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暴动失败流亡东北,误入鬼子死亡煤矿拼死求生,万难中不忘使命


1928年1月坡里暴动失败后。8月,王月瀛奉党的指示,和王道生、王贵生结伴去天津避难。到天津后,他就与党组织失掉了联系。为了求生,他不得不先找一份工作。

在院中舅父王合东处住了两个月后,舅父在小饭铺给他找了一个记账的差事,没有钱光是挣口饭吃。一次掌柜丢了钱,赖他偷了,后来掌柜又把钱找着了,王月瀛很生气,干了两个月就离开了。

1929年1月,在天津生活难以维持,他与人一起要饭奔赴东三省。途中听说东北千金寨煤矿招募工人,说是吃好的穿好的,还给开工资。为了糊口,他们就要饭前往,于1929年2月来到千金寨。千金寨,位于辽宁省抚顺浑河南岸,建设在南至千台山、北到大官屯之间的煤层之上,煤挖出来就可以换钱,一日千金,所以叫千金寨。

杨柏河西是千金寨煤矿,河东是老虎台煤矿。王月瀛在与千金寨一河之隔的老虎台煤矿落下了脚。老虎台煤矿是露天煤矿,在浅部开采,挖下一层土后,下面就是煤。开采初期主要靠人力,所有工具只有尖镐、手钎和铁锨等,全靠人力用竹筐、麻袋搬运。王月瀛干的活,就是挑土筐子。

住的是工棚子,十分简陋破烂,外面下雪,屋里就飘雪花。每个工棚住几十人,没有炕,在地上铺些干草和衣睡,盖的是一条破麻袋,枕的是摞起来的半头砖,许多人因衣不遮体,活活被冻死。吃的是用高粱米掺橡子面蒸的又硬又苦涩的窝窝头,一天只给四个,菜是咸菜或一碗老白菜帮子煮的汤,根本吃不饱。

大冬天冰封三尺,矿工们都衣不遮体。干活有日本人监工,矿工饿着肚子一天要干十几个小时的活,干活稍微慢一点,就招来鬼子一顿毒打,嘴里还骂“八格牙路”。矿工被折磨得骨瘦如柴,浑身上下除了牙和眼珠是白的,其他地方都是黑的,几乎人鬼不分,生命十分脆弱,随时都有死去的危险。

矿工有了病,鬼子不给医治,也不叫歇工,问脑袋硬不,脑袋硬就得干活。谁的脑袋不硬呀!没法子就得坚持干,直到实在坚持不住了,那就是大难临头——快死啦。鬼子说:“中国人大大的有,死了死了的没关系,要一条狗不容易,要一个中国苦力不难。”可见,在日本法西斯分子的眼里,中国人还不如一条狗。

矿上天天都死人,日本人强迫推车的人把病重但还没断气的人,推出大房子冻死,神志还清楚一点的矿工就喊:“我还能活,我家里有老有小,我不能死!”推车的人就说:“你早晚也得死。”他们把已死去的人放到工棚的一头,死一个单摆着,死两个摞起来,摞的死人多了就像一堵墙,然后用车拉到万人坑扔掉。万人坑就是扔死人的山沟。那些运尸者遇到死者穿的好一点的衣服,就扒下来拿到市场卖给旧衣摊。

被骗来的矿工有很大一部分全家老少都呆在露天地里,他们回不去了,小孩用破衣服、破洋灰袋纸,左三层右三层地围在身上,再把麻袋剪三个洞,套在身上,露出脑袋和两个胳膊,麻袋片的外面再用麻绳系上,小孩穿的都是这样,就别说大人啦。每天都有一部分人被冻死饿死,大人小孩的尸体,拉都拉不完。矿工中流行一首民谣:“来到千金寨,就把铺盖卖;新的换旧的,旧的换麻袋;卖掉儿和女,还不起阎王债;一把尸骨扔关外,悔不该来千金寨。”

