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工作1小时以上属于就业?还有2类人,被排除在失业统计外?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了我国5月份就业和失业数据之后,引发了大家的热议。其中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与上月略有下降。其中16-24岁、25-59岁年轻劳动力调查失业率引发关注,他们的相对比较高,分别为20.8%、4.1%。

但是有不少民众还想探究,到底失业率是如何统计出来的?就发现,我国统计失业率调查口径,其中有3点规定,民众很不理解,为何这三类情况的劳动力不属于失业者呢?当然最引发关注的,就是“如果一周工作一小时及以上,那么就属于就业,不属于失业劳动力的调查数据之内”。

其实除此之外,我们调查中,还有两类劳动力,也被排除在失业统计调查范围之外。也就是说他们就根本不在调查统计的数据范围之内。那么这两类劳动力就业情况,其实现在还是模糊不清,到底他们的就业率能有多少呢?

1.非城镇户籍的人口,也就是农村户籍的人口,就业情况不统计在城镇就业调查数据之内。但是统计局也发布了一个模糊定义的数据,那就是进城务工农民工失业率为4.9%,比上个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但是进城务工的人员是流动性的,这个数据可能还是需要更加定义精准一些。

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基本都在城市生活,他们除了户籍不同,但是其他同城镇户籍人员是一模一样的,如果不在农村务农,他也不可能在农村取得收入。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未来调查就业情况应当抹平户籍差别,进行全社会口径的统计,可能更加准确一点。

2.应届的毕业生,无论是初中毕业,还是高中毕业生,大学毕业生或者研究毕业生,都不被统计在就业和失业情况之内。也就是说,假如他们继续升学读书,自然是不会被算的。假如他们已经不再读书了,毕业后没有工作,那么也不算在就业率或者失业率之内。

在我们计算失业的统计标准时,是指之前有工作后来没了工作才叫失业。那么毕业一直没有工作还不叫失业。毕业的应届生,因为他们没有就业过,过去他们被叫做“待业劳动力”。所以毕业后就闲散、或者准备再次考试,或者做别的事,都不算失业,不过这一点区别,民众能理解和认同吗?

当然针对现在热议的“一周工作一小时及以上,就不算失业”,其实横向对比,也是有着疑惑的。

1.这个标准,与国际上一些成熟经济国家,计算失业率的口径是不同的。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失业标准是指,没有收入或者一周所取得的收入,并不能满足当地最低生活开支的,那么都计算在失业人口之中。那么对照,一周工作一小时及以上,不属于失业就看出差别了。

2.当一周只工作一个小时及以上,有可能得到的劳动报酬,是无法满足一周的生活开支的。这一点大家从纪录片三和大神,或者去从各个媒体上躺平的那些年轻人就能看到。三河大神的口号也仅仅是干一天日结,躺平三天,算一算,最多一周只能保证4天的最基本生活开支。那么一周有7天呢,剩余三天他还得出去工作呀。那么假如只干一个小时,能够生存吗?

3.在国外成熟经济,国家基本上定义失业标准是,一周工作15小时或者20个小时之内的,都算失业人口。因为国外有着严格的最低工资标准要求。那么他们也是经过测算的,假如工作这么长时间以上,最少能满足最低的生活开支,也就是饮食和最起码的刷牙洗脸等等清洁开支。

当然现在城镇化在推进,未来达到一定比例之后,不知道城镇户籍的人口要多于农村户籍,而且农村户籍人口基本上都在农村生活和工作,那时候可能计算就业率和失业率,就会发生新的不同。当然统计部门最终如何去定义失业的标准,可能还是需要大家商榷的。#暑期创作大赛# #官方:1周工作1小时及以上属于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工作   失业率   户籍   开支   劳动力   城镇   之内   人口   农村   小时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