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关系破裂?米舒斯京带着500人访华,却未签署能源合作协议?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1雯游戏解说

编辑|1雯游戏解说


“中俄关系进入冰点,马上破裂?”

美国网友高呼:米舒斯京亲自带领500人访华,浩浩荡荡随后满带诚意而来,最后却无功而返。面对如此,西方帝国主义像是开心的“过起了感恩节。”

可我们真的会让其如意吗?订单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国际较量?

一、蒙古东倚西靠,稳定之路难走

蒙古国近年来一直试图在东西方之间探寻平衡,这使得该国的政治经济环境变得十分微妙。要知道,他的地理位置决定其与中俄两大邻国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本国所产生的能源矿产,供给几乎全靠中俄两国。

这使得蒙古经济高度依赖中俄两国,无法与之脱离关系。

但近期其频繁的老美进行接触,试图进行所谓的“第三方国家,”以此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不得不说,其现想象很美好。

可事实上,这种做法并没有真正为其国内带来安全稳定的环境,反而让西方政局看到了可以插手其国家事务的机会。

并不断试图通过挑拨其国内的矛盾,从而引发政治动荡。而这也仅仅是一方面,更大的棋局还在后面。

老美甚至想直接破坏中蒙俄之间的重要战略合作项目,如“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

从而进一步试图破坏中俄,以及蒙古之间睦邻友好的关系。

去年,老美在递交给其的一份国书中就明确表示,希望其国内政权有进一步的提升。

好家伙,人家自家的主权问题关你什么事啊!事实上,这次提议本身就是对蒙古现行政治制度和经济结构的质疑,并试图隐施加西方价值观和影响。

同时,西方国家也通过提供安全、科技等方面的援助,加强对其的影响力。而欧盟更是在今年1月向蒙古提供了1400万欧元的援助金,口口声声说是用于支持蒙古的绿色发展。

真是好一招,温水煮青蛙啊!

可以预见,在往后的日子里,西方国家将可能以其国内的腐败、经济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为借口,不断渗透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一行为,无异于是在中俄的“茶杯里”掺沙子,破坏三国关系。而蒙古国内政治环境较为脆弱,一旦出现动荡,必将难以自行平定,这也意味着西方的行动可能真正威胁到中俄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稳定。

中俄作为蒙古真正的邻国,决不会对其的变化置之不理。

如果蒙古能够警惕西方的企图,加强与中俄的战略互信与合作,减弱与西方的政治联系,那么三国关系才有可能真正稳定发展,实现互利互赢。反之,如果蒙古继续在政治上倾斜西方,那麻烦也将接踵而来。

我们再来看一下,在三国发展中,蒙古国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二、两面三刀,蒙古走钢丝

蒙古国处在一个十分微妙的位置,一边东倚中俄,获得经济发展的利好条件;一边西靠美西方,试图在政治上平衡东西方势力,这种两面派的外交政策,令其内政显得岌岌可危。

蒙古产业单一,经济高度依赖对外贸易,而最大的贸易伙伴正是中俄两国。2020年,蒙古对华出口额占蒙古外贸总额的57%,而中俄两国对蒙古出口也占蒙古进口总额的68%。这说明,蒙古经济发展实在离不开中俄两国。

而中俄两国虽然也有一定的贸易依存度,但相比蒙古来说实属九牛一毛。

如果蒙古过分靠拢西方,招致中俄贸易制裁,蒙古国家将面临严重经济危机。

但对方却一直在通过“第三邻国”战略,加强与西方在政治、安全等领域的联系,这让西方国家看到了在蒙古施展影响力的机会。

美国不断派遣高官访问蒙古,美军频繁在蒙古举行演习,甚至还在其国家境内建立生化实验室。

我国的确不会干涉他国内政,但也不会容忍任何威胁到中国安全、利益的行为。而俄罗斯则更加直接,呼吁蒙古警惕西方的影响,以免通过蒙古损害中俄合作。

毫不夸张的说,蒙古背靠中俄,得到了发展的机遇,却仍不知满足,这种两面三刀的外交政策,最终也许会让蒙古陷入自食其果的境地。

三、中国、美国与俄罗斯:三角博弈中的命运共同体

三国关系错综复杂,影响深远。

中美俄三国在国际社会拥有举足轻重地位和影响力,任何一国举动都引起其他国家高度重视。

尽管立场不同,三国之间仍维持一定联系,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不可替代作用,既有合作也有对抗,关系既矛盾又和谐。

而阿尔及利亚是俄在阿拉伯和非洲最重要合作伙伴,关系提升标志两国关系飞跃。与此同时,老美与其达成了所谓的防务合作协议,这表明老美在该国获得军事基地和机场使用权,增加美在该地区优势。

巴布亚新几内亚地理位置极具战略价值,美可方便在周边国家实施军事行动。面对俄美进展,我们对此保持沉默,这不是妥协或退缩,而是深思熟虑选择,代表自信宣示。

我方目光长远,知实力为立身之本。现代社会,科技创新更能推动国家发展和保障国家利益。

还有美军在不断炒作“中国将加入俄乌战场,挑起世界大战的不切实际的话语。”

其实质为试图凭空制造话题和筹码,从而将我们拉入俄乌冲突。

带高帽的行为,也给中俄关系施加了压力。

美还警告称,如果中向俄提供军援,后果严重。美警告赤裸裸威胁。中国既未制造俄乌危机,也未向俄乌提供援助,美凭什么指责并威胁中国?

