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看山西上党寺观壁画:上党的金墙玉壁

上党的金墙玉壁

——《上党寺观壁画》序

文 / 冯骥才


题图为高平市舍利山开化寺壁画:胁侍菩萨(局部)




作家葛水平拿来一本寺观壁画集的打样,嘱我作序,并说这是她家乡山西上党地区的历代壁画遗存,是由他们当地著名摄影家程画梅、阎法宝以及一些文化志愿者历经数年的艰辛跋涉,寻访、拍摄和记录集约而成的。


山西的寺观壁画驰名于世,诸多名作亦曾拜谒,可是对上党整个地区的壁画却是头一遭看,然其存藏之丰,画艺之美,令我惊愕。这又叫我应上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对于中华大地上的文化创造,我们不知道的永远大大多于我们知道的。”于是,惹起了心中的一种文化的敬畏。


上党身在太行太岳的深处,山水雄奇,历史古远,文化醇厚;当历史的大鸟飞去,会不经意地把它美丽的羽毛遗落在山野之间,那就要看今人是否识得与珍惜了。记得十多年前发起全国文化遗产抢救时,鉴于山西与河北两省寺观多,壁画散布广,特别是乡野小庙的壁画大多没有列入文保单位,故将这两省的田野壁画列为抢救和保护之列。可是此事进行得并不如愿,河北的张北地区有人做,山西却一直没人做。这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遗憾与空白。然而,中国毕竟是个文化古国,总有心怀文化的良心的人。一些摄影家和作家站了出来,默默地承担起这件事,终于将深藏在上党大地皱折里的这些壁画杰作采录和整理出来。


高平市南李村观音寺壁画:天龙八部等众


高平市上董峰村万寿宫三清殿西墙壁画:雨师和雷部诸神




中国的绘画,先画在建筑的粉壁上,后来才画在案头的绢素上。所以壁画更古老,更具源头性,应受特别的重视。


中国的壁画,在佛教东渐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三种样式。先是具有鲜明中亚和西域特征的西域样式,继而是受西北少数民族影响的敦煌样式;进入中原后,最终形成了汉化的中土样式。山西壁画是中土样式的典范。那种与《八十七神仙图卷》和《朝元仙杖图》如出一辙的造型与画风,不只在永乐宫里可以看到,在上党地区高平上董峰村的万寿宫、泌水坪上村玉皇庙、高平南李村观音寺等处的壁画中,也都可以领略到这种中土样式特有的笔法、造型与神采。


可贵的是,上党地区保存的壁画上自五代,下及明清,完整地呈现着千年壁画各个朝代画风的嬗变。比如五代时期的简括浑朴(平顺实会村大云院),宋代的丰繁典雅(高平舍利山开化寺),元代的沉健雄劲(高平上董峰村万寿宫),明代的雍容大气(泌县郭村大云院);清代画风的世俗化、乡土化,以及文人画法的介入,也鲜明地表现在这一时期上党各地的庙宇的壁画中。


一个并不太大的地区所保存的壁画,竟能如此完整和有序地拥有各个时代的画风,应该是一种历史的幸运,也无疑是一宗极其珍贵的文化财富。


平顺县实会村大云院壁画:诸菩萨众(局部)


泌县郭村大云院壁画:太乙


沁水县南山村佛爷庙正殿东墙壁画:罗汉图“那娑斯尊者”




在我国的画史上,往往出于一种文人画雄踞主流带来的偏见,壁画被排除在外。唐以后的画史很难再见到壁画作者的姓名。中国壁画史基本上是没有画工姓名的历史。虽然,壁画具有工具性,服务于宗教,但民间画工们的画艺并不在精英画家之下。画工们作画时必须面壁站立,立腕悬肘;每画长线,还要弯腰屈膝,一笔到底,画出的线条却流畅自如、随心所欲、精准传神。那些伏案作画的精英们有能力画出如此动辄数十平米巨幅的壁画吗?令人兴奋的是,这些壁画的特征,民间画工们超绝的才华,全都十分精彩地体现在上党这些壁画中。特别是这里的宋元壁画,堪称中国壁画“国宝级”的力作;一些画面应是中国壁画乃至中国绘画的经典。


可是,随着时代流转,社会变迁,壁画失去了使用功能而离开我们的生活,成为历史。然而往往在这种时候,由于人们尚不能将其视为不可再生的宝贵的历史财富,大批遗产因之泯灭消亡。我相信近二十年乡野壁画的消失是大量的,令人痛惜!为此,这个时代需要有人“先知先觉”,抢救历史,为了未来,勇于承担,就像上党这些文化的志愿者对壁画抢救性记录所付出的努力。


接下去要做的事便是编制数据库、档案,进行深入的学术性的研究了。


如果今天我们能够保护好这些彩墙画壁,待到明天就一定是上党人的金墙玉壁。



沁水县坪上村玉皇庙正殿东墙壁画:诸神朝觐图


平顺县源头村龙门寺东墙壁画:飞天(右)


平顺县实会村大云院壁画:擎花仙女(局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3

标签:寺观   沁水县   高平市   壁画   中土   西域   平顺县   画工   山西   中国   墙壁   样式   地区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