日寇实行的是掠夺式“人肉开采政策”,不论是在采煤矿井或是在露天矿内,瓦斯爆炸、煤气爆燃、冒顶和机电设备等恶性事故层出不穷,造成中国工人大量死亡。被折磨致死的矿工尸体有的扔进了万人坑,有的就遗弃于井下,随矸石、流沙填进了废井。

距老虎台约二三里地的山沟,就是一个大万人坑,每天都有几马车几马车矿工的尸体往这山沟里扔。扔到万人坑的尸体是不掩埋的,尸体都露在外面,招来大批野狼、野狗啃食,乌鸦在上空盘旋乱叫,一群群吃人都吃红了眼睛的野狼、野狗,瞪着通红通红的血眼,在山沟里狂奔,尸体被成群的野狼、野狗拽得到处都是,人头像地里的西瓜那么多,真是尸骨遍地、颅骨遍野,惨不忍睹呀!矿工们说自己“活着的是埋了没有死,死了的是死了没有埋”,而“日本鬼子成了人,中国人成了鬼”。

要是谁被发现得了痢疾、伤寒或霍乱等任何一种传染病,就必死无疑。只要是拉稀就会被认为是传染病,所以谁要是拉了稀就赶快用土盖上,生怕被人发现了。患过传染病的尸体被推进炼人炉,有的病人还活着,也被推进了炼人炉。炼人炉就是露天火化炉,经常冒着滚滚黑烟,空气中弥漫着烧尸体的焦臭味。后来死的人多了,炼人炉炼不过来了,也把尸体抛在万人坑里,或者是浇上汽油烧了。那些白骨累累的万人坑、黑烟滚滚的炼人炉,就是日本侵略者残酷剥削和奴役中国劳工、血腥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证。

也有不少矿工冒死逃离矿区。日本人对矿工看管的很严,要是逃跑时被发现,抓回来就要被处死。有一次,一个因逃跑被抓回来的矿工被绑在电线杆上,鬼子指挥洋狗咬他,洋狗并不是一口就把人咬死,十口二十口也咬不死,已咬成一个血人了,心脏还在跳……

还有一次,三个矿工因逃跑被鬼子抓了回来,鬼子要活埋他们。有十多个日本兵押着,开始叫逃跑的矿工两人挖坑埋一个人,后来一个人挖坑埋另一个人,最后就剩一个人了,叫他自己挖坑,这个工人哀求放了他,鬼子兵用刺刀把他扎死了……

王月瀛每天都要干十四个小时以上的活。拼命地挑了二、三个月的土筐子,土工头子一分不给。组织找不上,没证明,没暗语,没介绍信,各地方党均转入地下,要想找到党,很不容易。还整天挣扎在死亡线上,再呆下去不知哪一天也要被扔进万人坑或是被推进炼人炉。这家仇、国仇何时报?!

王月瀛不甘心就这样把自己埋葬在这里,必须得想办法活下来。他就与本村王金亮偷偷地商量,反正呆在这里早晚也要死,要是万一逃出去了还有一条生路。

他们决定冒死逃跑。鬼子控制得很严,经常荷枪实弹地牵着狼狗在矿区巡逻,住房门口昼夜有人值班。他们还是冒死行动了。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待矿山死一般寂静的时侯,王月瀛趁值班的人瞌睡时偷偷地先溜到屋外的厕所里,等王金亮来到后,两人飞一般往山上跑。身后住屋的方向传来了叫喊声,他们哪顾这些,就是拼命地跑。

叫喊声渐渐听不到了,他们终于从魔窟里捡回来了一条命。但头几天他们不敢下山,以树皮、草根充饥,后来夜宿破庙,沿途乞讨。

1929年4月间,王月瀛从老虎台煤矿逃出后,讨饭奔吉林省盘石县找他三姐。途中走到东丰县黄泥河子,被黄泥河子区兵以无正业氓流送县监押两个月。在那里白天挖土壕,挖臭水沟,晚上几十个人被关进一个阴冷潮湿的黑屋子里,挤得只能坐在地上,更别说走动了,他常呆在靠门口的地方保护着一位老人不被冻死,后来这老人成了他的岳父。

