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对养母甄嬛三次试探,次次直击要害,可见其心机有多深!

《甄嬛传》的女主是雍正帝的妃嫔甄嬛:甄嬛的父亲叫甄远道,妹妹叫甄玉娆。甄嬛虽然是汉女,但作为汉军旗女子,按照大清的规矩也是要参加选秀的。

甄嬛并不想入宫为妃嫔,所以便前去寺庙祈祷自己不要被选中。

然而事与愿违,甄嬛不仅被选中,而且因为长相酷似雍正病故的发妻纯元皇后而引起了雍正的注意。雍正想要给甄嬛贵人的位份,但是皇后宜修有心计,三言两语便让雍正改变主意,只给了甄嬛常在的位份,不过雍正给了甄嬛一个封号“菀”,可见甄嬛给雍正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不过甄嬛刚入宫便开始装病,就是不想成为众矢之的。但“金子总是会发光的”,甄嬛被雍正发现后,还未侍寝便将其晋封为贵人,引得华妃嫉妒。

华妃仗着哥哥年羹尧对朝廷有功,在后宫也肆无忌惮,残害皇子与妃嫔。不过雍正早就决定要除掉年羹尧这个目无君主的大将军,随着年羹尧的倒台,华妃也墙倒众人推。

昔日的盟友曹贵人将华妃的罪行都抖搂了出来,华妃被降为答应,仍旧住在翊坤宫。

后来因华妃想要害死甄嬛,而被雍正下旨赐死。华妃在得知雍正一直在给自己用欢宜香时,悲痛欲绝直接撞柱而死。

华妃死后,皇后宜修将菀嫔视为最大的敌人,想要除之而后快;甄嬛终究不是宜修的对手,在自己被封妃时,被宜修陷害穿上了已故的纯元皇后的衣服,被雍正降罪,禁足碎玉轩。

在得知自己一直是纯元皇后替身,父母亲被陷害一家人流放宁古塔后,甄嬛心灰意冷,生下公主胧月仅三天便离开皇宫前往甘露寺修行。

甄嬛在甘露寺与果郡王结为秦晋之好,并且身怀有孕;但是在甄嬛得知自己的父母亲在宁古塔病重、果郡王已经战死的消息后,甄嬛决定要回宫,在太监苏培盛的帮助下甄嬛重获盛宠,并且让雍正坚信自己怀的孩子就是他的。

即便是皇后宜修阻拦,甄嬛还是回宫了。

为了能让甄嬛回宫名正言顺,雍正给了甄嬛大姓钮祜禄氏,自此以后甄嬛便是钮祜禄.甄嬛。此次甄嬛回宫可以说是双赢:

不仅有了大姓钮祜禄氏,

而且还白得了一儿子弘历

自此弘历便与养母甄嬛成为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母子二人荣辱与共:弘历除掉了三阿哥弘时这个皇位上最大的阻碍,甄嬛则扳倒了皇后宜修。

不过毕竟弘历不是甄嬛亲生的儿子,即便二人有共同的利益,但甄嬛毕竟有自己亲生的儿子弘瞻。即便是弘历成为实际上的长子,但弘瞻的存在还是让弘历心存芥蒂,多番试探养母甄嬛是否会将弘瞻扶上皇位。

而且每一次的试探都堪称经典,不得不承认弘历确实有心计。

第一次试探:六弟会当皇帝

三阿哥弘时不仅贞观政背的不好,而且不通晓其含义,被雍正帝训斥。宁贵人奉旨前去养心殿见雍正,恰好甄嬛带着四阿哥弘历前来给雍正请安。宁贵人便问弘历:听说你一直在苦读诗书,不知道皇上所说的文章你能不能背下来?

