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完中国,就是印度”,印媒的忠告,访美4天的莫迪很清楚

印度总理莫迪的四天访美之旅结束了,美国总统拜登给了莫迪超规格的待遇,并且用最亲密的盟友来称呼。但这光鲜亮丽的背后,实则是暴露了美国的心机,那么莫迪自然是很清楚的。

其实就在莫迪访问美国前,印度媒体也发表了一篇文章,给了莫迪一些忠告,那就是美国对付完中国,接下来很可能就是对付快速增长的经济体印度。而从莫迪的表现来看,这4天当中没有提到中国,而且向美国要的东西,都是有利于自己的,更多的技术层面的东西,并没有完全将自己绑在美国的战车上。

(莫迪结束访问美国的4天行程)

首先,从一些细节就能可以看出来,拜登在白宫草坪举办了一场盛大国宴,出席的400名贵宾包括各大科技企业,这也是投其所好,因为莫迪也想让这些公司去印度建厂,增强印度的经济,而且其中有一个小插曲是,美方给莫迪准备的菜肴是没有肉类的,也没有鸡蛋的,全都是以素食为主,因为美方了解到莫迪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从美国的刻意做法也能够看出来,美方越是这样注重细节,证明对印度的需求就越多,那么莫迪自然而然会有更多的谈判筹码,甚至直接狮子大开口,想要获得美国的敏感技术,众所周知,美国能够走到世界第一的位置,主要靠的就是先进技术。

其实,在莫迪访问美国前,印度媒体大多数是积极称赞的,毕竟能够与美国进行合作还能够提高印度的影响力,甚至两国在国防领域能够达成新的突破。但是,印度媒体《欧亚时报》却反其道而行之,直接提醒莫迪,美国邀请你去访问,意思很明显,就是拉拢印度甩开俄罗斯,同时主要是为了打击中国,那么莫迪该不该信任美国呢?

(印度媒体对莫迪访美提出忠告,基于历史事实判断美国对印度的做法)

所以,在印度广泛提倡美印关系的时候,欧亚时报这一番言论,可以说得上是难得的清醒,我们先看看这家媒体是怎么样来分析的,文章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驳斥了美国拉拢印度对付中国的观点,先是批评了美国一番,称美国在一战后精力全都放到了研发最新技术上,但是在全球性的政策文件中,对于英国殖民这一问题,一句也没有提。同时又提到了二战,文章称,以美国的作风来看,如果不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是不会加入到同盟国阵营的,恐怕历史就要改写了。

且根据美国的做法来看,虽然在参加二战后,对盟国包括苏联进行了帮助,最终战胜了德意日,但是最后却跟苏联走到了冷战的地步,苏联摇身一变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对手。随后,美国开始拉帮结派,在冷战时期还进行了大大小小的不义战争。

在此期间,美国对印度的态度是非常痛恨的,因为印度采取的是不结盟的立场,那么美国最开始是对巴基斯坦进行军事援助,这也导致了后来印巴的两次战争相继爆发,这与美国的拱火脱不了干系。随后美国的反印度立场越来越清晰,包括在印度进行核试验后,美国采取多种制裁,再比如针对印度的联安理会第100号和第99号决议,美国还阻止法国和其他国家向印度提供战机。

(莫迪毫不掩饰印度的大国雄心)

随后文章话锋一转,开始提到中国的崛起,这在印媒当中算是比较客观的了。印媒表示,中国几乎与美国达到了平起平坐的地步,建立了独立的空间站,而且经济发展已经不逊色于美国,那么对于美国来说,急需一个中国周边的国家来进行遏制,近期印度成为了第五大经济体,而且中印边境有争端,那么美国就会潜意识的认为印度是一个值得拉拢的对象。

所以拜登政府也意识到,美国不能在印度洋只有一个军事基地,而是要扩大朋友圈,找到棋子,但是文章也提到了一个实际问题,那就是在美国建立四方芯片联盟时,却没有首先考虑到印度,甚至对印度不置之不理,言外之意,美国还在防着印度获得先进技术。这也意味着,美国将印度摆在了棋子的位置上,而不是一个真正的合作伙伴。

(印度参加美日印澳四方会议,各取所取)

最后,文章进行了灵魂发问,如果印度发展成或者正在努力成为中国一样的世界大国,那么美国是不是能够容忍?很显然,美国是不能容忍的,因为美国会对印度设置限制条件,美国认为中国的发展壮大威胁到了美国的地位,那么在美国看来,如果印度也继续发展壮大,真的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超过了德国和日本这样的美国盟友,也是能够威胁到美国一家独大的霸权体系的。所以,《欧亚时报》也正式对莫迪发出了忠告,那就是不要幻想着把自己绑到美国的战车上,因为美国迟早有一天会像对待苏联和中国一样对待印度。美国根本不会关心印度的真正安全需求,只是美国利用的工具,仅此而已。

