入社会固化很多年轻人毕业后不愿意参加工作宁愿在家里待着。


还能留在企业里的员工,虽然因为日本独特的企业文化不会被轻易辞退,但是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工作日本人变得极为热衷跟同事的聚会。



日本人在工作后逐渐失去自我


很多日本人工作在一起,吃饭、休息、娱乐都在一起,在公司里的他们几乎没有个人选择的自由。


如果跟公司以外的人进行交往,除非是被上司指定或者有特殊任务,不然大家就会觉得这个人不合群,在这种环境下日本打工人的社会环境变得相比封闭起来。


日本人比较习惯集体生活,会把私人生活和集体生活混为一谈,虽然偶尔会觉得没什么自由,但更多时候还是觉得跟大家在一起比较省事,不用花太多心思。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逐渐丧失独立行动的能力,个人能力较差缺少一定的自信,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一个人面对事情时会显得比较慌张,不知所措。


日本企业都以造就百年企业为目标,对员工也有着长期的规划和较强的忠诚度要求,当一个普通的日本人跳槽离开公司以后,原先的同事会马上将他排斥出自己的生活圈,见面时要么不理睬,要么冷嘲热讽。


而这个人的交际能力如果不是很强的话,新公司也会很难融入进去,新同事会觉得这个人存在“背叛”的过往,跟他的接触和交往不会特别深。



跟中国人想着下班赶紧跟家人相聚不同,日本人下班后不敢马上回家,如果他回家早了妻子就会抱怨他是不是在公司不合群,没有被重用,所以才这么早回家。


但如果日本打工人回家很晚还带着满身酒气,妻子反而欣然起身去迎接他,认为他可能在公司加班被重用的,跟同事相处也很融洽。


之所以他们的妻子会有这种认识,这主要是日本经济陷入停滞期所导致,当时大量企业倒闭破产,很多工人都被裁员没有正式工作。


出于对家庭收入的考虑,他们的妻子自然希望丈夫能在公司被人看重,不会像其他人一样失业,这样他们这个家庭才可以继续维持原来的生活。



这种偏见就让一些日本人下班以后宁愿在外面闲逛或者和同事喝酒,也不敢早点回家,逐渐衍生出日本的居酒屋文化。


因为一直背负着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这些日本人在工作期间为了不出错必须表现得非常好,文质彬彬不乱发脾气。


但人的身体就好像一个压力罐,一旦压力积攒久了这个罐子必然会爆炸,几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他们下班后去喝酒成了最容易放松的方式。



从企业文化中延伸出来的居酒屋文化


当日本人习惯把办公聚会看成一种安全阀门的时候,那为了让这个阀门更加容易被打开,酒精是绝对少不了的东西。


在这个聚会上面低级别的员工和跟自己的老板坦诚相待,讨论平时他们不敢表达的感受,每个人都会显得很放松,可以自由自在地谈天说地。


但这也只不过是一部分,不是所有日本老板或者高层管理愿意在下班后看到员工对他们大呼小叫,所以渐渐地根据层级不同他们有各自聚会的地方。



居酒屋是很多日本上班族常去的地方,简单来说居酒屋是提供多种日本料理和日本酒的大排档,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带着未尽的性质和满身疲惫,去居酒屋点几道家常日料,喝喝酒是上班族最常见的方式。


有些日本居酒屋就跟电视里表现得那么神秘,入口深深埋藏在地下,常客或者老饕才能找到。


而更多的是为招揽生意的普通居酒屋,他们明明白白地把招牌摆放在路面上。


这些居酒屋的营业时间一般都是从下午5点开始直到凌晨时分,刚好和日本上班族的下班时间重合。


和中国不一样,进入居酒屋的客人通常喜欢围坐在吧台附近,他们认为这里才是黄金位置,坐在这里可以看到厨师精心制作食物的过程,是极为赏心悦目的。



吧台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居酒屋的老板会跟客人一边聊天一边慢慢准备食物,相处久了就好像老朋友一样,客人喜欢吃什么、有什么忌口、爱喝哪一款酒都会清晰记住,而客人也会对这里产生归属感。


因为居酒屋主要是以喝酒为主,所以酒必须是最先下单的,当服务员热情地送上小菜的时候,还没等客人仔细查看菜单,就会开口问他需要喝点什么。


日语里面有一句惯用语叫“先来个啤酒吧”,是客人进入居酒屋里面第一句固定会说的话,至于为什么是这句话成为开场语,大概就是日本人爱喝啤酒的习惯导致,啤酒可以用来解渴,放松心情。



不管上班的时候经历了多大的压力,先来一口冰镇啤酒那心里紧绷的神经也会随着一声呼气慢慢松缓下来。


日本人喝酒一般不劝酒,不逼酒,主打的是一个享受氛围,从进门那句欢迎光临开始,怒骂、嬉笑、交谈种种声音都会在客人耳边响起,唯独很少听见劝酒的声音。


这种居酒屋文化能兴盛起来,跟日本的企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刚刚加入公司里面职员按照惯例会跟前辈们去几次居酒屋才能顺利融入到职场环境里面,并跟大家熟悉起来。