弘历虽然早就能倒背如流,但是在回答宁贵人的时候还是很谦逊的:我自然是比不上三阿哥的,我进书房的时间要比三哥晚,宁娘娘说我苦读便是在我笨了,自然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若是书读不好,进了上书房师傅也是要责罚我的。

没一会宁贵人便奉命先行进入养心殿,甄嬛很不解地问弘历明明已经将贞观政要倒背如流而且还能通晓其涵义,为何没有对宁贵人说实话呢?

弘历的回答让甄嬛意识到,弘历绝非是一个甘心只做皇子的人。

弘历是这样说的:额娘向来不喜欢张扬,我作为额娘的儿子,自然也要掩盖锋芒,低调做事

三阿哥弘时走后,弘历问甄嬛:三哥作为长子将来会当皇帝吗?

甄嬛说不知道。

然后弘历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大概的意思是:六弟弘瞻是额娘你亲生的,而且深得皇阿玛的喜欢,所以六弟弘瞻会;若是六弟做了皇帝,我便高兴了。

弘历虽然嘴上说着喜欢,但实际上是在试探甄嬛,究竟希不希望自己亲生的儿子弘瞻当皇帝?甄嬛也是聪明人,是这样回答弘历的:

你六弟弘瞻年纪小,而且我也不希望他将来当皇帝。你要明白我朝的天子,只有贤能者才能胜任。

甄嬛的话很短,但是信息量很大:

甄嬛是在告诉弘历不必将弘瞻当成争夺皇位的对手,他年龄还很小;

我甄嬛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当皇帝,所以你不必担心我会扶持自己亲生的儿子;

甄嬛还告诉弘历能称为皇帝的要求:就是要称为贤能者。告诉弘历,若是你想当皇帝,就需要贤能。

第二次试探:可是六弟还没被封亲王

三阿哥弘时被雍正革除黄带子,赶去做了允禩的儿子,也就意味着弘时已经彻底与皇位无缘,也不再是雍正的儿子。就这样弘历成为雍正实际上的长子,而且娶了福晋富察氏还有侧福晋青樱。

在一次早朝中,雍正下旨将弘历册封为宝亲王。

下朝后,弘历很开心的给养母甄嬛请安,并且给甄嬛报喜:皇阿玛将我封为宝亲王了。

不过弘历被养母甄嬛报喜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最主要的目的其实是想借着这件事试探养母对自己封亲王的态度,以此来推断养母是否想扶持自己的儿子争夺皇位。

甄嬛很高兴地看着弘历,说弘历:都是成家的人了,还跟孩子似的。

弘历说了这样一句话:可是六弟还没有被封亲王。

弘历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因为弘历认为六弟弘瞻是在除掉三哥弘时后,争夺皇位最大的阻碍了。再加上弘瞻不仅是甄嬛亲生的,雍正还极其宠爱幼子,所以弘历担心,便再次试探甄嬛

甄嬛只用简单的一句话便打发了弘历:你是皇上的长子,自然理应你先被封亲王;你六弟弘瞻还小,而且我希望他的亲王之位能够由你来册封。

甄嬛话虽不多,但是传递了几个非常关键的信息:

你弘历作为皇上的长子,被封为亲王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弘瞻虽然是我亲生,但是我希望他的亲王之位由你弘历这位新帝来册封。

甄嬛的意思传递的很明确:我希望你来继承皇位,而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

第三次试探:“郑伯克段于鄢”

雍正病逝后,在雍正的丧仪上甄嬛当众宣布皇四子弘历继承皇位;虽然有质疑的声音,但是很快便被慎贝勒允禧给反驳。甄嬛提到雍正早就将传位的诏书放到了正大光明牌匾之后,诸位大臣可以一同前往查看。

就这样,弘历登上了皇位。

弘历继承皇位以后,有一次前去给养母甄嬛请安,提到慎郡王允禧提出要将果亲王的儿子元澈过继到自己名下,甄嬛也答应了;如此一来,果亲王一脉便无后嗣。

弘历提到自己最近在看的典故《郑伯克段于鄢》,郑国之所以有祸端是因为姜氏宠爱自己的幼子,而苛待自己的长子;然后弘历跟养母甄嬛提了一个疑问:

亲子尚且如此,若是养子呢?

