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晚年最惨痛败仗:李广利正打仗,听说全家被抓,先胜后败

一提到汉武帝反击匈奴,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卫青和霍去病战功赫赫,打得匈奴漠南无王庭,保边境太平。

然而,卫霍二人去世之后,汉匈之间的战争,还远未结束。晚年的汉武帝,又和匈奴交战多次,战果却不理想。

而最惨痛的一次失利,发生在巫蛊之祸之后。汉军先胜后败,7万大军命丧敌手。

这场战争,本不该这么惨烈。大败的第一责任人,是汉武帝本人。

01、匈奴犯边,李广利挂帅出征

我们有理由相信,汉武帝是把李广利当做卫霍的接班人使用的。

李广利的妹妹,是倾国倾城的李夫人,由平阳公主献给汉武帝。这点和卫子夫的进宫历程,是多么相似,或许平阳公主也想再造一个卫子夫。

李夫人在生下一个儿子之后就早逝,却一直是汉武帝最惦记着的女人。汉武帝把她的画像挂在甘泉宫,为了再见她一面,还请来术士为她招魂。

汉武帝如此眷恋李夫人,自然也会重用李夫人的兄弟。李广利便是这样脱颖而出,成为汉武帝后期最受重用的将领。这与当年汉武帝重用卫子夫的娘家人卫青和霍去病如出一辙。

不过,李广利远远没有卫青和霍去病的本领。他的处子战役,是作为贰师将军,去攻打西域小国大宛。李广利率领几万人,出塞3000余里,打了两次,损失惨重,才终于把大宛打了下来。

而后,汉武帝又派李广利出战匈奴,或许是希望他重现卫青和霍去病当年的辉煌。李广利和匈奴打得有来有往,有胜有败,可以说,谁都没能从对方身上占到大便宜。

然而,这已经是汉武帝后期对阵匈奴,比较好的成绩了。李广利至少能和匈奴有得一打,而不是像其他将军一样脆败或者干脆一无所获。

征和三年,也就是巫蛊之祸后一年,匈奴人再次犯边,侵入五原和酒泉,掠杀了不少汉朝的百姓。这两地的守军迎战匈奴,都战败了,且两郡的都尉双双战死。

愤怒的汉武帝,当即命令李广利率领7万大军,领兵出征,主动打击匈奴。

除了李广利之外,还有御史大夫商丘成率领3万大军、重合侯莽通率领4万多人,分两路出击。

匈奴人一听说汉军出塞,立刻迁移民众,严阵以待。

商丘成和莽通都打得还算胜利,虽然没有太过辉煌的战果,但好歹也是得胜回朝。

李广利则和匈奴的右大都尉,以及从汉朝逃到匈奴得到重用的卫律,狭路相逢。李广利甚至没有出动本部大军,只是派出属国2000骑兵,和匈奴人交战,就把匈奴人打得节节败退,并乘胜追击到范夫人城。

正当战事无比顺利之际,李广利突然接到了一个来自长安的噩耗:他的全家,都被汉武帝关进监狱了。

02、李广利听说全家下狱,为了立功孤注一掷

李广利全家下狱,这件事还要从他和宰相刘屈氂的约定说起。

刘屈氂,是汉景帝的孙子,刘彻的侄子。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拥有120多个子孙的中山靖王刘胜。

同时,他还和李广利是亲家,李广利的女儿,嫁给了刘屈氂的儿子。

巫蛊之祸之后,即便卫太子刘据被杀,汉武帝也迟迟没有立新的太子。李广利和刘屈氂便觉得,李夫人留下的儿子,昌邑王刘髆,大有机会。

此次李广利出征的时候,刘屈氂专门为他设宴践行,并一路把他送到长安城外渭桥边。

这时,李广利对刘屈氂说:希望你能够多向陛下建言,请他立昌邑王为太子。昌邑王将来若做了皇帝,你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

刘屈氂答应了。

李广利得到了刘屈氂的承诺,放心地出征去了。然而他想不到,留在长安的刘屈氂,出事了。

刘屈氂这段时间的日子过得不太顺,经常受到汉武帝的谴责。刘屈氂的妻子心里有气,就找来巫师,在祭祀的时候诅咒汉武帝。

而刘屈氂和李广利为了让昌邑王当上皇帝,平时也会在祭祀的时候祷告。

而这一切,全都被内者令郭穣报告给了汉武帝。

在西汉,巫蛊和私下祷告对皇帝不利的内容,一直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导致“卫氏悉灭”的巫蛊之祸,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汉武帝对于诅咒之事,本就敏感,加上卫太子去世之后,他一直不允许有人干预立储之事。这两件事叠加在一起,愤怒的汉武帝把刘屈氂处以腰斩,并把他的妻儿全部斩首。

