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女子宁可为娼,也要卖身葬父母?不就是挖个坑的事儿吗?

卖身葬父的典故出自《二十四孝》故事中的一则。讲的是年幼丧母的董永在父亲去世之后,无力安葬,所以选择把自己卖掉作为奴仆,用钱安葬父亲的故事。

古代卖身葬父母的案例很多,大部分都是女子,也有一部分是男子,归根结底是女子能胜任的活计比较多,除了做活计之外,女子还可以为奴为娼,替主家赚钱。

在古装电视剧里常常会出现的一个情节就是女子“卖身”葬父,把自己后半生的自由出售,以此来安葬去世的父母。

想必大家看到这种情节的时候都会产生一个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要卖掉自己的自由来安葬父母呢?在山上随便找个地,挖个坑埋了不就行了。

虽然中国的丧葬是大事,但是家庭条件都那么差了,也就没必要再讲究更多的仪式了,反正得到好好安葬了就行。

但是古代女子的卖身葬父母,仅仅是为了求一个体面和仪式,就选择把自由搭进去吗?当然不是,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分析,卖身葬父母的根本原因。

从古代孝道看

古代“卖身”之后,基本没有反悔的可能,一辈子都要给主人家干活,甚至自己的孩子,包括孩子的孩子,也要继续给这家人做奴仆。

而且古代的奴籍,是不可以考科举的,可以说,卖身契一旦签下,卖掉的就是自己的世世代代。

除非走到了绝境,不然古代人也不会轻易卖身葬父母。古代人讲究孝道,认为人死后一定要好好安葬,否则九泉之下无颜面见故去的父母。

在孝道的加持下,以及本人又步入了绝境,除了卖身葬父这一条路之外,没有别的可以选择,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古人才会作出卖身葬父的事情。

首先,卖身葬父可以获得一些银钱,这点钱可以用来购买一小块土地,以及用来买一些葬礼需要的东西,比如棺材。

把去世的人安葬好之后,自己进了主人家做活计,每月也有工钱,可以保自己后半辈子衣食无忧,所以这个举动,有好处也有坏处。

古人卖身葬父实属无奈之举,而卖身葬父之人多为女子,也和传统的男尊女卑有关系。女子在古代并不如男子能干,而且没办法读书考科举,要是结婚,还得倒贴彩礼钱。

所以卖身葬父,在古代以女子居多,不过电视剧中展现出来的,都是漂亮女子卖身葬父,然后被主人家的恶霸欺负。但在古代,这还是比较少见的。

女子被买入主人家之后,多半都是做活计,毕竟女子中也有不漂亮的人被生活逼入绝境。孝道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汉代的时候,统治者开辟了一条特殊的做官途径,就是举用孝廉之人,只要足够孝顺,就可以入朝为官。这个通道的开辟,就导致无数人对孝道践行到底。

自己可以不吃饭,但父母必须吃饭,自己可以穿的破破烂烂,但父母绝对不可以挨冻。甚至还在丧葬时出现了攀比现象,努力在葬礼上展现孝道。

整体的社会风气如此,穷人又没有钱和富人比,所以只能通过卖身葬父,来表达自己的孝道。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寓言小故事,也可以表现孝道的宣扬。比如有人曾经因为妻子不小心扎了母亲的雕像一下,就把妻子休了。

有一些人,在父母活着的时候未必对父母有多好,死了却给父母大操大办,美曰其名孝道,也算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了。

总的来说,孝道是古人卖身葬父的原因之一。

从户籍制度看

在古代无论哪个地方,只要这块地存在,那这块地必然是有主的,即使是偏僻的荒郊野岭,有些地主甚至拥有方圆几十里的土地,而普通的百姓,则一寸地都没有。

没有属于自己的地,父母的安葬自然也就不能随便乱挖,要是乱挖,可能会被报官抓起来,得不偿失。

除了这个原因以外,还有就是古代的户籍制度限制了人们想要随地挖坑掩埋的想法。古代为了防止流民的出现,对于户籍有严格的管理制度。

每家每户都有一个户贴,类似于现在的户口本,里面的包含的内容十分详细,包括这人的原来的籍贯,现在的籍贯等等,和现在基本没什么差别。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人都拥有自己的户口信息,只要拿出户贴,所有信息基本一目了然。在谈回为什么不能挖坑的问题。