甄嬛并没有直接回答弘历的话,作为宫斗的冠军甄嬛是何等的聪明,又怎么会不明白弘历的话里有话呢?

那么,郑伯克段于鄢,究竟讲述的是什么故事呢?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跟自己的同母胞弟共叔段之间,因为争夺君权而拼的你死我活。郑庄公为了能得到王位,便故意设计让母亲姜氏过分宠溺弟弟共叔段,弟弟共叔段在母亲姜氏的宠溺下,很是放纵,想要争夺王位。

郑庄公便以此为借口讨伐弟弟共叔段。

郑庄公还怨恨自己的母亲偏心弟弟,所以将母亲姜氏赶到了颖地居住。

只是到后来郑庄公后悔,再加上身边有人规劝,便又跟自己母亲姜氏重归于好。

弘历之所以提到郑伯克段于鄢这个故事,其实还是对甄嬛与六弟弘瞻不放心,担心甄嬛会纵容弘瞻与自己争夺皇位。便再次试探养母甄嬛,有没有让六弟弘瞻当皇帝的意思。

甄嬛并没有直接回答弘历,而是主动提出,果亲王一脉无后,将弘曕过继给果亲王,让果亲王有个后人。

将弘曕入嗣旁支,不再是雍正的儿子,便意味着弘瞻便失去了继承皇位的资格;因为满清入关后,不仅不允许“兄终弟及”,作为亲王的儿子更没有资格继承皇位,如此打算甄嬛既保住了自己跟儿子弘瞻的性命,也能让弘瞻真正的“回到”亲生父亲果亲王允礼那里去。

在《甄嬛传》中弘瞻是允礼与甄嬛所生的儿子,甄嬛回宫不过是为了家人的平安,为了报仇而已;对皇位并不感兴趣,更何况弘瞻并非雍正亲子,甄嬛再不懂事也不会让弘瞻做皇帝。但弘历并不知晓真相,以为弘瞻是甄嬛亲生的儿子,而自己只不过是养子。难不成真的有人不想让自己亲生的儿子做皇帝吗?

听到甄嬛对弘瞻的安排好,弘历这才算放心,面带微笑地对养母甄嬛说:等到弘瞻长大成人,儿子一定会让享受亲王的尊荣;额娘处处为儿子打算,儿子很是感激!

弘历与甄嬛都清楚对方是什么意思,但是都没有明说。

其实甄嬛早就想要弘瞻认回自己亲生父亲,奈何不知如何开口;既然果亲王一脉无嗣,弘历又在担心弘瞻会威胁到他的帝位,甄嬛便顺水推舟一箭三雕:

让曾被议储的弘瞻没了继承皇位的资格;

让弘瞻认了自己亲生父亲果亲王允礼

打消弘历对甄嬛母子的猜忌

历史上真实的弘历与甄嬛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对弘历的身世有好几种说法:

弘历是海宁陈氏的儿子

弘历是宫女李金桂的儿子(甄嬛传中弘历就是李金桂的儿子)

弘历的生母是钮祜禄氏,雍正帝的侍妾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甄嬛就是弘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而非养母;钮祜禄氏只有弘历这一个儿子,并没有弘曕、灵犀、胧月这些皇子皇女,剧中甄嬛有这么多的孩子不过是剧情的需要而已。

至于弘曕确实也是真实存在的雍正的皇子,是谦妃刘氏所生;乾隆继位后,将弘曕过继给了果亲王一脉,因为果亲王没有子嗣可以承继。

弘历与生母钮祜禄氏应该说是互相成就的关系:弘历在12岁时第一次见皇祖康熙,便给皇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并且被皇祖带入宫中亲自抚养,祖孙二人朝夕相处了半年多的时间。据说康熙在传位给雍正时,留下遗言:将弘历立为皇太子,弘皙(废太子胤礽之子)封为亲王。

