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221:永远不缺落井下石的人!古代是这样,现在依然这样

可略过原文,直接读解析和启发

第92卷 中宗元皇帝下

永昌元年(壬午,公元三二二年)

本文重点:


原文:敦参军吕猗,尝为台郎,性坚谄,戴渊为尚书,恶之。猗说敦曰:“周 、戴渊,皆有高名,足以惑众,近者之言,曾无怍色,公不除之,恐必有再举之忧。”敦素忌二人之才,心颇然之,从容问王导曰:“周、戴南北之望,当登三司无疑也。”导不答。又曰:“若不三司,止应令仆邪?”又不答。敦曰:“若不尔,正当诛尔!”又不答。丙子,敦遣部将陈郡邓岳收 及渊。

世上永远不缺落井下石的人!古代是这样,现在依然这样!

王敦对王导的试探,再次展现出王敦狡诈的性格特点。他已经有了杀掉周 和戴渊的想法,但是不知道王导是什么意思,于是找王导试探。

他装作很随意的样子,闲聊中问王导,他想让周 和戴渊做三司(司马、司徒、司空,朝廷最高的三个职位)之任。王导如果同意,说明王导是想保护二人。但是王导没有说话,这就有两层意思,一是王导舍不得放权,因为未来的政治格局肯定是王导留守建康,主导朝政,而王敦退守藩镇,遥控朝局。二是王导看出了王敦的意思,他不说话就是不想保周 和戴渊。但是不管是什么意思,王导不说话就是不反对王敦除掉这两个人。

王敦也猜不透王导到底是哪层意思,所以他继续试探:如果不能做三司,那就做令或者仆射怎么样?此时王导如果是第一层意思,就是说王导想主持朝局,那么王导就会答应让周 和戴渊做比三司低一等的令或者仆射。王导不回答!王敦就明白了王导的意思,因为以周 和戴渊的威望,如果连令或者仆射都做不了,那么他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此时王敦表明了自己的想法,如果都不行,那他们就没有活着的必要了,他知道,王导就是这个意思。就此,两人达成一致!

王敦立马派遣邓岳去捉拿周 和戴渊。


原文:先是,敦谓谢鲲曰:“吾当以周伯仁为尚书令,戴若思为仆射。”是日,又问鲲:“近来人情何如?”鲲曰:“明公之举,虽欲大存社稷,然悠悠之言,实未达高义。若果能举用周、戴,则群情贴然矣!”敦怒曰:“君粗疏邪!二子不相当,吾已收之矣!”鲲愕然自失。参军王峤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奈何戮诸名士!”敦大怒,欲斩峤,众莫敢言。鲲曰:“明公举大事,不戮一人。峤以献替忤旨,便以衅鼓,不亦过乎!”敦乃释之,黜为领军长史。峤,浑之族孙也。

早先的时候,王敦还是想让周 和戴渊做令或者仆射的职位的,他对谢鲲表露了这个想法。

近日,此时王敦已经收捕了周 和戴渊,其实他内心是很在乎时轮对此事的看法,其实主要就是对他的看法,这代表了当时各大族是否支持他的信号。于是他问谢鲲最近有没有听到什么风声?谢鲲此时不知道周 和戴渊已经被王敦收捕的事情,他还以为王敦问的是起兵威逼建康的事情。于是说道:明公这么做事为了国家社稷着想,但是民间的议论都认为这不符合君臣大礼。如果明公真的能举用周 和戴渊的话,应该能平息一些民间的议论。

王敦听到后大怒,并说周 和戴渊已经被捉拿的事实。谢鲲听后,怅然若失,他即震惊又害怕。

王峤向王敦建议说此时不该诛杀名士,这对收服人心很不利。王敦大怒,直接要斩杀王峤,于是众谋士无人敢再说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司徒   永昌   公举   粗疏   社稷   落井下石   资治通鉴   名士   大怒   议论   原文   想法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