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懿宗:唐朝昏君界的“另类”,宠女儿、迎佛骨,他生生搞垮大唐

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大中十三年(859年),八月九日左神策护军中尉王宗实矫诏立恽王为皇太子,并将李温改名为李漼,经过王宗实如此的导演,二十八岁的李温在数日之间竟戏剧性地合法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就是唐懿宗。


1、内忧外患下的开局


史家认为,唐末“诸‘盗’皆生于大中(847~859年)之朝”。


正因为如此,懿宗登基之后仅四个月,长期以来蕴积的的矛盾冲突就较大规模地爆发了,在浙江掀起了一场武装起义的风暴。

大中十三年(859年)十二月,浙东爆发了由“起自田亩”的裘甫领导的农民起义。

义军分兵四出,先后进逼衢州(治在今浙江衢县)、婺州(治在今浙江金华)、明州,攻破唐兴、上虞(今浙江上虞)、余姚(今浙江余姚)、慈溪(今浙江慈溪)、奉化(今浙江奉化)、宁海(今浙江宁海)等县,兵锋所到之处,杀死不少贪官污吏。

晚唐时期的浙东地区正是建都长安的唐朝“国脉所系”,形成“唐立国于西北而植根本于东南”的局面。

浙东农民起义历时半年多虽然被平定,但是唐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十一月,懿宗大赦天下,改元,年号为“咸通”。据说这个年号是取自宣宗写的《泰边陲乐曲词》中的诗句“海岳晏咸通”。可是,就在裘甫起义的同时,唐朝的边境并不宁静,西南遭到南诏的侵扰,险象环生。

南诏是云南少数民族建立于唐朝前期的一个地方性政权。云南地区在隋唐之际有蒙舍、越析等六诏。“诏”即王之意,六诏实际上就是六个部落。蒙舍处五诏之南,所以后来称南诏。这个部落兴起于唐初,到开元末年,在唐朝的直接扶植下统一了洱海地区,定都大和城(今云南大理县),正式建立了政权。


大中十三年八月宣宗死后,唐朝派使者向南诏告哀,按臣属关系,南诏应该派人向唐廷表示吊唁。当时刚好南诏王丰祐也死,其子酋龙继立。酋龙骄横自大,既不对唐朝的使者加以礼遇,也不向唐朝表示吊丧。使者回朝复命,具说情状。懿宗大怒,遂不向酋龙行册礼,这等于不承认酋龙的地位。酋龙乃自称皇帝,国号大理,并派兵攻陷了唐朝的播州(治在今贵州遵义市)。唐朝与南诏旷日持久的战争开始了。

南诏对唐朝边境的进攻持续加强。七月,南诏攻陷了邕州。

南诏随后攻破巂州(治在今四川西昌)城池,进逼邛崃关(今四川荣经县西南大关)。唐西南边境烽火四起。

咸通四年(863年)正月七日,懿宗到城郊的圆丘祭祀祈求上天保佑他的统治,并且大赦天下。可是,就在这一天,南诏攻陷了交趾城。守将蔡袭身边将士都拼战而死,他也徒步力战,身上中了十支箭,突围到海边想赶上监军所乘的船,但船已离岸,遂淹死海中。

懿宗只得下令诸道调赴安南之兵统统退保岭南西道。

安南遂为南诏所占领。


2、唐懿宗奇葩的“宠女儿”方式


即位以来出现的内患外忧,全然没有引起懿宗对治理国事的重视。相反地,他一直热衷于在宫廷内外过着游宴无节的骄奢生活,怠于政事。

懿宗沉溺于音乐、宴游,每个月要在宫内设宴十几次,山珍海味皆备。他整天听音乐,观看优伶演出,不知厌倦,殿前供奉乐工常有近五百人,兴之所致,随手赏赐给乐人优伶动辄上千贯钱。


咸通四年(863年)二月一日,懿宗突然想做一件唐朝其他皇帝都没有做过的事,即“历拜十六陵”,便动身出城去了。

这十六陵散布在六个县的不同地点,懿宗东游西逛地“历拜十六陵”,不花上十天半个月是完不了事的。而且,他平常出宫到名胜之地游玩时,每去一地,起码要带上“钱十万,金帛五车,十部乐工五百,犊车、红网朱网画香车百乘,诸卫士三千。”

所谓十部乐,指唐朝官方确定的在宫廷或朝廷庆典上表演的十种不同风格的乐舞,其中多数是外国和西域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乐舞,如南方的天竺乐伎、东方的高丽乐伎、西方的龟兹乐伎,等等。所以,他这次历拜十六陵,兴师动众及所费比平时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懿宗不仅为自己的骄奢生活浪费大量钱财,而且为自己的爱女同昌公主的出嫁、丧葬糜费钱物,甚至滥杀无辜。