钮祜禄氏原先不过是雍亲王府的一个侍妾,地位比侧福晋还要低,并不得宠;但是因为儿子弘历得到了康熙的宠爱,钮祜禄氏的地位也随之提升。雍正刚登基时,钮祜禄氏便被直接封为熹妃,从一个小小的侍妾直接封妃,钮祜禄氏靠的就是有一个好儿子弘历。毕竟弘昼跟弘历同岁,其生母原先也是雍亲王府的侍妾,但只被封为裕嫔。

在雍正最宠爱的敦肃皇贵妃年氏与发妻孝敬宪皇后那拉氏先后病逝后,钮祜禄氏成为雍正后宫中地位最高、位份最高的妃子,被晋封为熹贵妃,统摄六宫。

雍正病逝后,弘历理所应当继承皇位,便将自己的生母钮祜禄氏尊为圣母皇太后,也是唯一的皇太后。钮祜禄氏可以说是整个大清最有福气的一位皇后,因儿子登基称帝被追封为皇后。虽然只有弘历一个儿子,但是弘历非常的孝顺,对生母钮祜禄氏几乎是百依百顺,比如

弘历的外祖父与外祖母七十、八十大寿时,乾隆亲自赐匾额;

外祖父病逝时,乾隆让大阿哥永璜前去祭奠;

外祖母病逝时,四阿哥永城前去祭奠;

乾隆不管是东巡还是南巡,都会带着自己的生母同行,即便是前往盛京祭祖,前去五台山拜佛,前去木兰秋狝,都不会让生母钮祜禄氏独自留在宫里。乾隆会尽自己所能,尽可能多的陪伴生母,尽自己的孝心。

钮祜禄氏从六十到八十的寿辰,乾隆为其操办的越来越隆重,甚至亲自为生母跳舞祝寿。

在生母病重之时,乾隆为了照顾,陪同生母一起用膳。在乾隆处理朝政时,若是听到生母不舒服,便即刻前往生母的寝宫探望。在生母弥留之际,乾隆一直守在身边。

钮祜禄氏在雍正朝掌管后宫五年的时间,又在乾隆朝做了四十几年的皇太后,八十六岁高寿而终,可以说是一个福禄寿双全的人。

最值得一提的是钮祜禄氏唯一的儿子弘历,不仅让钮祜禄氏“母凭子贵”地位上一步一步得到提升,而且还成为大清最幸福的皇太后。如此母慈子孝的母子关系,着实让人羡慕。

结语

我们在影视剧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去挖掘一下每一个剧中角色,在历史上真实的样子。毕竟影视剧为了剧情的需要,很多的人物关系或者情节都不符合历史。

比如甄嬛,就是弘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

再比如弘曕,并非甄嬛所生,而是谦妃刘氏的儿子;

再比如剧中的华妃跋扈蛮横,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敦肃皇贵妃真的跟剧中的华妃完全不一个样。敦肃皇贵妃不仅是雍正最宠爱的妃子,而且先后为雍正生下三子一女,只可惜全部夭折;而且敦肃皇贵妃的性格很是温柔贤淑,身体不是很好,所以早早便病逝了。

.......

我们言归正传,这篇文章的主题:在《甄嬛传》中弘历在成为甄嬛养子以后,充分的展现出了有心机的一面,也说明了弘历有野心;多次试探已经生下弘曕的甄嬛,会不会拥护自己亲生的儿子做皇帝。即便是弘历已经坐上皇位后,还在试探甄嬛,好在甄嬛够聪明,一次一次巧妙化解,最终将弘瞻过继给了他的亲生父亲果亲王允礼,也算是给了弘瞻一个不错的去处。

#历史开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养母   雍正   乾隆   生母   阿哥   皇位   亲王   要害   心机   皇后   皇帝   儿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