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记者”后,印中将扬言全面战争,72%印度人觉得能战胜中国

在阅读文章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见过世面的big龙

编辑丨见过世面的big龙

前言

近日发生了一则爆炸性新闻,小米涉嫌违反印度《外汇管理法》私自向外国实体非法转移资金,印度执法局已经向小米在印度的分公司、以及公司负责人高管等三家银行发起了正式通知。

印度执法局没收小米公司48亿元,小米回应称相当于去年一半利润。对此中国也给出了回应。据最新的民众调查结果显示,有72%的印度人民认为印度能够战胜中国,对此印度学者也做出了回应称:“根本不明白双方差距有多大!”

小米48亿被没收?

小米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在2014年打开了印度市场,进军印度市场短短三年就拿下了“印度第一大智能手机”的头衔。没过几年小米就占据了印度的手机市场,据2022年的研究资料显示,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份额高达20%。

2022年1月,印度税务情报局向印度发起通知。要求追缴近几年所欠的税款,折合人民币约5.6亿元人民币。印度称无论是小米印度还是其他制造商,都没有向小米印度支付“使用费”,并称此举违反了《海关法》

发生此事以后小米集团也迅速做出了回应,称小米在全球范围内一直遵守相关法律规定,这次之所以会被指责税务问题,是因为双方在进口商品的价格上产生了分歧。

早在事情发生之前,小米印度公司就已经做出公告,声称自己作为一个在全球有着影响力的品牌来说,公司的一切经营都是非常遵循当地的法律法规,并未有过任何违法行为。小米印度表示,向银行支付的特权使用费账单都是合法真实的。称后期会与政府保持联系,以免再有误会发生不好澄清。

众说纷纭,还有外媒记者称,印度将在美国苹果公司的助力下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具体发生了什么,为何会有此言论?

印度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电子产品的吞吐量每年十分惊人。市场缺口也非常大,吸引来了许多销售者的瞩目。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少的了美国,没过多久印度与美国就展开了合作,美国甚至将部分生产线直接搬到了印度,这一举动对双方都有利,有数据显示,本年度苹果手机占据印度经贸市场出口额的一半。但这对于美国来说就如杯水车薪。印度的占比率在美国来说只占其产量的7%

苹果公司将逐步在印度展开市场,印度作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来说,日渐增长的智能手机出口也给印度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苹果公司对印度市场十分有信心。

印度作为全球成长最快的智能手机市场来说,多个国家需要其支撑基础设施零件来支持手机行业发展。但需要共同努力才能解决问题并开发出新的项目需求。

中印差距到底有多大?

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印度认为自己是处于两国边境之间的国家,战争很有可能波及到自己,必须随时做好战斗准备,印度南方司令部辛格称这是从俄乌战争中吸取的教训。

印度中将所表达的两国边境之间就是中国与巴基斯坦,近年来,印度没少借由一些理由制造事端,在外交部记者会上,我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确认的的确存在有印方刁难中国记者的行为。

中方对于印方的态度十分友好,一直对印方的驻华记者也十分友善。而印方对于我国的态度是至今都没有为中国的驻印记者办理延期签证。这也看到了双方国家的处理问题态度的差异。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一直在全球遥遥领先。印度作为世界比较大的防制药基地来说,85%的药品原材料都来源于中国。印度政府也深知两国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关系。

但是印度从去年开始,一直想试图摆脱这种关系依赖,中国作为原材料的主导市场来说,尽管印度政府给出高额补贴,依然引起了众多从业者的抵制。目前还有一个情况是,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快,印度制造业也在不断研发出新的产品。印度越是没有办法尽快找到一个合适的供应链来合作,最终还是与源源不断从中国进口原材料,避免自己国家造成经济损失。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印度与中国在经济贸易上还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除此之外,印度连日以来一直报道一则消息,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印度的基建水平。有着象征意义的印度恒河大桥突然倒塌。同时也代表了印度的基建心血将付之东流。

这也让人们发出了疑惑,同时也让印度的基建水平陷入了自我怀疑。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印度列车发生了重大事故,场面惨不忍睹。可以称之为印度本世纪最大的交通铁路事故,这次事故直接导致当时在此列车上乘坐的人,无一幸免。

