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清华海归博士被羁押四年半,申请2亿国家赔偿,法院公开道歉

#律师来帮忙#

文|冯律讲法

文章由冯律讲法头条首发


清华的海归博士到底犯了怎样的罪名,居然被羁押长达四年?为何最后又申请两亿元的国家赔偿,并且得到了法院的公开道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却很难。普通人犯了错必将接受法律的制裁,同样地,法院犯了错,也要承担应有的责任。一位优秀的企业家就曾遭遇无妄之灾,而法院最终也要对此负责。

学成归来

2014年,孙夕庆正如往常一样在办公室看文件,警察却突然找上门来,并立刻以“偷税漏税”和“非法侵占财物”的名头逮捕了他。

孙夕庆对警察的到来虽然感到意外,但他并不惊慌,因为自己绝没有做过这些事情,这些子虚乌有的罪名简直荒谬。为了表示自己愿意配合,孙夕庆还是决定跟警察走一趟。

孙夕庆本以为事情很快就会解决,毕竟自己是清白的。但是法院审理之后,自己竟然被判了三年零六个月的有期徒刑,而罪名是虚开增值税发票和职务侵占罪。

孙夕庆在听到判刑结果时既感到不可思议,又隐隐约约明白了自己为什么会无故有牢狱之灾,这是一场谋划已久的阴谋。

孙夕庆所在的中微光电子有限公司坐落于山东潍坊,在2004年成立。这家公司以LED照明产品为主,是一家半导体科技公司。

孙夕庆是公司的创始人,同时手上又掌握着相关技术,因此在公司成立之时,孙夕庆就既是总裁又是首席工程师。毫无疑问,孙夕庆是公司的元老,对公司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司成立之初,进展并不是很顺利。孙夕庆虽然集齐了几位人才投身半导体电路市场,抓住LED灯耗电少且寿命长的优势,但公司刚成立不久,资金、市场资源等等都还存在问题,起步艰难。

公司成立后,孙夕庆等人很快就做出了相关产品,他在美国学习相关技术多年,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十分熟悉,中国目前仍以白炽灯为主,如果LED灯能够成功推广,就会有很大的市场。

因此当产品做好并测试合格后,孙夕庆就联系了潍坊市政府,希望能够对企业给予扶持,帮助他们解决相关问题。

市政府在考察和评估过后,认为他们的方案可行,支持LED灯在当地的推广,因此允许孙夕庆的公司承包北海路主路灯铺设工程。

此次业务的成功开展不仅让中国有了第一条LED灯照明道路,也让中微光公司的发展有了突破点,解决了当时发展的棘手问题,打开了LED灯在中国的销售市场。

凭借着第一笔生意,中微光的发展很顺利。虽然中途也出现过许多意外情况,但是对一个企业来说,中微光的发展可谓是迅速了。

但这也不是毫无道理的,中微光的产品正是当时中国市场急需的,能够改善照明耗电情况,延长灯具使用寿命,相比起来性价比要比白炽灯高得多,因此打开市场并快速发展是必然的。

毫无疑问,白炽灯在短短几年内就被LED灯取代,中国的照明系统也得到了更好地发展。LED灯不仅在国内畅销,在国外也得到了赞赏,深受欢迎。

更重要的是,中微光一跃成为国内照明灯系统的龙头企业,公司的发展前景非常好,而孙夕庆也有了“中国LED灯之父”的称号。

那么,公司的发展不成问题,孙夕庆又为什么遭遇了逮捕呢?事实上,在公司的多年发展中,内部管理逐渐复杂起来,这也是孙夕庆被带走的原因。

惨遭暗算

正是因为中微光的发展势头非常好,公司也受到了其他资本的关注。中微光想要长久地发展下去,必须借助其他资本的帮助,因此孙夕庆等人选择了与资本合作,允许资本入驻。

然而一旦入驻公司,其他资本必然要求掌握管理权,以实现对中微光的控制。在长久的对峙之下,中微光早已不复最初简单的管理层,而是逐渐划分派系,并且派系之间都僵持不下。

孙夕庆没想过站队,当前的情况已经对公司的发展不利。但他也无法遏制事情的发展,一方是追求科学技术的创始人,一方是追求名利的资本入驻派。

公司的发展既不能没有技术,也不能没有资金,孙夕庆感到为难,因此他一直保持中立,并且希望能够调和两方矛盾,以求得公司的长远发展。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两方矛盾日渐深化,逐渐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双方屡屡争执不下,谁也不服气。直到公司上市失败,此时矛盾达到了顶点。

