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全国最轻”早产儿在厦门出院!

贝贝(化名)在妈妈肚子里

仅24周便匆匆降临人世

出生时体重只有350克

整个人只有成人巴掌大小

皮肤薄似蝉翼

血管细如发丝

由于全身器官发育极不成熟

他的生命力十分脆弱

关门声稍大一点,就可能脑出血

医护人员的手有一点不干净

便可能引发全身感染

这个“巴掌宝宝”,在145天里闯过重重生死关,长到3.04千克,于6月9日从复旦儿科厦门医院(厦门市儿童医院)顺利出院。据介绍,这是我国救治成功的出生体重最轻早产儿。

“孩子没放弃,做父母的怎么能放弃!”

厦门的庄女士,孕育之路走得格外艰辛。去年,她好不容易怀上宝宝,各种病症却接踵而至:妊娠期高血压、肾病综合征、重度子痫前期、多脏器功能几近衰竭……宝宝在宫内慢性缺氧,生长发育受限。

厦门岛外某医院产科团队全力救治,庄女士病情仍在进展。若不及时剖宫产取出,母子俩性命难保。庄女士和丈夫查阅了大量资料,得知国内像这种情况,宝宝生下来存活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即使希望渺茫,他们也不想放弃。随后,该院产科医生联系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专家会诊。

面对焦虑万分的庄女士夫妇,新生儿医学中心主任黄英给他们打气,“孩子没放弃,做父母的怎么能放弃!你们安心把孩子生下来,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守护他!”黄英的一番话,让夫妻俩更加坚定了信心。

黄英的这颗“定心丸”,不是随意抛出来的。从开院到现在,厦门市儿童医院已成功救治胎龄小于28周、出生体重低于1000克的超早产儿160多例,其中胎龄23周2例、24周2例、25周12例。

该院首任执行院长庄德义教授介绍,作为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医院还牵头成立闽西南儿科医联体,开通绿色转诊通道。岛外这家医院便是医联体成员之一,双方在危重症新生儿转诊方面配合默契,积累了丰富经验。

巴掌大早产儿屡闯生死关

1月15日,剖腹产手术在岛外医院进行。手术室内,新生儿转运团队严阵以待。当晚10点多,贝贝通过绿色通道转至厦门市儿童医院NICU。

小家伙的血管还没针头粗,如何建立静脉通路,成为横亘在医护人员面前的第一道难题。医院派出医师骨干,凭借娴熟技能顺利完成脐静脉置管,及时输注药物。

48小时后,贝贝肺出血,病情十分凶险,随时可能需要输血抢救。然而,脐静脉通路无法既输液又输血。

于是,护士再次挑战高难度穿刺置管,在贝贝腋下建立一条腋静脉通路用来输血,为肺出血救治赢得宝贵时机。1周后,医护人员实施PICC置管,为后续救治建立生命通路。

超早产儿肺出血常伴随脑出血,可能留下脑瘫等后遗症。医疗团队密切监测,实时调整方案,贝贝脑出血没有恶化,神经系统无明显受损。

黄英介绍,在救治过程中,“度”的把握至关重要。输液稍快一点,血管可能就爆掉了;上呼吸机时,二氧化碳浓度高了,血管也会爆掉,浓度太低又会缺血。“治疗不是越多越好,有时我们要减少操作,过度干预反而会带来损害。”

吴永芳是贝贝的管床医生:“贝贝起初1个月里每3个小时喂1毫升奶都会腹胀,通过出生后及时调整喂养方案,贝贝持续沿着自己的生长轨迹茁壮成长。”

创造生命奇迹

贝贝在NICU的每一天,对庄女士而言都是煎熬。听说上海权威专家为贝贝会诊,和厦门医生一道制定了救治方案,她的心终于踏实了一些。

上个月,庄女士接到通知:贝贝病情稳定,家长可以进家庭参与式病房陪伴宝宝了。她既开心又紧张。第一次将软软小小的身体抱在怀里,她根本不敢动。

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她很快学会了给贝贝喂奶,以及呛奶了如何处理。“医护人员把宝宝当作自己的孩子精心照顾。我想告诉家长朋友,千万不要轻易放弃早到的天使宝宝。”庄女士说。

转自:福建卫生报

来源: 厦门广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早产儿   厦门   儿童医院   贝贝   厦门市   岛外   新生儿   女士   奇迹   宝宝   医院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