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叛逃美国后的核武专家张宪义,29年后却被人民奉为英雄

“他一个人废掉了台湾的武功,让台湾元气大伤。”

他是台湾核武器专家,在1988年仓皇逃离台湾,带着核武器相关资料前往美国。

在张宪义的所有相关报道中,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叛徒”。

在进入研究院工作前,张宪义已经在美国中情局待了20多年,分明就是美国的间谍。

然而,29年后,张宪义的名声却逆风翻盘,被称为“最伟大的叛徒”。

那么张宪义是如何被戴上“叛徒”的帽子?又为何会被称为“最伟大的叛徒”?

这要从台湾秘密研制核武器说起......

蒋介石急心谋求核武器

时间回到1964年10月,新中国成功试爆第1颗原子弹的消息送到台湾之后,蒋介石开始着急了。

有了核武器的存在,反攻大陆的计划就成了泡影。

但蒋介石依然不想放弃反攻大陆的计划,为此蒋介石召见了美国在台湾地区的代表,向其表示希望美国可以在台湾研发核武器方面予以帮助。

但这个请求遭到了美方代表的拒绝,还搬出了台湾与美国早在1955年就已经签订的《和平使用原子能合作协议》来堵住蒋介石的嘴。

美国表示,希望蒋介石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加以妄想,美国的第七舰队海军会保障台湾政权的持续存在。

眼见美国人不愿意帮自己,那么蒋介石只好私下自己搞了。

1965年,蒋介石秘密的将台湾核能研究所改造成了“石门科学研究院”,并私下联络核能相关人才,开展核武器研制工作。

为了拿到核武器研究的相关材料,蒋介石派自己的国防部长唐君铂,联络以色列原子能研究院,从加拿大的核能公司偷渡了将近4万公斤的重水以及相关的重水反应器。

通过频繁的参加相关会议,蒋介石成功与国际其他核能相关公司搭上了联系,并私下以处理废材料的形式偷渡台湾,很多重型相关的核能源处理设备。

在设备与材料之外,在人才方面蒋介石也是颇费心力。

一方面,蒋介石开出高薪,聘请外国相关专家以及大力发展本土核能产业相关专业人士。

另一方面,蒋介石选了一批年轻且有相关专业天赋的学生,大批量送往美国进行相关知识的深造。

在经过多方面努力以及向美国不断的利益输送下,蒋介石的核武器研发工作逐渐步入了正轨。

短短几年时间,台湾地区已经拥有了自己的油加工与处理工厂,各种各样的相关化学实验室都在这个时间段顺利落成。

与核武器研发直接相关的重型重水反应堆,也在蒋介石的努力下顺利的研发了出来。

美国对台湾的警告

当蒋介石的核武器工厂准备好后,下一步就是加快对铀元素的提纯。

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么发展出核武器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1973年,为了加快对铀材料的提纯进度,蒋介石秘密的与西门子公司达成了协议,准备以与之前相同的形式:通过在报单上写废材料和废铁的形式,向台湾进口一批高精尖的处理设备。

这一次美国人却不再旁边袖手旁观,协议刚刚签订不久,美国就立刻扣押了当时在西德境内尚未出口的这些相关设备与材料,并对蒋介石提出了十分严厉的警告。

不但此次交易被美国终止,美国还打着核不扩散条约的名义,强势派相关原子能专家对台湾地区进行排查,将蒋介石之前秘密研究的相关单位都查了个地朝天。

无奈之下,蒋介石只得交出了核武器研发的所有资料,并同意美国人封存了自己花重金购买的所有相关核能设备。

就这样,原本对于研发核武器已经快看到结果的蒋介石,在美国的强硬逼迫下不得不将自己近10年的努力付之东流。

研发核武器失败后蒋介石终日郁郁不欢,最终在1975年,不甘的永远闭上了自己的双眼。

但在走之前,蒋介石拉住了自己的孩子蒋经国的手,告诉他台湾一定要有核武器!

面对父亲的临终嘱托,蒋经国发誓一定要完成父亲的遗愿让台湾拥有核武器。

为了掩人耳目蒋经国对外公开宣称,台湾今后不会再进行核武器相关的任何研究。

但是私下里,蒋经国并没有停止研发核武器的脚步,而且取得了新的进展。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一个叛徒的背叛让台湾的核武研发彻底成为了历史,这个叛徒就是张宪义。

台教授访美被“策反”

张宪义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

1945年张宪义在福建出生,当时正是内战时期,张宪义的父母是国民政府的相关官员。

1949年渡江战役之后,张宪义就跟随父母逃往了台湾。

在张宪义的人生回忆中,并没有多少有关于自己故土的记忆,他只记得一件事:自己是一名中国人。

读书期间,出色的物理天赋,让张宪义很快引起了台湾政府的关注。

为此,在政府的资助下,张宪义开始在大学期间专攻物理系研究。

由于年纪轻且研究成果出色,张宪义很快得到了蒋介石的器重,随后前往了中山科学研究所,成为了核能物理研究院的一名成员。

为了培养本土的核能物理研究人才,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张宪义以青年科研学者的名义赴美国田纳西州大学深造核工程专业。

当张宪义真的来到美国大学,学习相关知识技能的时候发现研发核武器的困难程度比自己预想的要复杂的多。

为了完全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张宪义在美国一待便是7年。

在这7年里随着张宪义在美国时间待的越久,就越感到自身的无力,研发核武器的工程量实在是太大了,单凭一个小小的台湾真的能够完成吗?