得知这件事情牵扯到了李广利之后,年老糊涂的汉武帝,不顾李广利正率领7万大军在前线征战,下令把李广利全家都关进了监狱。

当这件事情传到前线的时候,李广利如遭五雷轰顶,不知如何是好。他既担心家人的安危,又恐惧若自己回到长安,也会被收监并杀死。

他的手下劝他干脆投降匈奴算了,还能保住一条命。可是李广利却担心,自己一旦投降,他的家人更加没有活路了。

经过一番挣扎之后,李广利做了一个冒进的决定:他手上还有7万人,他决定寻找匈奴主力决战,立下大功,为家人求得一线生机。

03、先胜后败,7万大军全军覆没

李广利主意已定,便挥师北上,一路到了一条名叫郅居水的河边,却发现匈奴军队已经撤离。

为了立功,李广利又派遣2万轻骑渡过郅居水,继续北上,深入匈奴腹地,终于找到了匈奴左贤王的军队。

一场激战过后,汉军大胜,匈奴不仅死伤惨重,就连左大将也被斩杀。

然而,李广利犹嫌不够,还要下令军队继续前进。

李广利身边的人,觉察到了李广利的急躁不安。他们忧心忡忡地商量:将军为了立功,不顾全军安危,就算眼下胜利了,接下来恐怕也要打败仗。

他们打算想办法把李广利扣押起来,逼他退兵。

李广利觉察到了他们的谋划,把当事人给斩首了。他知道,军心已经不稳定,于是不得不暂时率领大军退到了燕然山边上。

李广利的大军先是冒进,而后又急速撤退,这一切都被匈奴单于看在眼里。匈奴单于知道,这么折腾下来,汉军已经非常疲倦了,便趁着汉军休整之时,亲自率领5万骑兵,袭击了汉军。

汉军虽已人马疲倦,却也和匈奴大军展开血战,一时之间,“相杀伤甚众”,双方都死伤惨重,互相没占到便宜。

到了晚上,双方暂时停战。匈奴单于却派人趁着夜色,在汉军的前方挖了一条好几尺深的濠沟,而后从汉军的后方,向汉军发起攻击。

李广利本就心乱如麻,无法专心指挥作战,被匈奴人突然袭击,更是大乱阵脚,一时之间,对军队失去了控制。

将士们掉头向驻扎地的前方退去,却纷纷掉进濠沟,再也组织不起像样的反击。

7万大军,就此全军覆没。

无力回天的李广利,选择了投降匈奴。

消息传回长安城,汉武帝诛杀了李广利全族。

李广利最初不愿意直接投降,就是担心害了长安城的家人。可是几场激战过后,他依然走上了投降的道路,不仅没有救回家人,还搭上了汉军的7万精锐。

04、李广利结局如何

虽然李广利惨败在匈奴人手下,可是匈奴单于一向重用投降的汉人,比如说在李广利之前投降的李陵,就娶了匈奴单于得女儿。

李广利自然也得到了单于的重用,也娶了单于的一个女儿。

可是他的待遇,却招来了一个人的嫉恨,那就是此战一开始,被李广利打败的卫律。

卫律本是匈奴人,他的父亲归顺了汉朝之后,他本人便也在汉朝长大,还和李广利的哥哥李延年成了好朋友。李延年还曾向汉武帝推荐他。

李延年因为三弟李季淫乱宫廷,收到牵连被诛杀,卫律害怕牵连到自己,便重返匈奴,重新投靠了匈奴单于。

他见李广利明明在自己后面投降,可是匈奴单于却看重李广利超过看重他,心里越想越气不过,就想办法陷害李广利。

李广利投降一年多之后,机会来了。匈奴单于的母亲生了重病,单于请来巫师祷告。卫律便买通巫师,让巫师告诉单于,这是去世的前任单于发怒了。前任单于曾经和李广利对战,发誓一定要杀了李广利。

单于信以为真,便把李广利给杀了。

李广利兜兜转转,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既保不住家人,也保不住自己的性命。

05、写在最后

这场惨败,主要原因固然是李广利急功近利,又指挥不当。可是惨败的根源,还是在汉武帝本人。

他明知道李广利正在前线拼杀,手握7万大军,却依然把李广利全家都关进监狱。以汉武帝的刻薄寡恩,想来没有一个人可以对此心存侥幸。

李广利想要通过立功来挽救全家性命,急躁冒进,实在是一个正常人的反应。

而此时,汉朝还面临着另一种可能:李广利直接命令这7万大军,挥师入关,奋起造反。

也有可能,李广利直接带着这7万人投降匈奴,增强匈奴人的实力。

纵使这7万人不完全听他的,也会给汉朝带来不小的麻烦。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汉武帝在这么关键的时候,收押李广利全家,实在是太不明智了。

无论是谁,在这种情况下,都很难束手就擒,甘愿离开军队,回到长安等待汉武帝的处罚。

汉武帝先是重用李广利这个庸才,后又逼得李广利为了立功孤注一掷,是这场惨败的第一责任人。

你觉得是不是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汉武帝   单于   昌邑   汉军   败仗   长安   汉朝   匈奴   巫师   惨痛   晚年   夫人   全家   家人   李广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