同昌公主是懿宗的宠妃郭氏所生,备受他的溺爱。

懿宗挑选出身进士世家的韦保衡作为女婿,令他们于咸通十年正月(869年)九日完婚。同昌公主出嫁之日,懿宗“倾宫中珍玩以为资送”,并在广化里赐宅一座,窗户都用各种珍宝加以装饰,用金银制作药白、槽柜等用具,箕筐则是用金丝编织而成的。又用水晶、琉璃、玳瑁等材料造床,饰以金龟银鹿。

用五色玉雕琢成器皿什物。赐给金麦银粟共数斗。卧房中有用珍珠缀联而成的连珠帐,紫色的花纹像玳瑁的却寒廉,以七种宝物装饰成鹧鸪花纹的鹧鸪枕,用翠羽装饰的翡翠匣;还有“神丝绣被”,上面绣着三千鸳鸯以及“奇花异叶,精巧华丽,”点缀着如粟粒一般的“灵粟之珠,五色辉焕。”

懿宗赐给同昌公主的宝物中,还有一种瑟瑟幕,“色如瑟瑟,阔三尺,长一百尺,轻明虚薄,无以为比。向空张之,则疏朗之纹,如碧丝之贯其珠。虽大雨暴降,不能沾湿。”

又有一种纹布巾,即手巾,“洁白如雪,光软绝伦。拭水不濡。用之弥年,亦未沾垢。”这两种东西都是外国贡品。另外又“赐钱五百万缗,他物称是。”史称各种珍宝“不可具载,自汉唐公主出降之盛,未之有也。”

出嫁后,懿宗每日派人往公主家“赐御馔、汤药,而道路之使相属。其馔有消灵炙、红虹脯,其酒则有凝露浆、桂花醅,其茶则有绿花、紫英之号。”


据记载,灵消炙,是从一头羊的肉中精选出来的,只得四两,“虽经暑毒,终不臭败。”可以保鲜甚久。红虹脯,贮于盘中,一缕缕的腱丝如红丝挺立,高达一尺,但用筷子稍加压抑,则缩短成三四分,筷子一移开即恢复旧状,可见很有弹性。其他各种花样的食品,别人连看都没有看过,而公主家里的人却都吃腻了,视如糠秕。


3、公主之死的余波


可是,次年八月二十七日,娇生惯养的同昌公主就患病不治而死了。

懿宗痛悼不已,竟然罪及无辜,迁怒“翰林医官韩宗召、康仲殷等用药无效,”不仅捕杀韩、康两人,而且将“两家宗族,枝蔓尽捕三百余人,狴牢皆满。”

宰相刘瞻鉴于此事闹得“物议沸腾,道路嗟叹”,召来谏官,叫他们上疏劝谏,谏官却没有一个敢应承。刘瞻只好自己上疏,说明同昌公主之死是“久婴危疾”,“医药无征”所致。并替医官稍作辩护,说韩宗召等因为医术而备受宠荣,他们谁都想在诊治公主病的时候,尽量施展自己的方术,希望“病如沃雪,药暂通神”,虽然最终是回天无术,但他们的心情和努力都值得哀矜。

最后还说懿宗既然信崇佛教,就应以慈悲为怀。懿宗阅后大怒,即日就将刘瞻罢相,贬斥出京。

翰林学士承旨郑畋在起草罢免刘瞻的制文时,有“安数亩之居,仍非己有;却四方之赂,唯畏人知”之句,表彰刘瞻不置私产,为政清廉。

当时另一名宰相路岩纳赂受贿,看了以后觉得郑畋是在指桑骂槐,大为不快,即向懿宗进言,说郑畋是故意褒奖刘瞻。懿宗听后果然大怒,下制责骂郑畋“过为美词”,把他贬到离长安五千五百里的梧州(治在今广西梧州)任刺史。

京兆尹温璋也上疏切谏,同样触怒懿宗,被贬为振州(治在今广东崖县西北)司马。制书下达的当天晚上,温璋叹曰:“生不逢时,死何足异惜?”遂自杀。

温璋是个比较强干的官员。他在入京任京兆尹之前曾任武宁节度使(治在今江苏徐州),徐州军中有号称“银刀军”的悍卒骄横不法,温璋到任后,为政严明,为骄兵所不容,“相率逐璋”。

懿宗却姑息骄兵,将温璋调任他处。任京兆尹时,温璋严于执法,“豪右一皆屏迹”。这样一个当时难得的强干官员,却为懿宗所不容,因直谏而被迫害而死。


可是,懿宗余怒未息,又以“与刘瞻亲善”的罪名,将御史大夫孙瑝、右谏议大夫杨知至和高湘、礼部郎中魏筜、朝议大夫张颜和崔颜融等贬谪到岭南。

九月间,驸马韦保衡又联合路岩共进谗言,诬陷刘瞻“与医官通谋,误投毒药”,以致同昌公主死亡。

然而,对如此明显的诬陷之词,懿宗却听信了,将刘瞻再贬为康州(治在今广东德庆)刺史。

路岩平时与刘瞻议论不合,看到刘瞻被贬到距离长安五千七百五十里的康州,仍觉得不痛快,竟查阅地图,奏准将他再贬往陆路至长安有一万二千四百五十里之遥的驩州。

咸通十二年正月十四日,懿宗下敕安葬同昌公主。先“诏百僚为挽歌词,仍令韦保衡自撰神道碑。”

