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选贤任能之制,秦汉以来的选官制度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曾经风靡一时,里面的“李达康”和“高育良”成为一正一反官员形象的代表。

这部电视剧引发了社会对为官执政的广泛讨论。

纵观历史,每个朝代都有选拔官员的制度,这些选官制度对王朝兴衰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已经熟知历史上一些影响比较大的选官制度,如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

其实还有一些选官制度,它们作为主要选官制度的补充,对王朝统治也曾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了解这些鲜为人知的选官制度,我们可以更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王朝的兴衰。

让皇帝发现自己,汉代的皇帝征召和上书

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同时多种选官制度并行,其中就有皇帝征召和上书。

汉代皇帝征召和上书作为一种选官制度,其特点就在于,在人才与最高统治者之间建立了一个绿色通道。

这与通过各级官吏层层推举的选官制度有明显的区别。实际上,秦朝也有类似的制度,就是征聘。

秦朝灭亡,汉朝初建,作为新生政权的掌舵者,汉高祖急需大量人才帮助他实现维稳、兴汉的目标。

为此,他需要通过各种途径选拔人才为他所用。而他亲自发掘人才并破格提拔,实为最高效的方式,尤其是在当时可谓“百废待兴”的形势下。

以皇帝为伯乐的最典型的人物就是郦食其。

他主动投奔当时还在西征攻秦的刘邦,向刘邦建言留陈留有大用并献计拿下陈留,从此受刘邦赏识,并委以重任。

再比如石奋,他没有文才,但刘邦“爱其恭敬”而提拔做了官。

两汉时期,皇帝征召作为一种选官方式,逐渐常态化。

尤其是那些有名望、德才兼备的名士,皇帝下令征召,他们可以直接入朝为官。

比如名士郑均“不应州郡辟召”而被“公车特征”,“再迁尚书”。

皇帝征召反映出统治者求贤若渴的韬略,而有才之人也渴望得到皇帝的赏识而被重用。

这其中有一些人选择主动出击,他们上书向皇帝建言献策以期得到提拔和重用。这就是另一种选官制度,上书。

有才之士上书皇帝的在两汉时期有很多。

汉武帝时期就出现了“四方士多上书言得失”的壮观场面,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东方朔因其“文辞不逊,高自称誉”,而获得刘邦赏识并“令待诏公车”。

汉宣帝即位之初也“思进贤良,多上书言便宜”。

可以看到,皇帝征召和上书是有才能的人与皇帝直接建立联系的选官制度。

在汉代,这两种制度与其他的选官制度一起成为察举制的重要补充。

学者阎步克对汉代以察举为主,多种选官制度并存的政策做了比较客观的评价:“帝国选官制度以不同方式维护着统治者的不同利益。”

因此,无论是与皇帝直接建立联系而获得提拔重用,还是通过选官推举而进入仕途。

这些入朝为官的有才之人,都是为皇帝做事,都是皇帝的臣子。

“升黜之权,当一出于上”,唐代的制举

制举,就是从官员或平民中选拔特殊才能的人,以满足国家特殊需要,可以理解为“特招”。

唐代制举最初是独立存在的,到高宗时期归入科举制下为“制科”,与包括进士、明经等在内的常科并列而立。

唐代制举的科目非常多,名称很长,并且有很多不好理解,比如志烈秋霜科、幽素科、蓄文藻之思科、临难不顾殉节宁邦科,等等。

洪迈在《容斋随笔·唐制举科目》中指出唐代制举虽名目繁杂但很多科目考察内容很相似:“唐世制举,科目猥多,徒异其名尔,其实与诸科等也。”

唐代制举科目多,种类多,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只要有一技之长能为国家效力的人,都可以通过制举进入仕途。

武则天时期制举成为重要的选官制度,这与武皇帝本人非常重视制举取士有很大关系。

据《登科记考补正》记载,武则天于仪凤二年下诏对制举提出规定:“京文武职事三品以上官,每年各举所知。……朕当详览,量加奖擢。”