正当张宪义对于台湾核武器发展未来倍感失望之时,美国中情局找到了张宪义,称蒋介石已经离世,在台湾政府当家的是他的儿子蒋经国。

尽管蒋经国已经在1975年封存了台湾所有的核能设备,并交上了所有的研究资料,美国依旧非常不放心。

所以,他们希望通过策反张宪义让他当美国中情局的间谍,以此来掌握台湾核能研究的相关进度。

张宪义确实答应了,并且开始了相关间谍能力的训练。

在训练完成之后,在美国的安排下,张宪义以归国学者的身份回到了台湾。

不出美国中情局的所料,蒋经国真的在私下里依旧秘密研究核武器。

由于张宪义自身高超的核物理相关专业知识技能,“求贤若渴”的蒋经国顺利的将张宪义安排在了台湾核能研究所的核心领导层当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寻求进一步的核武研发进度。蒋经国任命张宪义为台湾核武研发项目的秘密负责人。

蒋经国将一切台湾相关核武研发的资料与情报都交给了张宪义,却不曾想,所有的资料都被通过密电的方式传给美国中情局。

1987年,在长时间的努力下,台湾终于突破了油浓缩相关技术的限制。

通过大量的材料实验以及理论推导,从技术角度讲台湾当时研发出轻型当量的核武器已经不是问题。

那么蒋经国便多次打着民用核能的接口,在国际上大肆收集核材料。

很快,台湾完成了原子弹的初步模型。

随着台湾第1枚核武器即将制成,台湾政府对于其研发工作也变得越来越谨慎。

对于相关的技术人员的监视与把控也愈发的趋紧起来,这也使得张宪义无法第一时间向美国传达情报。

在1987年年底这一年正值美国田纳西大学的193周年校庆,凭借着这个契机张宪义成功前往美国,并将这个情况告诉了美国中情局。

美国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便立刻准备采取对台湾的打击措施。

1988年1月11日,借着召开“自强会议”的契机,张宪义在美国的帮助下,成功的用假护照离开了台湾只身前往美国。

其家人也早早的以旅游的名义,先张宪义一步离开了台湾。

十分蹊跷的是,在仅仅过了两天后,蒋经国便突然去世了。

随着蒋经国的去世,早已身在美国的张宪义就立刻出庭了“就台湾核武问题的秘密听证会”。

在会上张宪义以台湾核武器研究负责人的身份第一次向世人公开了,自1975年以来台湾研究核武器的所有情况与内容。

消息一出全球舆论哗然。台湾政府在还未来的及处理蒋经国去世的消息时,就被张宪义这个自己人"背叛”了。

29年后再度发声

张宪义离开台湾后,成了台湾的“叛徒”,被认为是台湾核武器计划的终结者。

2017年,73岁的张宪义在美国接受了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时间重来一次,他仍然会这么做。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张宪义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背叛”台湾呢?

张宪义的解释是:因为他对祖国的爱,这里的祖国是整个中国,是台湾,也是大陆。

“不是一定要身在台湾,才能爱台湾。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我不想要看着两岸人民自相残杀。”

当年爱因斯坦发明核武器的时候,也没有想过用核武器来伤害任何人,但核武器仍旧成了战场上最可怕的夺命杀手。

张宪义的想法也是如此,还在美国读书时,张宪义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一旦台湾核武器被制造出来,真的只是用来威慑大陆吗?

如果到了海峡两岸兵刃相见的时候,核武器很有可能毁灭整个国家,乃至这个世界。

所以,当美国中情局找上张宪义时,张宪义半推半就接受了美国的“提议”。

1988年离开台湾后,张宪义一家便到美国爱达荷州定居,在实验室里担任顾问工程师,直到2013年退休。

很多人猜测,张宪义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才选择远走美国。

其实不然,张宪义在美国的待遇,和在台湾比差远了。

无论张宪义出于什么原因,选择阻止台湾核武计划,其中必然有对核战争爆发后果的考量。

结语

从台湾当局的角度来看,张宪义是不可饶恕的叛徒。

但如果站在中华民族的角度来说,张宪义此举成功阻止了台湾核武计划,避免两岸陷入核战争阴影中。

正如戈尔巴乔夫之于世界,对于苏联来说是亡在他任上,对于世界来说避免两大超级大国擦枪走火毁灭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核武   美国   重水   核能   原子能   核武器   叛徒   台湾   蒋介石   中情局   蒋经国   年后   秘密   英雄   时间   材料   专家   设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