事实上,所谓中方提供了大量武器支持问题,也不过是其找的针对我国的借口。

老美唯一想要的,是我们屈服。可以说,老美的焦虑写在脸上,而其解决方式是恶意竞争、单边打压、全面扼杀,合作一词不存在于美政客词典。

至于中美关系改善,美漠不关心,这与选票无关,相反若能把锅甩中国,美可赢更多选票。

美对华制裁只会越来越多,但不能让欧跟美一起制裁中国。美没派兵,仅靠砸钱打破俄军世界第二强军假象,团结北约,实现扩员,是战争唯一赢家,所以美非常不希望俄乌实现和解。明白这点,就能解释美诽谤中俄关系。

在中美战略竞争下,美急需将中俄捆绑,塑造“野蛮人”形象,举“秩序大旗”,拉西方国家声讨。这与冷战妖魔化苏联如出一辙,主体变为中俄,可能加伊朗。

但事实上,中俄关系良性健康发展,奉行“结伴不结盟”政策,让美“阵营对抗”妄想落空。我们的合作无上限,但也有底线,而这一切都基于双方战略默契。

俄乌冲突至今,俄未向我方要求武器,我方也未提供一颗子弹,双方都是聪明人,直到“自家”的事自己解救。

对中国,美印太战略逐年加码,韩国“低头”、日本“再武装”是信号。

拜登更是说要出兵护台,不断碰触中国红线,试图将台湾“乌克兰化”,损耗中国国力,抑制增长势头。

这都是我们与老美关系不断紧张的原因,也是俄罗斯与其关系达到冰点的原因。

那么为何老美如此惧怕我们“联合行动呢?”这还是因为那段历史上无法忘怀的友情。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917年10月,列宁带领布尔什维克发动了十月革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就此成立。

而同一个时期,我国还处于北洋军阀统治之下,当时国民党也面临崩溃,孙中山先生走投无路,辗转来到了莫斯科寻求援助。

在苏联老大哥的帮助下,也把我党正式的推上了历史舞台。

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苏两国正式结为“志同道合”的伙伴。在西方国家的封锁围堵之下,苏联率先与新中国建交,并倡导东欧国家跟进。

在朝鲜战争中,对象还向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这让我国有足够的底气同联合国军抗衡。

在接下来30年时间里进入全面合作时期,超过2万名苏联专家来华,帮助中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点对中国发展至今仍然产生深远影响。然而,中苏关系在1960年代却因意识形态分歧逐渐恶化,两国走向了短暂的分裂时期。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在1991年强大的苏联国家会土崩瓦解土崩瓦解。

叶利钦上台后,一心投向西方,企图通过西方国家的力量重振俄罗斯。然而,西方国家的“休克疗法”让俄罗斯经济一蹶不振。意识到错误的叶利钦重新将目光投向东方,特别是中国。

1999年,普京成功上台,彻底看清西方国家的面目后,普京也将注意力转向中国。

普京上台第一年,中俄元首就成功举行了四次会晤,双方达成和平协议。这段两国之间的友情,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四、笔者认为

中俄两国,一个从革命中崛起,一个从解体中重生。两国领导人虽历经变迁,但都明白只有齐心协力,两国才有希望在这个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中国需要俄罗斯丰富的资源和技术,俄罗斯也离不开中国庞大的市场和投资。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领域的合作错综复杂,利益交融,中俄关系已成为世界政治的一大稳定器。

中俄加强合作,会引起西方国家的警惕和恐慌。

美国人恨不得中俄两国再无瓜葛,但他们又低估了中俄两国人民的智慧。中俄两国领导人深知,只有联手抗衡西方,两国才有未来。中俄关系之所以能够历史悠久而又朝气蓬勃,就是因为两国人民都明白,中俄合作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俄两国虽然冷战期间曾一度分道扬镳,但真正影响两国关系的,还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干扰。美国人离间中俄,恰恰说明他们对中俄关系的恐惧。中俄人民更加珍惜两国之间的友谊,通过加强互商互利的合作,制衡西方势力,实现两国的共同发展。

事实上,米苏斯京带领的500人商业团队,并不像西方政客所说那样,与我国产生了激烈争吵。

恰恰相反,我们国家高层人员与其进行了友好的洽谈,并当场签订了许多大手笔的订单。而这一切,则会推动两国之间更友好的发展。

同时也希望,这次会谈能针对蒙古国的屡次亲美行为,找出解决方法。

也希望,中俄友谊万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中俄关系   叶利钦   苏联   蒙古   俄罗斯   邻国   美国   我方   中国   能源   稳定   战略   政治   关系   国家   国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