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信力是如何流失的

近几年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严重,有时候群众宁愿相信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也不愿相信政府的权威发布,甚至对公布的结果,统计的数据质疑不断,究其结果,除了政策上朝令夕改,缺乏连续性、稳定性,典型如前几年政府鼓励农民退耕还林,结果耕地毁了树没长高,现在又开始要求退林还耕,其他如水稻上山等等。

再有,公共政策推出草率,部分政策价值取向与民众意愿相违背,单纯以罚款为目的,与民争利,如广西南宁天价停车费,取缔电动车,进一步放大了民间怨气,损耗政府权威性和公信力,

还有一些地方政府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被忽视或有意模糊,恶意封堵政府信息的行为屡见不鲜。而一些阶层单位回应轻描淡写,或者被动应付也加重了民众的公信力的不满。

作为政府舆论平台,不管报刊新闻也好,网络媒体也罢,一片阳春白雪,形式一片大好,甚至报喜不报忧,到处正能量,奋斗就会有美好生活等等,与民众实际生活感受天差地别,尤其疫情后民间经济亟待输血,底层老百姓生活唯艰,加之一些政府机关和工作人员不能依法行政,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同程度存在着部门利益经济化、经济利益部门化现象,城管、农管负面新闻不断,某些这些职能部门不从源头找问题,不从中间环节查问题,一味从下游罚问题,大多数农民买了有问题的商品一罚了之,一些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估价值取向、评估的真实性受到公众质疑等如创卫、创城实际上已经成为扰民运动。上述情况不仅损害了政府的声誉和形象,而且削弱了政府执政的基础。

总之,提高政府公信力,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任务,切莫以为老百姓好糊弄,其实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公信力   与民争利   杆秤   朝令夕改   公开性   目的   政府   天差地别   地方政府   民众   老百姓   民间   部门   农民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