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天荒的联手,美苏为何在50年代共同收拾英法?

作者:孤寂寒光

二战结束后没多久,冷战开启,这是美国捆绑西欧的重要战略。美国经济实力已经碾压世界,其控制世界的野心昭然若揭,能够与美国对抗的只有苏联。但谁也没有想到,美苏两国竟然在1956年联合对抗英法。能够让这两个对头联合起来,并且还对自己的盟友动手,究竟是为什么?


这要从苏伊士运河说起。


苏伊士运河卫星图

苏伊士运河直到今天也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水道,这与世界的经济结构也有重要关系。欧洲是全世界重要的消费中心,亚洲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制造基地,想要把商品从亚洲运输到欧洲,海运是主要渠道,走海运就必须从苏伊士运河通行。


这条运河是19世纪法国人和埃及共同出资修建的,为了修这条运河,搭上了12万埃及劳工的生命。后来埃及总督把运河股份转给了英国。当时的埃及还不能算作一个国家,只是是奥斯曼帝国下的一个行政单位,但由于奥斯曼土耳其中央政府权威减弱,各地军阀割据。苏伊士运河成为英法两大老牌帝国的重要资产。


苏伊士运河竣工

二战后,世界格局大变,英法等老牌帝国沦为了二流强国,全球各地都兴起了民族独立运动。在这场独立运动中,英国扶持的傀儡政权被推翻,埃及共和国成立。埃及在1882年之后一直是英国的保护国,但此时的英国早就没了大英帝国的锐气,大部分英军都撤离了埃及,但在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上寸土不让。埃及不断抗议,要求英国退还苏伊士运河。


英国又玩起了传统艺能,怂恿南部的苏丹独立,牵扯埃及的注意力。但此埃及纳赛尔政府深知苏伊士运河才是关键,南部的苏丹让他闹就是了。1956年7月纳赛尔直接派兵夺取苏伊士运河。这下事情闹大了,埃及与英国间的冲突一触即发。


50年代的英法虽然已经是二流国家,但架子还没放下来,现在埃及蹬鼻子上脸怎么能忍?此时的世界局势也很微妙,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在忙自己的事情。美国刚在朝鲜被揍了个鼻青脸肿,现在又在越南搞事情。苏联刚好赶上斯大林去世,国内为权力斗争乱成一团。


纳赛尔

老牌帝国也不是吃素的。英法就要趁着这个档口教训一下埃及,英法还拉上了以色列。以色列通过第一次中东战争站稳了脚跟,但被阿拉伯世界团团包围,肯定睡不着觉。以色列希望建立一个从尼罗河到幼发拉底河的庞大国家。如果能够通过这一战完全解决西面的问题那自然好。三国一拍即合,决定通过闪击战推翻纳赛尔政府,建立一个傀儡政权。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出兵进攻西奈半岛,埃及军队主要驻扎在尼罗河三角洲防御英法的突然袭击,西奈半岛只有两万多人。很快西奈半岛防线就被以色列突破,这个时候纳赛尔派军队前往西奈半岛增援。


埃及被打残的坦克

与此同时,英法马上对埃及发最后通牒,要求埃及军队马上投降并允许英法军队进驻苏伊士运河和亚历山大等港口。纳赛尔对于这种无理要求自然无法同意,并命令部队退守运河西进行防御,此时英法也按计划对开罗、亚历山大等重要城市轰炸。面对强大的英法空军,埃及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10月31日,纳赛尔宣布埃及进入紧急状态,这个时候英法也准备出兵了。11月1日英法在塞得港空投了一批伞兵,到了11月6日又从马其他调了22000名海军陆战队在塞得港登陆。但由于埃及军队的死命抵抗,直到双方停火,英法军队也没有攻克塞得港。


塞得港

这一战让埃及人扬眉吐气,纳赛尔也在阿拉伯世界建立了空前的威望。11月4日,联合国就以59:5的绝对优势通过了英法必须在12小时内停火的决议。


停火决议得到了美苏两个大国的坚决执行。美国同意加拿大提出建立国际部队到苏伊士运河调停的建议,美国还威胁英国,如果还不停战将直接制裁英国经济。苏联直接向以色列放狠话,如果再继续进攻将有灭国的危险。


此时的以色列还没有紧密与美国捆绑在一起,对苏联的威胁还是很惧怕的。另外,苏联还写信给英法,表示苏联决定使用武力。在两国的重压之下,英法还是没有撑到11月7日。整个第二次中东战争,以英法于12月22日灰溜溜撤军结束。以色列也在1957年撤出了西奈半岛。


以色列士兵

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美苏两国。


此时欧洲铁幕已经拉下,两国早已经不是二战时期的盟友。之所以能够合作一次,还是新老强国更替的问题。其实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美苏两国就暗中联手了一次。在以色列军队中就有大量苏联犹太士兵,这也是苏联默许这些人回国参战的。美国更是在联合国施压,要求英国教官撤出阿拉伯军队。这才导致以色列赢得第一次中东战争。


第二次中东战争也差不多。此时英法还想恢复自己帝国的身份,并不甘于作美国的小弟。但美国已经是世界新霸主,怎能容忍英法嚣张?于是与苏联联手共同打压,让他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第一次中东战争的阿拉伯联合军

另外,此时美国的状态非常不好。朝鲜战争后,美国就无心管理中东。此时法国在越南连连败退,想要东南亚不彻底变色就必须稳住南越政权。换句话说,即便英法在中东击败了埃及,这块地方也不是北约的,而是英法自己的。美国好不容易肢解了英国在中东的势力,不可能再让英国借尸还魂。


而且,苏联在中东问题上态度坚定,甚至威胁要让以色列灭国,美国自然妥协。英国退出中东之后,苏联与一众中东国家打得火热,如果战争继续必定把美国和苏联卷进来。此时的美国并没有十足把握靠着一个以色列打赢一众阿拉伯国家。所以,美国才叫英法两个小弟赶紧回家。


赫鲁晓夫方面,也非常希望美国能配合自己。因为经历了三年的内讧后,苏联权力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苏东阵营出现了信仰危机。攘外必先安内,赫鲁晓夫也想要稳住内部问题。所以,1956年之后的世界迎来了几年少有的缓和。1959年赫鲁晓夫甚至访问了美国。


赫鲁晓夫访美

两个新贵在今后几年达成了默契,在对抗之前都先解决内部问题。苏联是镇压东欧各国的反苏力量,并进一步训练阿拉伯各国武装力量。美国则加速肢解英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把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变成“英伦公主”。


当然,这段时间也有不和谐因素。由于美国的步步紧逼导致法国内阁倒台,戴高乐成为法国总统后,不仅退出了北约,还与中苏保持了友好关系,一直让美国很头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英法   苏伊士运河   赫鲁晓夫   西奈半岛   以色列   苏联   埃及   中东   英国   破天荒   美国   年代   美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