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体制围墙外的绿化带

可能不在体制内工作的人员大部分都搞不清楚社区的定位,或者说,不在乡镇/街道区域一级工作的从事政府服务行业的人员都无法准确清晰说出社区到底属于什么编制、受谁管辖、职能是什么。

社区即居民委员会,属于民间自治组织,在乡镇地带,存在的同样地位的村委会,称呼不同,事实上承担的功能基本相同。仅从法律意义上与定位来说,居委会/村委会所该做的内容中,大部分人熟知的有:开具居住证明、调解邻里纠纷、收集民情民意、组织安排积极向上内容的社区活动、为鳏寡孤独者送上政府温暖。比较少人知晓的有:接收吸毒人员进行社区矫正、对部分精神病患者进行定期评级及观察、审批生育证、发放计划生育政策的补助、协助评级并发放残疾人补贴、鼓动青年人员参军、发放退役军人相关补贴、房屋安全排查、消防安全排查等等等等,无法全部一一罗列。

事实上,社区这一层级早已与法定内容脱钩,工作内容大量充斥着政府行政内容,故而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会以为社区工作人员是公务员/事业编工作人员。其实,除了个别地区的居委会/村委会会因为政策上的补偿,会给予居委会书记或村委会书记事业编待遇或者参照事业编待遇。就大部分地区而言,社区内的工作人员均为非在编人员,即俗称的“临时工”。和一般的非在编人员区别不同的地方是,社区属于民间自治组织,需要在民政局进行备案,招聘工作人员理论上也应经由民政局进行并安排后续人员就职流程。但事实上并没有地区遵照该手续进行,就结论看来,绝大部分社区工作人员都认为自己是所在街道办事处的直接下属,与民政局除了业务往来并没有隶属关系。

即便所谓的电子化办公实行,大量的实质性内容永远需要人员去摸排,谁去摸排?社区永远最容易差遣又不必担心有后患的选项。除此之外社区被迫过度的承担超出法定权限的内容,但又没有恰当的身份去审批、乃至执法,因而常常因此遭到不理解的群众的诘难甚至谩骂、殴打。而待遇上往往社区工作人员也只有当地公务员的1/2至1/3,部分经济发达地区这个数字达到了1/4以下,职位晋升层级上更是无法与公务员体系的完善相比较。与待遇不对等的工作强度及无法向他人解释自己开展工作内容的合理性,种种的矛盾错位导致了诸多社区工作人员做事带有情绪,离职率始终居高不下,口罩期间三年的离职率更是惊人,直到2023年就业形势较差这情况才有所好转。而始终没有离开社区的年长的社区干部,其中晋升无望绝大多数选择了躺平。出现各种“摆烂”,敷衍做事,敷衍待人。

上世纪中后期,居委会更多的是承担了一些社会责任,但也因此生出一些不该有的事端。而现在,法制的完善却无法阻止居委会逐渐朝“四不像”发展,变得更像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这并不符合设立社区的初衷,也使得社区工作人员自己也搞不清自己的定位。有那么一个笑话:熟人A对熟人B称介绍给其一体制内工作对象,B询问是何单位,A答复“居委会”,B不喜,反问“居委会也算体制内?”由此可见一般。即便国家已经努力在各种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提升其社会地位的同时,在大众眼里始终没办法对其给予较高的评价。

可能社区工作人员张望着看向体制内这座围城,想进去。公众以为他们已经围城里面了。但只有身在社区的人自己才知道,他们一直都不曾走进那座梦寐以求的围城,只是在围城外的绿化带上一次又一次触摸城门,幻想有一天可以突然推门而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民政局   体制   绿化带   层级   社区   村委会   居委会   围城   待遇   公务员   工作人员   事业   组织   人员   内容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