然后,在韦家之庭为同昌公主举行祭礼,“百司内官,皆用金玉饰车舆服玩,以焚于韦氏庭”,以致“韦家争取灰以择金宝”。出殡时,懿宗派京兆尹薛能为外监护,供奉杨复憬为内监护,主持仪式。

懿宗与郭淑妃亲临长安外郭城西的延兴门哭送。葬礼上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懿宗“出内库金骆驼、凤凰、麒麟,各高数尺,以为仪从。其衣服、玩具,与人无异。每一物皆至一百二十舆。刻木为数殿,龙凤、花木、人畜之象者不可胜计。以绛罗绮绣,络以金珠、瑟瑟,为帐幕者千队。其幢节伞盖,弥街翳日。”


又下敕尼姑、道士为待从引翼,焚香击磬,送葬队列长达二三十里。由于役用人夫甚多,懿宗又“赐酒一百斛,饼啖三十骆驼”,供役夫饮食。


4、奢靡的社会风气


以懿宗为首的统治集团荒淫腐朽,穷奢极欲,廷上下弥漫着一种竞相寻欢作乐的末世之风。唐代进士及第是很受当时人看重的一条入仕途径。

进士及第后所举行的一系列庆祝活动对当时的社会风俗造成不少的影响。其中,每次进士科放榜之后,及第进士都要到曲江之畔举行游宴活动。这项活动到了咸通年间也变得很奢靡。

由于进士在曲江的游宴成为惯例而且场面越来越盛大,以致长安戴中出现专门为举办这项游宴服务的一批人,称为“进士团”。而“进士团”“自大中、咸通以来,人数颇众。”

其为首者叫何士参,尤其擅长筹办筵席。他善于未雨绸缪,今年宴会刚办过,他就开始筹划来年的宴席物品,所以届时“四海之内,水陆之珍,靡不毕备”,由此成为“长安三绝”之一。在曲江游宴时,及第进士们要准备一个大袋子,里面放着酒器、钱绢等,“逢花即饮”。

所以诗人张籍有“无人不借花园宿,到处皆携酒器行”之句。为了观看曲江进士游宴,“长安几于半空”,特别是公卿之家都想从中挑选得东床佳婿,以致曲江之畔“车观阗塞”。

而费用一般是由新进士共同集资筹办。乾符四年,淮南节度使刘邺的第二公子刘覃进士及第,本来刘邺已一天给儿子一铤银子作饮宴之费,而刘覃“所费往往数倍”。

时值春天,长安樱桃初出,价钱昂贵,许多富贵人家还未敢尝鲜,刘罩暗中叫人预购了一大批,独自办了一场樱桃宴来招待公卿,席间樱桃“山积铺席”,又掺和着糖酪来吃,以此大大出一次风头。

所以新进士的奢靡之态也是懿宗时期统治集团进一步腐败的一种重要表现。


对于咸通年间统治集团的骄奢淫逸之态,韦庄在《咸通》一诗中揭露得更直接明白:

咸通时代物情奢,欢杀金张许史家。破产竞留天上乐,铸山争买洞中花。

诸郎宴罢银台合,仙子游回壁月斜。人意似知今日事,急催弦管送年华。

诗中的“金张许史”指的是汉代的外戚金日磾、张安世、许伯、史高,借以讽刺懿宗朝的皇亲国戚。


5、史无前例的迎佛骨


众所周知,唐代的佛教势力在武宗会昌五年(845年)遭到一次沉重的打击。不过,宣宗即位之后马上弛佛教之禁。

于是,佛教很快复苏和发展起来。懿宗当国以来,继续实行崇奉佛教的政策,他本人也沉溺于佛事活动。

懿宗为佞佛花费了大量的钱财。即位之后,他就多次行幸长安诸寺,“施与过当。”

他赐给安国寺高僧两座沉檀木制成的宝座,高二丈,镂刻龙凤,饰以金,顺着台阶登上宝座顶部,上面设有坐位,坐前摆有陈放佛经的矮几,四隅雕刻着高达数尺的瑞鸟神人,座前垂挂着绣囊锦幅,珍丽精绝。咸通十一年,他下诏令福寿寺尼缮写大藏经,每藏计五千四百六十一卷,又雕造真檀像一千躯。