虽然没有哪家日本公司对这个会有硬性要求,但是作为一种职场传统,大家都会习惯性的心照不宣。



几乎所有在日本上班的人都曾经被上司或者同事邀请去居酒屋喝酒,上司的说教、同事之间的情绪的宣泄以及对工作的种种不满,很多平时在公司不好意思或者不管说出口的话,在这里它们都被倾诉出来。


对于日本的上班族来说,居酒屋也算是另外一种层面的办公场所。


随着日本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居酒屋这个曾经男人遍地的场所也慢慢出现了很多女性顾客的踪迹,有些与时俱进的店家为了迎合女性的喜好,还专门推出女性专用菜单。


白天他们是办公大厦里面的专业、果决的白领精英,晚上他们活跃在一个个居酒屋里面发泄不满情绪。



有人喝醉了可以打车回家寻找家人的宽慰,而随着日本单身率的提高,更多的人会因为醉酒直接倒在路边大街上。


直到凌晨时分,他们被渐渐复苏的城市所以叫醒,有条件的会赶紧回家梳洗一番准备新一轮的上班,也有些会选择去日本的网吧进行洗漱。



菊与刀—日本人的两面性


在日本菊是皇室的家徽,而刀则是武士文化的象征,用菊和刀这两种物品来表现日本人矛盾再合适不过了。


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曾经写过一本书叫《菊与刀》,这本书从西方人类史学的角度去关注日本这个国家,她认为日本人的身上拥有极为矛盾的地方。


他们可以爱好祥和但是又热衷于战斗,对看不起的人非常傲慢可是对于同等身份乃至更尊贵的人表现极为尊敬,忠诚和反叛在他们身上都能看到。


日本人对自己有着极端的道德标准,导致他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或许是为了进行补偿,日本文化中对享乐主义管理得非常宽松,几乎没有任何限制。



这也就导致日本人在白天和晚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宛若两人。


从他们在打包随身物品的举动中也可以窥斑知豹,和其他国家喜欢用生硬的皮箱装东西不一样,日本人更喜欢用柔软的皮包或者背包。


柔软的布匹可以随着所包裹的东西形状不一样而随之变形,从这里也能看出当日本处于劣势的时候,他们往往可以很快放下身段去适应别人,展现出柔软的手段和无限的延展性。


看起来里面内容丰富但是难以被轻易穿透的情况下,皮包里也宝藏着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也显示了日本人崇尚礼节却好斗,服从但是不驯从的双重性格。



日本社会人情淡薄但是又处处需要表现礼节,比如他们的礼金习中介习俗。


在日本如果一个人初来乍到,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去租房子,谈好押金交完房租以后,还要额外支付一笔礼金,礼金金额通常是两个月的租金,是为了向房东感谢他们能把房子租给你,而这笔钱是不被允许索要回去的。


日本人为了避免当面讨价还价伤感情,都喜欢通过中介来进行沟通,出租房子的时候也一样,很多在日本租房的外国人可能直到自己搬走都没见过自己房东长什么样子。


从日本人种种的表现和生活习惯上都能发现他们有着极端复杂的两面性,有的体现在工作层面,有的体现在他们文化层面。



比如日本也有很多讲述超能力者的漫画,他们往往有着胆小和极端霸道的两种面孔,其中一本漫画叫《双面魔术师》,里面的主角白天是一个高利贷公司催款员,晚上却摇身一变成了正义使者。


这本漫画也从侧面印证了日本人的两面性和矛盾性,他们总是会在生活中去寻找一个借口或者一个可以让他们没有负担的放松方式。


战争时期日本人的残忍杀戮行为,就是他们在发泄高压军营生活和军国主义政策所带来的不满情绪,他们把这种发泄行为看成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行动。



日本战败后整个国家从无序进入到有序的法治社会,他们在日积月累的生活中找到另一种发泄方式,就是酗酒。


日本经济飞速发展的七八十年代,是日本对女性歧视最大,家暴事件最多的时代,日本男人把对工作的压力通过酗酒发泄到家人身上,在第二天跟妻子简单道歉后就跟没事人一样出门了。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1世纪日本女性社会提高后才有改善,但是日本上班族的两副面孔的表现迟迟没有得到解决。



参考:


《世界奇俗趣闻》陈洪水,李玉祥


《如何使中国人同心协力》曾仕强


《大局观 真实世界中的经济学思维》何帆


《上一堂最好玩的日本学 从漫画看日本》蔡增家


《日式生活美学 大人的周末》早啊晨之美,郭2姑娘


《日本美酒与人气酒馆指南 带一本书到日本去喝酒》邦廷


-END-


作者:如愿


编辑:林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日本人   放浪形骸   都会   醉汉   文质彬彬   日本   美国   上班族   白天   客人   同事   晚上   机器   真实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