其实印媒的忠告也不无道理,确实,美国打压了多个世界老二,甚至对发展快速的国家,比如南斯拉夫,比如利比亚,比如伊朗和伊拉克,美国都采取了一系列不法手段来博取政治利益,服务美国霸权体系。

这就意味着,如果不是美国的核心盟友,那么印度显然无法纳入美国的利益链,甚至会和美国在相关领域产生一系列竞争,因为印度崛起势必会动摇美国霸权根本的,其实,就连日本在快速发展时期也遭到了美国的打压,导致日本从经济第二的位置一路衰退,这里不再过多介绍。

(美印达成了多项合作)

那么从莫迪访问美国这4天的行为表现看,体现了对印度战略很深的定位和思考,对于印媒的忠告,显然莫迪也是很清楚的,直截了当的狮子大开口,想要什么直接说出来的,那就是想要美国的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比如战斗机的发动机技术。

其实美国和印度想法是不一致的,美国希望印度不要购买俄罗斯的飞机了,从而转为购买美制战机,那么反过来,印度需要的其实是和美国联合生产,进而得到技术,那么莫迪这次也直接提出来了,想让技术转让成为现实。而且,莫迪还在会议上试探了美国政客们,公然提到印度要成为第三大经济体的梦想。莫迪表示,“我第一次来美国的时候,印度还是排名第十的经济体。如今,印度已经成为第五大经济体,我们未来的目标是成为第三大经济体。”而根据印度国有央行的计算,印度最早有可能在2027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如果按照6%的增速来看,那么在二五或二六年可以超过德国。

莫迪此举可以看成是对美国的试探,和自身立场的宣扬,“我服务的是印度利益,不是美国利益”。

(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研发的光辉轻型战斗机)

所以对于印媒的忠告,显然莫迪也是很清楚的,没有按照美国的想法,也没有提到中国。只是想要美国的先进军事技术。众所周知,如果一个国家要发展成实力强大的国家,那么先进的军事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美国印度合作的领域之一。印度外交秘书就曾提出了希望,那就是两国防务关系可以充满活力,而莫迪在见美国总统拜登时提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和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达成的协议,一起研发F414涡扇发动机,那么美方也同意了。根据会后的声明显示,美印会在生产光辉2战机的基础上,推进这一技术的转让。那么对于印度来说,这也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如果得到了F414发动机的技术,那么之后的“先进中型战机计划”也有可能用上这款发动机。同时,美国要在印度生产无人机。发动机一直让印度垂涎,这种敏感的技术印度已经追求了长达20多年,现在终于有可能实现了。

美国和印度一直对转让技术有所猜忌,其实,莫迪抓的时间比较好,美国想要转让技术,一般都是带有苛刻的条件的,比如要求当地进行市场化改造,甚至提出一些政治条件,但美国拉拢印度心切,莫迪这个时候提出敏感的技术转让,美方确实出于合作需要,答应了印度的要求。

(印度要首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称霸”印度洋)

但是,这次莫迪访问美国,影响也不容小觑,确实也达成了众多合作,比如太空领域,人工智能,经济上,政治上和防务问题上,,但是美方也很清楚,美方两党也认为,虽然处于应对中国崛起的需要,印度似乎是美国的一个不错伙伴,但印度正在中美关系中受益,显然,美方也在堤防。

但从总体战略性上来看,印度是独立自主的,主要优先事项是发展自己,那么不可避免的会与美国产生竞争,就像欧亚时报说的那样,而且还拒绝了加入北约+,再次表明了不会一边倒的态度。而且莫迪在访问美国的最后一天,会见了多名国和印度的科技企业高管,与多位商界领袖会谈,包括苹果,微软,谷歌等,而在秦刚外长会面布林肯前,也接见了美国的多个企业家,说明中印在这一问题上想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发展本国经济为优先,美国利益无关紧要。

就在莫迪访问美国前,印度电力和新能源部长拉吉·辛格对美国严厉批评了一番,印度对美国的负面看法还是有很多,此外,印度脱离英国殖民统治以来,一直谋求大国地位,特别是对印度洋的野心,这也是美国和印度的融洽相处不可长久的原因,莫迪在访美期间没提中国,也对外释放了三个信号,一是处于中印关系的考虑,二是不想做美国的附庸,三是还是和以前一样,印度是不结盟国家,不会去针对第三方。所以美方自己也没底气,不确定能够得到印度多大的支持。所以由此可见,虽然美印表面上“合作愉快”,但实际关系是否会有根本性的提升,还不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莫迪很清楚印度的战略定位,和美国拉拢的本质,所以访美4天,只想得到想要的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印度   印度洋   忠告   欧亚   苏联   美方   日本   美国   战机   中国   发动机   经济体   利益   媒体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