据数据爆料,此次列车事故一共导致233人死亡,900多人受伤。这次事故直接让世界明白了印度制造的水平。使印度在制造行业名声彻底粉碎。

全球财经新闻记者报道,自从印度总统莫迪就任以来,印度的债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原来的55万亿卢比,逐渐增加到155万卢比。这让外界迅速心生担忧,对印度是否能偿还债务能力产生了怀疑。

还有人称是因为莫迪政府的管理不善,所以才导致出现债务增加的情况,造成目前经济的主要状况还是因为印度本身需求原因。没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一直依赖其他国家的产业链。

印民认为可以战胜中国

印度作为人口大国来说,国家环境在世界上一直令人堪忧。在污染问题上也多次采取措施却仍未的到真正意义上的缓解。

印度政府为了治理空气污染问题,出面租了1000辆巴士来作为公交车使用,还鼓励人们尽量少开汽车,提倡低碳出行,减少尾气污染,据目前数据来看,此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反而出现了进一步环境恶化,印度政府立马不淡定了,逐步考虑封城进行治理,要求一半人在家办公,学校也关闭一部分。建筑项目也立马停止,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厂立马停止。

印度为此可谓是煞费苦心,因为雾霾情况很严重,为了改善城市情况,甚至有了封城的想法,有经济学家分析,印度人民一直通过燃烧木材与各种燃料来烹饪食物,冬天印度的污染指数最高。因为每家每户都需要取暖,他们采用最直接的取暖方式就是通过各种煤炭材料燃烧。

而到了11月随着印度一年一度的排灯节的到来,会有很多市民通过点燃烟花来进行节日仪式。这使得印度的空气进一步走向恶化。在严重污染的空气里待久了,会产生一些疾病,增加呼吸道、肺部、心血管发病率等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环保局势刻不容缓,早在之前的全球气候大会上就有人指出,印度要在未来的50年之后才有可能实现0排放。

无论是在环境还是制造业上,印度都晚于其他国家,还有72%的印民认为可以战胜中国,这又从何说起?如今的印度,实力匹配不上野心,不甘心只做南亚的霸主,甚至希望自己能够统领亚洲。

近年来许多举动效仿美国,对外宣城要减少进口武器,搞点信息战,内涵其他国家,还建议使用无人平台,这些做法都是老美的一贯作风。而中方对此的态度是尝试各种沟通,想通过谈判对话的方式解决边境问题。

面对印军的一再挑衅,让局势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印度之所以强烈要求与中国进行捆绑,完全是因为心里早有计划,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中国与印度的边境问题完全是印度一手挑起来的。

随着经济压力的增长,再加上人口问题剧增,据数据统计印度每天人口增长4.7万人,年统计净增长人口高达1715万人。有专家统计印度将在未来稳坐全球人口第一的宝座。

印度总统这时候就想出了,利用制造外部矛盾来缓解自己内部问题。拿出来之前对中国强硬的一面来公开进行威胁。有59%的印民认为,印度现在的实力完全可以通过武力来解决中印边境的争端问题,而中方也多次善意提醒,不要试图在边缘试探。还有72%的印民认为,如果中印双方开展争端,印度军队可以完胜中国军队。

我国外交部汪文斌表达,对于近年来印方对我国驻印记者歧视对待时,中国则一直保持克制,秉承善意与印度多次沟通。希望印度能尽快解决我国驻印记者的困境,时刻保持沟通,尽快取消对中国记者的不合理限制。秉着相互尊重的态度正常交往。

结语

而对于印民的反应,印度一位学者就在平台上发文劝告自家人,不要盲目自信,要清楚双方国家的差距。中国的领土面积是印度的三倍,而且在军事发展上也十分成熟,据统计中国的GDP是印度的五倍。而印度每年数额人口剧增,导致有将近2亿人还生活在贫民窟。我国除了拥有海陆空三军完善的军事状态以外,还有先进的军事研发,制造体系等。甚至很多军事装备在世界上都首屈一指。形成了明显的差距。

自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历了许多历史性的战争,几乎每一次都大获全胜,就连美军看到我国也要思考再三,印度迷之自信的态度让许多中国网友十分不解。

印度学者的分析很理性,并不存在任何夸大其词。却遭到了印民的强烈反弹,本来是好意提醒,结果却是令人唏嘘,所以面对真正的实力面前需要冷静,而不是呈一时口舌之快。希望印民看清自己国家局势,“三思而后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苹果公司   中国   记者   全面战争   印度   印度人   美国   小米   边境   中将   手机市场   人口   态度   我国   政府   国家   全球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