武则天时期,制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举行次数多,科目设置趋于系统化。

有人统计过,武则天称帝后有十年举行制举,竟多达12次,这说明有的年份举行不止一次制举,足见制举之盛行。

科目设置方面比较吸引人的是制举问目,如神功元年制举“贤良方正科”的问目,是在应对选人多、官阙少,以及选曹事务繁杂的现状如何变通。

这体现出武则天政府需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人才。

整体而言,武则天时期重视制举取士有其主客观因素。她的武周政权实际是“既将篡夺,是日自临朝称制” 。

这使她面对支持昔日李唐王朝的集团势力时深感巨大压力,因此她迫切需要广纳贤才以巩固政权。

此外,基于当时的政治形势,通过制举直接提拔有才能的人而使之成为自己的“门生”,无疑是她的最佳选择。

主观上讲,就是武则天“知人善任”、“务取真才实贤”的王者风范。

她通过制举选拔出众多人才,比如张柬之、崔沔、苏颋、卢从愿,等等。

“举官自代”,宋代的一种特殊的荐举制

从周代的“乡举里选”到汉代的察举制,再到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举荐选官一直是古代重要的选官方式。

荐举在唐代成为科举制的重要补充。

唐后期,荐举成为一种选官制度,位列铨选制度之下。

比如冬荐制,就是中央政府委派官员每年冬天主持荐举,而后呈报吏部,由吏部组织考核并授予官职。

宋代荐举就是承袭唐代。宋代很重视举官制度,因此,与唐代相比,宋代荐举制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升。

宋代荐举制发展比较完善,其种类划分也比较细。

举官自代是宋代荐举制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别,它指的是新上任的官员在三日内可以推举一个条件合适的人代替自己履职。

有研究者认为,宋代的举官自代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常规的举人自代。

如宋真宗时冯拯曾提到一些官员于“三曰内于四方馆上表,举一人以自代” 。

另一种是所谓“特诏举自代”,如景德元年夔州路转运使丁谓任转运使五年后“乃诏谓举自代者”。

举官自代实施起来比较灵活。

首先,在推举人与被举荐人之间的关系上,宋朝政府规定,官员举官自代。

可以“傥所谙知,无避亲党”。 这一条可谓是政治尺度大,因为涉及到朋党之争的问题。

其次,政府对举官自代的官级有要求,但实际操作过程中不符合情况的案例有很多。

比如当时欧阳修举吕溱自代就不符合规定但依然成行。

此外,被举荐人的身份不受限制。被举荐人可以是达官,也可以是布衣。

比如吕公著曾向神宗推举布衣常秩做官,而后又举常秩以自代。

宋代举官自代需要提交一个“举官自代状”,其体例基本是固定的。

“举官自代状”的内容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举官自代的理由,基本就是推举人有了新官职。

二是被举荐人的官职及被推举的理由。

三是推举人的让官意愿。其中推举理由是关键,它关乎上级官员对被举荐人的评价,进而影响推举的结果。

而被举荐人虽然没有迁官的机会,仍要给推举人写一个致谢函,就是“谢举自代启”,简称“谢启”。

谢启没有繁复的格式要求,但要用骈体文写作,讲究对偶,也要用典,可谓颇具匠心之作。

在这篇言辞华丽的启文中,被举荐人一般以推举人的门人自居,言辞诚恳地表示要回报举荐之恩。

谢启可以传达被举荐人对推举人的感激之情,进而可以拉近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宋代举官自代允许重复使用,这种关系的维系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了刘庠举自己的老师吴申自代一事:“屯田员外郎吴申为殿中侍御 史。初,刘庠举申自代……遂摧用焉 。”

在举官自代的执行过程中,推举人与被举荐人之间同宗、同乡、同僚等关系交织在一起。

另外,举官自代可以被同一个人反复使用,这样也容易拉近推举人与被举荐人的关系。

这些情况都容易形成政治“小圈子”,甚至产生朋党问题。

而这也是宋代举官自代饱受争议的地方。

结语

一般来说,一个朝代很少只采用一种选官制度。

单一的选官制度无法满足王朝统治对人才的需求,无法达到统治阶级的维稳和发展的目标。

因此,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有意识地实行多种选官制度并举的措施。

无论是汉代,唐代,还是宋代,所有的选官制度都是为了满足统治阶级不同的利益需要,它们共同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

从今天的眼光看,一个选官制度的好坏,关键要看它能否反映民意,尊重民意,代表民意。

而这正是古今选官制度的最大的区别所在。



本文由“睿鉴历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官制   选贤任能   王朝   江山   举人   秦汉   汉代   宋代   唐代   科目   官员   皇帝   时期   才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