凡此花费都很大。

至于下面要说的举行规模空前的迎佛骨仪式,所费更是惊人。

坐落在凤翔扶风县(今陕西扶风县)的法门寺,距离长安三百多里,是以奉藏佛指舍利(即佛骨)著称的名刹。

在懿宗之前,唐朝皇帝自太宗首次开启法门寺地宫展示佛骨之后,高宗、武则天、肃宗、德宗和宪宗先后搞过规模盛大的迎佛骨入洛阳或长安的佛事活动。


而咸通十四年懿宗的奉迎佛骨,则是有唐一代规模最大、耗资最巨的一次。

在武宗会昌灭佛运动中,法门寺也遭到破坏,但是佛骨却保存了下来,据僧彻所记,乃是当时寺中和尚们暗中用仿制的“影骨”去“上塞君命”,才使这件佛教圣物幸免“碎殄”之厄。

咸通十四年(873年)三月二十二日,懿宗下诏两街功德使派出大德僧数十人和一批宦官一起前往法门寺迎佛骨。

诏书一出,百官群谏。因为,历来迎佛骨活动都是劳民伤财之举,加上宪宗于元和十四年迎奉佛骨入禁中三日,却于次年就“暴崩”了,因此有些朝官将迎佛骨视为不祥之兆。可是,懿宗一意孤行,甚至说:“朕生得见之,死亦无恨!”

为了迎佛骨,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懿宗仍不惜“削军赋而饰伽兰,困民财而修净业”,耗费巨资大造法器。

除了皇家大肆铺张准备之外,懿宗又下令百姓于长安城内外的路旁垒土为香刹,有的高一二丈,有的高八九尺,以金翠装饰。这种香刹,单京城之内就数以万计。

在凤翔监军王景殉、观察判官元充等的护送下,四月八日,敕使将佛骨迎至长安。

懿宗迎佛骨入宫的仪式极为盛大奢靡。自长安城西的开远门到皇城西面的安福门之间,“彩棚夹道,念佛之音震地。”

以禁军兵仗以及官方、民间各种乐队为先导,“沸天烛地,绵亘数十里;仪卫之盛,过于郊祀。”

加上,“长安豪家,竞饰车服,驾肩弥路。四方挈老扶幼来观者莫不疏素。”

所以,懿宗得意地说:“观睹之众,隘塞路歧。”懿宗亲自登上安福门顶礼膜拜,流涕沾衣,将佛骨迎入内道场供奉,“设金花帐,温清床、龙麟之席、凤毛之褥,焚玉髓之香,荐琼膏之乳”,所用全是外国进贡之宝物。

据法门寺地宫的《监送真身使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衣物帐》碑文记载,懿宗在宫中赐予的供养物共有一百二十二件。

三日之后,懿宗才把佛骨出置安国寺、崇化寺,让士庶朝奉。


懿宗赐予盛放佛骨的一个外有红锦袋的八宝函,一九八七年在法门寺地宫后室被发现了。

其最外层为银棱盝顶黑漆宝函,函外以减地浮雕描金加彩的工艺,雕刻着《释迦牟尼说法图》、《极乐世界图》、《礼佛图》等极为精美的画面,是唐代木雕工艺中罕见的精品。在银棱盝顶黑漆宝函内,由外及里还有七重宝函,其顺序是鎏金四天王盝顶银宝函,素面银盝顶宝函,薹金如来说法法盝顶银宝函,纯金六臂观音盝顶宝函,珍珠镙钿纯金宝函,珍珠试珠镙细石函,宝珠顶单檐四门纯塔。

懿宗这次迎佛骨活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在导迎佛骨入宫的仪式中,有些愚昧者丑态百出。

据《杜阳杂编》记载,当时有一个军卒,砍下自己的左臂,以右手拿着,一步一礼,血流洒地,至于那些对着佛骨“肘行膝步,噬指截发(者)不可胜算。”

又有一名和尚以点燃的艾放在自己头顶上,称为“炼顶”。疼痛时,即大摇其头呼叫。坊市少年恶作剧,几个人前去捉住他,不让他动摇,结果这个和尚终是痛不可忍,哭号卧于道上,头顶焦烂,举止仓迫,旁观者则大笑不已。

富豪之家则借办“无遮斋大会”之名竞相斗富挥霍。他们在大道两旁结彩为楼阁台殿,“或水银以为池,金玉以为树,竞聚僧徒,广设僧像,吹螺击钹,灯烛相继。又令小儿带金额白脚,呵唱于其间,恣为嬉戏。又结锦绣为小车,与以载歌舞。”


佛骨在长安停置了八个月,到僖宗即位后才送回法门寺。其间王公贵族、富商平民为之耗费的钱财之多难以计数的。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京兆   浙东   唐朝   曲江   大唐   佛教   南诏   昏君   长安   进士   浙江   女儿   另类   公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