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提出“解禁条件”,专家:无法接受

老美一直标榜“自由、平等、多元化”,但这些年美方却亲自把这些送进了坟墓!尤其面对作为“追赶者”的中国半导体,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围堵。而一些美企为追求自身利益,甚至在美禁令落地之前就开始对中企大搞技术封锁,游说美官员制裁中企。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1200家中企被列入美“实体清单”!

芯片产业链冗长,西方有技术,我国有市场,这并不意味着谁掌握先进技术就能居高临下,所以老美的“强行脱钩”,不仅倒逼中企加速核心技术的国产替代,让这场“制裁”演变成了“拉锯战”,同时还迎来了我国的反制裁。

比如美光被我国确定为存在严重的网络安全隐患,并在关键基础设施供应链中遭到禁售。我国之所以敢对美光出手,因为长江存储、长鑫存储成功在美韩垄断的中高端市场撕开了一个缺口,存储芯片完全实现了自主可控。

言下之意,这仅仅是开始,一旦我国其他零部件实现国产替代,下一个接受安全审查的对象会是谁呢?或许为防止我国萌生这类念头,反转的一幕出现了!

近期美方提出了“解禁条件”!如果中国答应,就可以解除对中企的限制。解禁条件是什么呢?中国发展相关科技,不得进入国际市场,只能用于改善本土民生经济;如果想要进入国际市场,只能以零部件供应商或者代工厂的形式存在,不能以终端产品的形式。

如何看待老美的解禁条件呢?

针对这一问题,行业内有不同的声音。

有些人认为勉强可以接受,比如华为的智能手机业务,如果能拿到美国的5G手机芯片、射频前端等零部件,允许台积电代工,单靠国内市场,华为就能从苹果手中夺回大量订单,重回巅峰也将成为一种可能。

但国内专家则表示,这条件无法接受!

首先,如果答应美方的条件,看似拿到了中国市场,实则被全世界给抛弃了。只能向海外市场提供零部件,不能提供产品终端及解决方案,如果你是甲方或海外运营商,试问你会采购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如果仅限于国内市场,这与闭门造车又有何区别呢?一旦与海外行业标准产生分歧,一夜间就可能丢失行业话语权、被市场抛弃。所以老美的条件是“以退为进”充满了“战略眼光”,到头来中企很可能连本土市场都守不住,美科技垄断中国市场的一幕也会再次上演。



美科技霸凌数十年,鲜有企业能从美黑名单中解脱出来,美方为什么要对中企提出这种条件呢?

首先,作为第三产业为主的老美,多年来汲取着全球财富,但水满则溢、月满盈亏,任何能打破西方封锁的技术都会给美方造成经济损失。而我国这些年在半导体、云计算、互联网、智能手机等行业已经闯入老美的舒适区,尤其是芯片领域,一旦解决芯片卡脖子等问题,正如张召忠推测的那样,全球中国芯片满大街都是,美芯片出货量必然缩水,老美此举无疑是丢车保帅,垄断海外市场。

其次,半导体、通讯、操作系统这些基础设施或技术都是老美数据获取、情报收集的重要来源,老美禁止华为5G设备、智能手机业务,根本原因就是找不到华为设备的“脆弱点”,无法通过这些设备监听用户。此外,不管是美芯片巨头,还是Windows、macos、安卓、IOS等,也是老美获取情报的重要途径,老美不允许中国半导体等高科技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说来说去还是为了能长期性的全球监听。

所以不仅国内专家,海外专家也无法接受老美这一条件!关于此事,大家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美方   华为   条件   专家   中国市场   国际市场   智能手机   半导体   中国   零部件   芯片   海外   我国   市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