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偷偷纳妾,公主提刀上门,看了小妾一眼,因此诞生一成语

面对外遇事件,处于现代的我们大部分都是无法容忍的。

然而这样的事情在古代那是比比皆是,古代社会推崇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在过去的男人眼里,只有三妻四妾才能彰显他们的能力。

然而只把女人当做炫耀的资本的他们,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些女人的凄苦与无助。

即便这个男人的正妻贵为公主,这些男人在纳妾的时候,这些正妻大多也都是束手无策,听之任之的。

不过古代社会之中,也不是没有出现过反抗的人物的。

像是《世说新语》中就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东晋嫡长公主的驸马偷偷纳了一个亡国的女子为妾,公主知道了直接当场发飙,举着刀就要去砍那个妾室。

可是当她看到那个妾室的时候,她不仅没有砍死她,甚至还对她非常的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南康长公主

说起这个故事,它被记录在了《世说新语·贤媛》篇章之中,然而其中所谓的贤媛,并不是真正的第一女主人公公主,而是那个连身份都很模糊的,没有留下名字的姬妾。

而真正的女主人公公主就成了轶事故事《妒记》之中的那个“悍妇”。

说她是“悍妇”,那是因为无论在这个故事中,还是在当时的现实情况之中,男人都具有主导性地位,所以他们才会偏颇的将公主定性为爱嫉妒的女人。

其实真实的公主,只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可怜女子罢了。

这位公主是东晋明帝司马绍的嫡长女,名字叫司马兴男。

叫这个名字,因为她出生的时候,他父亲的太子位置还是极其不稳定的。

这个时候还是晋元帝司马睿在位期间,当时刚刚当上储君的司马绍急需一个能够稳住自己的地位的,绵延后嗣的皇孙来调停外界对他地位不稳的传言。

而司马兴男的名字就成了司马绍这段略带痛苦的人生之中最明显的印记。

后来的司马兴男还算幸运,取了这个名字之后她的母亲确实诞下了长子,储君有了皇孙,他们家的位置至少有了一重保障。

不过皇孙的诞生改变不了东晋这个朝代的混乱与动荡,322年司马绍登上皇位,南康公主成为了位高权重的嫡长公主。

然而小小的她一开始感受到的并不是身份尊崇带来的资本与荣耀,反而是无尽的政治倾轧与动乱。

光是王敦就在322年和324年两次起兵直闯都城,这还不算什么,327年苏峻与祖约组织的动乱,不仅是威胁到了她的父皇晋明帝的统治,更是因为这件事,她的母亲被人奸污强暴,最终自尽于皇城之内。

要知道这个时候,南康公主大约也就10岁不到。

小小年纪的她经历了这么多,甚至失去了最疼爱她的母亲,她不知道后来的生活应该怎么面对。

更何况,皇家不比普通百姓,公主如果没有保护自己的手段,很有可能死无葬身之地。

所以小小年纪的司马兴男就开始习武,甚至培养了一批女子作为护卫,这一点一滴都证明着小时候的伤痕带给南康公主的不安,她只能增强自己的能力才能有短暂的安心。

而在她看来,有问题也自然要亟待解决。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她知道了驸马意于纳妾之时,她不是去找驸马一哭二闹三上吊,反而是拿起了刀直直地去找了那个小妾。

那把刀就是南康公主自卫的手段,也是她因为自己的不安全感而被迫坚强起来的证明。

悲情李势女

如果说公主还只是一个患得患失的权贵之人,那李势女就真的是一个失去一切的可怜女子了。

其实仔细读过《世说新语》和《妒记》的人就会发现,其实南康公主与李势女,本质上有很大的趋同性。

李势是成汉的末代皇帝,而李势女大概率是李势的妹妹或者女儿,也有说是李势的妃子。

不过不管是什么身份,李势女都是作为曾经的公主或者皇妃的身份存在的,她也曾有过和南康公主一样的生活。

然而作为末代皇帝身边的女眷,现在的她只是一个礼物,是作为一个属于男人的战利品而存在的。

一个已经灭亡的势力的公主,甚至连一个名字或者身份都没有呈现,没有任何人会知道她是谁。

即便呈现在史书佚传之中,即便被写在了《贤媛》的行列之中,她也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而已。