股东们一时吵闹起来,但事情也不会得到解决。但让两方感到愤怒的是,孙夕庆作为总裁,不仅没有解决问题,而且还沉迷在自己的研究之中。

因此两方竟然将矛头对准了孙夕庆,其中一位股东伪造罪名,一下将孙夕庆送到了监狱之中。

这让孙夕庆感到无奈和愤怒,没有谁能接受自己背上没有的罪名,而自己历经坎坷才有所发展,当年的抱负也还没有完全实现。孙夕庆的出身并不是特别好,他靠着自己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那么,孙夕庆的出身究竟怎么样呢?1982年,孙夕庆出生在山东的一个小村子里,父母都是农民。尽管没有优渥的物质生活条件和良好的教育资源,孙夕庆依然聪慧好学。

年少时,他就曾用废弃的零件自己进行组装,并且结识了很多工人,他常常听工人们讨论目前中国在半导体电路上的短板,这为他日后进行学习打下了基础。

因此当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清华大学学习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当时在中国算得上前沿的半导体集成电路相关专业。孙夕庆在清华期间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希望未来能够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

但是他发现,中国在这一方面的技术研究还不够,而国外掌握了更加精深的技术,因此在读博时,孙夕庆毅然奔赴美国学习半导体集成电路知识,同时充分利用自己身边的资源,尽可能多地搜集了相关资料。

到2003年时。孙夕庆已经完成了在美国的学习,同时极力说服在美国的半导体电路专家,跟着自己一起回国创业。

就这样,孙夕庆回国创办了中微光,从拿到第一笔单子开始一路发展,成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再到集团内部出现分歧,自己身陷囹圄。

尽管孙夕庆没有做过违法犯罪的事,但他还是要接受审查。举报他的证据虽然并不充足,但相关证据搜查时间却能无限延长,这段时间足够居心不良的股东“夺权”。

孙夕庆面对这些指控的态度十分强硬,他当即进行了反击,同时进行了大量收集证据的工作,要求重新查证。

但是这场战争却没有那么好打,一方面,举报他犯罪的证据并不充足,另一方面,孙夕庆证明自己清白的证据也不足以推翻罪名,双方僵持不下。

一开始,尽管孙夕庆准备充足且多次进行自辩,法院还是在公司伪造的证据下判定孙夕庆犯了逃税漏税等多项罪,除了要进监狱服刑外,还要进行罚款。

孙夕庆对此结果当然不服气,他很快进行第二次上诉,但这次的结果依然让人失望。此次审理不仅直接驳回他的上诉,认为孙夕庆证据不足,同时还指认他阻挠审理程序,对孙夕庆的诉求置之不理。

就这样,双方陷入了僵局,对峙久久不下。孙夕庆毫不让步,法院针对这起案件的庭审高达114次,孙夕庆在牢狱里也就待了四年多。在这个过程中,孙夕庆熟读法律条令,甚至能够进行自我辩护。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19年8月,这一次开庭孙夕庆的律师团终于能够拿出确凿的证据,证明了他的清白。这场博弈终于有了胜负,孙夕庆在遭受长久的监禁之后终于重获了自由。

可这远远不够,自由本就是属于他的,孙夕庆只是将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回来了,在这四年间,他所失去的不仅是自由,也错失了公司的发展,自己的名誉也不再清白。

这一切都让孙夕庆感到痛苦,难道就要无奈接受这样的结果吗?孙夕庆相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使是法院也不例外,于是他开始反击,对法院进行了起诉,他要给自己一个交代。