死人涉及到的一个户口问题就是需要销户,如果没有销户,将会给活着的人带来很多麻烦。古代的官府也会定期进行人口普查,方便对失踪的、死了的人进行登记。

卖身葬父的人都有一个类似的情况,就是她们是流民,户籍并不在当地,而子女的户口又承接在父母之下,在父母死后,他们可以销户,但是子女不行,还要继续生活。

这时子女想要保留自己的户口,有两种情况可以选择。首先就是子女把父母运回原本的户籍所在地安葬,同时给父母销户。

第二种方法,就是子女不回去,直接在父母死掉的地方落户,而落户的条件之一就是,证明父母是父母,以及父母确实死亡。

这个佐证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父母坟地的位置告知官府。如果当初是随便找个地方埋了的,证明的时候可能会找不到,或者幸运的是找到了,但是这种情况官府不认。

随便指个坟就说是去世的父母,没有任何依据,官府当然不信。所以这个坟墓必须是附和规制的,如果无法证明,那子女有可能变黑户。

在人口普查的时候,原本籍贯地的官员找不到人,会默认销户,而父母死亡地,又拿不出证据办理新的户口,结局就是黑户。

黑户的危害可比当奴才要严重的多,古代所有犯罪的事情,首先就会排查黑户,就算确定了不是黑户做的,官府也会时时刻刻对黑户进行监察,此外,没了户口也将寸步难行。

所以,古代女子卖身葬父母,也是出于对户籍的考量,毕竟解决了坟地问题,也就能解决自己的户籍问题,避免变成黑户。

从古代丧葬事宜看

自周朝开始,整个中国社会便讲究“礼法”,关于婚丧嫁娶,都有一系列严格的风俗,丧葬礼仪虽然不同朝代有不同的特点,但是还是很受重视的。

在朝的官员如果家中有父母去世,会有三年的守孝期。在普通的乡村社会中,丧葬虽然不如贵族阶级那么讲究,但同样有严格的一套流程。

丧葬一部分是丧,也就是死者去世之后,会有一系列的守丧仪式,包括现在依然在延续的守灵。

丧结束之后,便是葬,葬很好理解,就是把死者安葬。电视剧中的卖身葬父母,重点也在后面的葬上,寻求一些银钱,买下一块地,用来安葬自己去世的亲人。

古人对死后的事情看的比较重,有一个说法是“死者为大”,表明只要有任何条件,都会尽可能地做好丧葬的仪式。

不过,丧葬也是要花钱的,有钱有权的人,在丧葬仪式上会格外注重,对葬礼大操大办,不计任何银钱。

没钱的人虽然做不到和富人一样事无巨细,但该走的流程也同样要走,葬礼中的仪式,会尽可能地和传统仪式相近。

比如最基础的,得有一口薄棺,还有纸钱香火等等。如果谁家的孩子在死后把父母随便用草席一卷丢到乱葬岗,大抵是要被人戳脊梁骨辱骂的。

在传统孝道观念的加持下,孩子们也不会这样对待父母,所以对待葬礼,都是尽可能地往好的方向安排。

上面提到的关于葬礼相关,每一处都需要银钱,没钱就买不来那些葬礼需要的东西,卖身葬父,恰好可以获得一些银钱。

不过这个原因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也有一些不讲究的,比如朱元璋,当时时值瘟疫,百姓流连失所,父母和兄弟接二连三的去世,只剩下他和朱重六。

这种情况下,兄弟二人求得一块地之后,只是用了简单的衣服给父母披上,随即就安葬了。当时是非常时期,非常做法,所以朱元璋的这个行为,众人也能理解。

毕竟他为了能安葬父母,苦苦哀求了地主良久,天天磕头,也算是尽了他自己最大的努力了。

不过朱元璋这样的并不多,大部分人都希望为去世的人谋到一口薄棺材,所以卖身葬父,算是比较好的解决了以上的问题,既解决了银钱,也解决了土地和户籍问题,一举三得。

小结

古代女子卖身葬父母是穷途末路之举,如果能有选择,她们也不希望卖掉自己的自由,给别人世世代代的当奴仆,这个选择是没有选择的选择

两相比较取其轻,比起成为黑户,成为奴仆似乎要好一些,毕竟只是生活的艰难了一些,成为黑户的话,生活基本是没办法继续了。

再者地位的低下的缘故,所以牺牲的大都为女子,身处那个时代,她们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只能对着卖身葬父的优点看,至少可以吃饱穿暖,每月还有工钱补贴自己,不至于颠沛流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古代   父母   女子   银钱   黑户   丧葬   孝道   官府   户籍   葬礼   事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