然而这样可有可无的人儿,也有着自己的骄傲与尊严。

就像是南康公主一样,古代女子讲求三从四德,对男人要百依百顺,就算是公主对驸马纳妾的行径提出异议都会被定性成妒妇。

可是南康公主拥有自己的骄傲,这份骄傲不一定正确,但是她却有着自己对于这份骄傲的维护方式,这个方式就是举起属于她的白刃,遇鬼杀鬼,守护自己。

而手无寸铁,失去一切的李势女,唯一的尊严就是面对南康公主举起的白刀子临危不惧,甚至还可以当着南康公主的面讲起自己的事情。

她所有说的话里,没有一句是放下自己属于亡国公主的身份的。

保留这个身份不是她自不量力,而是因为现在的她,只有这个身份才能维持她仅有的体面与尊严。

做亡国奴,做王公妾,那并不是她的追求,一切的一切只是所谓政权更迭之下的荼蘼,她们这些女子不过是被时代抛弃的炮灰,没有立锥之地。

这个故事里的两个女子,就像是一体两面,这个故事里没有男人的存在,所谓的驸马在这个故事中根本没有出现,也没有任何的正面描写。

然而他做的事,才是造成了这个故事开端的导火索。

这就是李势女与南康公主的悲哀,她们表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而现实之中他们被所谓的封建男权思想所束缚,就像是南康公主称呼桓温的称呼“贼种老奴”,就是一种变相表达自己的不满与愤懑的方式。

南康公主与李势女的故事,从来不是简单的姬妾宅斗,它更多的是在表达女子对封建社会的不满。

我见亦犹怜

所以当很多人都单纯的认为,我见犹怜只是南康长公主司马兴男对于李势女品貌的一种赞扬与喜爱的时候。

其实仔细想想,真正的妒妇,一个敢拿着刀杀到小妾面前的悍妇,她真的会因为自己的情敌比自己好看、优秀而喜欢上自己的情敌吗?

想必这件事是万万不可能发生的。

然而这件事确实发生了,还被传为了佳话,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南康公主与李势女的趋同性,简单说就是南康公主看到李势女,生起了同病相怜的宿命感。

李势女就像是一面赤裸裸的镜子,映照着南康公主。

李势女身上的不卑不亢、从容不迫,就是后来的南康公主逼迫自己成为的样子,那个拿起刀的她的样子。

南康公主在东晋王朝之中挣扎生存的模样,都让这个李势女一一的给她映射了出来。

这个时候的司马兴男看到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姬妾,更是自己的孤苦与悲戚。

如果当时的她经历母亲的离世之后再经历一次家破人亡的话,处境应该就会和李势女一样吧!

南康公主看着李势女想必也一直都在回想这个问题,她会后怕,她会紧张。

在这一刻守护住李势女,不止是保护一个小小的妾室,守护一个所谓正妻的气节名誉,更是变相的保护了小时候那个受尽苦难的自己。

举起刀的南康公主,隐藏了自己所有的软弱与颓靡,用一种近乎癫狂的方式保护着属于自己的尊严,然而面对李势女,她却无法下手。

因为李势女是一面朝向自己的镜子,那里面不止有一个姿容窈窕、进退得宜的姬妾,更是有着属于南康公主的,不曾被人发现的无助与柔软。

她们两个的故事后来被许多史书记载流传,还传出了一个词语叫“我见犹怜”。

我见犹怜,怜的不只是那个娇媚的妾,更多的怜的是那个时代可怜的女子们。

小结

古言史书之中,女子都不过是男子的附属品,就连南康长公主的名字,都为了父亲的太子地位,被定名为兴男。

更何谈李势女这么一个失去了父兄政权庇佑的,被人掳来做妾的战利品。

在那个年代,女子只能依仗着丈夫,就算是公主,虽然一口一个尊崇高贵,然而其实那也是狐假虎威,仗着父兄的势力罢了。

司马兴男与李势女,其实是东晋社会之中的一体两面。

一个现在贵为公主,还能仗着父兄的权力的女子,却还是要忍受丈夫的不忠。

而另一个失去了公主的身份,再也无法用权力作为依仗的女子,只能作为礼物被送给男人。

司马兴男从李势女身上看到的不只是落魄的公主,更是她身上的映射出来的可怜的自己。

临水自照,同病相怜。

这可能才是司马兴男放过李势女,还夸赞李势女的真正原因吧。

参考文献

《被阐释的“我见犹怜”——东晋南康公主故事与晋宋士人的女性观》

《世说新语笺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驸马   南康   司马   公主   悍妇   我见犹怜   东晋   成语   身份   女子   男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