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上山引争议,被指“丧尽天良”,朱有勇院士是否应其发明道歉

文章共2000字,预计需要6分钟左右,阅读前麻烦点一下关注,便于您后期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近日,一项名为“水稻上山”的发明引起了广泛争议。这项创新的背后是朱有勇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他们成功培育出了能够适应高海拔山区种植的水稻品种。然而,这一成果却引来了无尽的批评声。

部分人士指责称,朱有勇院士的发明是“丧尽天良”,并批评水稻上山的种植将导致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在这个时候,我们不禁思考,朱有勇院士是否应该为他的发明道歉?

水稻上山来自何处

水稻上山是一项农业创新技术,最早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团队研发。该团队的领导者是著名农学家朱有勇院士。该技术旨在培育适应高海拔山区种植的水稻品种,以解决山区粮食生产的困难和粮食供应的不平衡问题。

通过对水稻的遗传改良和选择育种,科研团队成功培育出能够适应寒冷、高原环境的水稻品种。这些水稻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能够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地区进行生长和产量稳定。

2018年全国作物学大会在中国湖南长沙市举行。在这次大会上,朱有勇院士和他的团队向与会专家和学者介绍了水稻上山的创新理念和相关研究成果。

2019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这是中国农学会于2019年在北京召开的年度学术会议。在此次会议上,水稻上山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被列为分会场进行专题研讨和交流。

2020年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大会:该大会于2020年在中国西安市召开,旨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水稻上山作为农业领域的重要创新之一,在大会上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这一创新技术的出现在农业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吸引了科研界、农业专家以及公众的兴趣和讨论。

水稻上山,被指劳民伤财

我国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对丘陵山区的耕地有明确的标准和规定,要求因地制宜规范开展,禁止在25°以上坡地、生态红线区域内建设高标准农田,特别是不得借高标准农田建设之名,在不具备条件的地方垦山、开荒。

高海拔山区的水资源通常较为有限,水稻作为水生植物对水分需求较高。在种植大量水稻上山时,可能会导致对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消耗,从而影响当地水源的稳定性,甚至引发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水稻上山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要适合云南海拔1700米以下、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雨热资源丰富的山区旱地,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推广。

目前我国耕地红线为18亿亩,并且国家还要求保证基本农田数量达到15.60亿亩,有人认为我国耕地红线确立,耕地有保证就不应该再去毁山开地,违背水稻水田种植的客观规律。

水稻上山可能需要进行山地开垦、植被破坏和农药使用等操作,这些操作可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破坏动植物栖息地,甚至引发土地退化和生态平衡失调的问题。

水稻上山技术所需的投入和成本可能相对较高,包括改造土地、水源管理、农业设施建设等方面。

这可能对农民和当地经济造成一定的负担,并且需要经过长期的经济评估和可行性研究。

水稻上山到底真相如何

这一技术可以让水稻在旱地上生长,解决了山区农民的粮食安全问题。文章还介绍了朱有勇在农业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间种技术、种业创新和利用等方面的贡献和建议。

水稻上山技术改变了传统水稻一定要种在水里的概念,可以把山上的旱地变成稻田,过去只能种出玉米等“旱粮”,现在变成大米。

这篇文章对朱有勇院士的“水稻上山”技术进行了解释和辟谣,指出这种技术并不是在山上开荒造田,也不会破坏生态,而是在符合条件的山区旱地种植杂交稻,像种玉米一样种水稻,不用泡田,不用育秧插秧,也基本不用浇水灌溉,还能有较好的产量。

产量方面,据报道,水稻上山技术在云南推广后,最低亩产达到634公斤,最高亩产达到788公斤,人均产量超过1000公斤12,这是旱地水稻的2至3倍,与水田水稻相当。

水稻上山技术可以与经济作物间种,实现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协同发展,比如烟草收获后再种一季玉米,就能让一个生产季节一熟变成两熟。

水稻上山技术采用了短生育期品种,生长周期在3个月之内,最短85天就可以收获,这是种业创新的结果。

水稻上山并不是一种无脑或“丧尽天良”的发明,朱有勇院士无需为此道歉。水稻上山是一种杂交稻雨养旱种的栽培技术,它是为了解决云南部分山区农民的粮食自给问题而创新的,它并没有破坏生态或开山造田,而是利用了当地的旱地资源,提高了水稻的适应性和产量。

这项技术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推广,也不是要取代传统的水田栽培。本文认为这是一种有益的农业创新,值得尊重和肯定。

对于水稻上山是否是无脑发明,你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坚持原创不易,记得点赞关注,关注作者,阅读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水稻   院士   丧尽天良   旱地   经济作物   水田   农学   云南   耕地   水资源   山区   产量   品种   团队   农业   技术   朱有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