黑屋子里空气极为混浊,难闻得叫人窒息,无数的臭虫、虱子、跳蚤以他们的破衣为家,以他们的血肉为食,咬得浑身上下奇痒难忍。一旦皮肤被咬破,就有可能患上传染病,很多人没能逃脱“虱口”,每天都有人死去。

1929年6月,监押期满,王月瀛从虱口中逃出,要饭到盘石县筒子沟,可并没有找到三姐和姐夫。幸运的是,他找到了本村同族的三叔王金山。王金山把他带到吉林省三岔河西的扶余县吉场街他大姐姐家。王月瀛姐夫姓赵,老家也是阳谷县赵庄的。

在大姐姐家住了五天后,这时已是1929年7月,他就到扶余县西吉厂子参加了水泥班。这个水泥班共有十七人,水泥班把头刘士美是阳谷县黄庄人,距王月瀛老家约有四五里地。刘士美也是个有正义感的人。他在刘士美处当记工员。为了联系群众,两个月王月瀛联合结义换帖六名,大哥就是刘士美,王月瀛最小,做了老六。摆了香案,大家给刘士美大哥磕了头。磕完了头,大家就请大哥说几句,也叫盟誓。刘士美说:“誓死和敌人拼到底,若有三心二意,天诛地灭。”大哥说一句,大家跟着说一句。

水泥班散伙以后,王月瀛就在本县李家油坊卖零工。不久遇到扛活的邢庆珠,两人打小交好。他又与邢庆珠同赴哈尔滨十道街开饭馆子,入伙的还有邢庆珠、张庆云等。因联系群众,每顿都有十几个人吃饭。这些人在王月瀛以后的革命生涯中基本都发挥了作用。

开门没有两个月,90元的本钱都吃光了,到后来连房租都拿不够。怎么办?反正是富户家的房子,跑吧!于是就他们趁晚上关门偷跑了。

饭店关门后,生活难以维持,王月瀛听说苏联铁路招募工人,在中国犯点法的,一到铁路上,谁也要不回来。为了避难,也为了吃饭,他就想着去中苏铁路局当工人了。到了路局门口一看,不是招工人,而是招募铁路巡警。他当天就考入铁路巡警。这时才知道铁路并不叫苏联铁路,而是叫“大清东省铁路”简称“中东铁路” 。中东铁路于1896年至1903年由帝俄修筑,西起满洲里,中经哈尔滨,东至绥芬河,支线向南延至大连湾。1904年日俄战争后,沙俄把长春至大连段转让给了日本,称南满铁路。十月革命后长春以北段由中苏共同经营。

1930年1月间,训练班毕业后,王月瀛被分配到铁路巡警第一段南岗火车站服务。南岗火车站即哈尔滨老火车站,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与道里区的交界处。

1930年3月上旬的一天,王月瀛去铁路总局送邮件时,意外遇见了坡里暴动的领导杨耕心,他在铁路局邮局当邮务员。王月瀛万分高兴,恨不能一下拉住他吐吐近两年以来与组织失掉联系后的企盼心情。他怕暴露目标,竭力抑制着自己的激动,只问了杨耕心一句话:“你知道曹万年的下落么?”虽然杨耕心并未告诉他明确答案,但他知道,自己再也不是孤身一人了。

第二次和杨耕心见面。杨耕心告诉他:“哈尔滨现有咱四人:申兰生(申仲铭)是国际协报大主笔,小冯(冯子肃)在海军。”就是说,在这座茫茫都市里,他至少有三名同志在身边,虽然人不多,却是一个真真切切的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阳谷县   金寨   鬼子   煤矿   万难   哈尔滨   暴动   麻袋   日本   矿工   尸体   使命   铁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