因此在2019年10月,孙夕庆不仅起诉了法院,还要求补偿自己两亿赔偿金。很显然,法院错判在前,孙夕庆的要求是合理的,所以法院对孙夕庆进行了公开道歉

但是孙夕庆的另一诉求并没有得到处理,毕竟2亿数额太大,最后仅仅赔给了他54万。事实上,法院虽然道了歉,但相关人员并没有得到什么处罚,后来也只是责令中微光诬陷人员对孙夕庆进行赔偿。

孙夕庆四年来失去了太多东西,中微光已经沦为入驻资本的玩物,自己早已失去了话语权。而在几年的上诉中,孙夕庆的资产也几乎消耗殆尽。

不过对于孙夕庆来说,事情没有到达最严重的地步,因此他很快重拾了信心,重新投入到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研究中,后来甚至与当年错判的法官达成了和解。

以案释法

一、指控孙夕庆的公司人员是否犯了诬告陷害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

也就是说,诬告的对象是除了自己以外的所有人,而诬告陷害者所提供的证据或者事实本身是不存在或不成立的,诬告者不仅捏造了虚假事实,还将这些虚假证据呈递给法律机关,妨碍了法院的工作。

此外,诬告陷害者的目的在于损害别人的权益,使第三人遭受刑事追究,被诬陷者要承担的后果十分严重,普通的目的如使他人名誉受损不构成诬告陷害罪。

在本案中,相关公司人员专门针对孙夕庆,捏造了所谓孙夕庆偷税漏税和非法侵占财物等多项证据,要将孙夕庆送进监狱里。这些伪造的证明都非常严重,一旦认定,孙夕庆就要承担刑事责任。

事实上,这些诬告不仅让孙夕庆在多项罪名下被判刑,四年多的牢狱生活让他饱受折磨,也妨碍了法院的工作,进行了审判。

因此,指控孙夕庆的公司人员犯了诬告陷害罪,他们也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2020年,法院强制要求相关诬陷者赔偿孙夕庆1060万。

二、孙夕庆可以要求国家进行赔偿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公司计算。

国家进行赔偿的前提是法院错判了案件,并给公民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公民能够据此申请国家赔偿。

并且,国家赔偿的金额有相应的计算方式,而不是根据当事人提出的金额进行赔偿。

在上述案件中,孙夕庆是被其他公司人员诬告入狱的,法院没有觉察到这一点而对孙夕庆进行了判刑,造成了法院错判的事实,因此孙夕庆有合理理由要求国家赔偿。

但孙夕庆要求的2亿数额巨大,并不符合相应法律中的赔偿要求,没有依照法律条文中规定的金额计算方式进行要求。

因此在本案中,孙夕庆有权要求国家赔偿损失,但2亿金额并不合理,所以法院受理赔偿孙夕庆54万元。

三、法院进行审判后,我们应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毫无疑问,指控孙夕庆的公司人员犯了诬告陷害罪,法院也在犯罪人员的误导下错判了案件,进而对孙夕庆进行了判刑并要求他赔偿。

面对法院的错判,孙夕庆并没有就此接受现状,他明白自己是清白的,因此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

孙夕庆在一审、二审判决中都对法院进行了上诉,不断申请再审,拒不承认子虚乌有的罪名。正是因为孙夕庆的坚持,这起案件才得到了公正地解决,孙夕庆最终找到确凿证据,法院也无罪释放了他。

当我们面临这样的境况时,首先要坚决表明自己是无罪的,同时积极搜集相关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更重要的是,要对法官错误的判决进行上诉,法院也会按照正确的程序层层受理。

我们要让法律成为自己的武器,在遭受不公正的对待时,要相信法律始终是公正的,即使法官一时误判,只要依照法律规定进行上诉,就能够证明自己的清白。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何时我们都要用法律捍卫自己的权益,也要做一个合格守法的公民。


参考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国家赔偿   法院   白炽灯   微光   清华   清白   罪名   半导体   中国   海归   案件   证据   资本   事情   博士   人员   法律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