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五马分尸”之刑果真存在吗?

五马分尸,是一种常见的民间传说中的酷刑,据说是将犯人的头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车上,然后由马拉动车子,将犯人的身体撕裂。这种刑罚听起来十分残忍和恐怖,但是它在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吗?如果存在,又是如何执行的呢?


车裂和五马分尸的区别

首先,我们要澄清一个概念,那就是车裂和五马分尸并不是同一个刑罚。车裂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正式的死刑,而五马分尸只是民间对车裂的一种误解或夸张。车裂这个词,在古代汉语中,并不是指“车子”和“裂开”的意思,而是指“尊”和“磔”的意思。尊,是一种古代的酒器,形状像一个大鼎,有四个脚和两个耳。磔,是一种将人体悬挂在木架上的刑罚。所以,车裂其实就是将犯人斩首后,将其头颅放在一个尊上,然后将其四肢悬挂在四根木桩上,以示示众和威慑。这种刑罚,在《说文解字》中就有记载:“斩法,车裂也。”也就是说,斩首就是车裂的一部分。

那么,五马分尸又是从何而来呢?这可能与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有关。这部小说中,有一段描写了秦国商鞅被车裂的情节,其中说:“商鞅之死也,秦王使人以牛五百头拉其肢体。”也就是说,商鞅被斩首后,还被用五百头牛拉扯其四肢。这可能是作者为了增加戏剧效果而虚构的细节,但却被后人误以为是真实的历史。后来,这个故事又被简化为用五头牛或者五匹马来拉扯犯人的身体,从而形成了五马分尸或者五牛分尸的说法。但实际上,在历史记载中,并没有证据表明有人真正受过这样的刑罚。

车裂的历史渊源和执行方式

那么,车裂这种刑罚又是从何而来呢?根据《隋书·刑法志》,车裂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吴国。当时吴国有一位名叫伍子胥的大臣,他曾经被楚国赶出国门,并且亲眼目睹了他父亲和兄弟被楚王屠杀。他心怀仇恨,投奔吴国,并助吴王灭楚。但后来他因为得罪了吴王的宠臣夫差,被迫自杀。吴王不仅不给他一个体面的葬礼,还将他的尸体斩首,头颅放在尊上,四肢悬挂在木桩上,以示惩戒。这就是车裂的最早记载。

后来,车裂这种刑罚被沿用到了秦汉时期,成为了一种专门针对重大罪犯的死刑。一般来说,只有触犯了“大逆不道”的罪行,才会被判处车裂。例如,谋反、谋杀君主、诽谤祖宗、祸乱朝廷等等。车裂的执行方式,也有一定的规范和程序。首先,犯人会被带到一个公开的地方,由刽子手用刀斩去其头颅。然后,将其头颅放在一个尊上,用红布盖住。接着,将其四肢分别悬挂在四根木桩上,高度要超过人头。最后,将其尊和木桩围起来,用白布遮住。这样的刑罚,既要体现犯人的罪恶和可憎,又要体现朝廷的仁义和礼法。


车裂的著名受刑者

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人物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判处车裂。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秦国的商鞅和嫪毐了。商鞅是秦国的一位改革家,他制定了一套严厉而有效的法律制度,使秦国从一个弱小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国家。但是他也因此得罪了许多贵族和官员,最终被秦惠王陷害而死。他被斩首后,还被车裂,并且连他的妻子和儿子也被牵连而死。嫪毐是秦国的一位权臣,他曾经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并且与赵高共同掌握了朝政。但是他也因为贪图富贵而背叛了秦始皇,并且与赵高发生了争斗。最终他被赵高设计陷害而死。他被斩首后,也被车裂,并且连他的亲属和门客也被株连而死。

除了商鞅和嫪毐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人物也曾经遭受过车裂之刑。例如:

车裂的影响和评价

车裂这种刑罚,虽然在历史上并不常见,但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恐惧。车裂不仅是对犯人身体的摧残,也是对犯人精神的摧残。车裂的受刑者,往往是触犯了最严重的罪行,或者是遭到了最大的冤屈。他们在死前,不仅要忍受剥夺生命的痛苦,还要忍受被侮辱、被嘲笑、被唾弃的屈辱。他们在死后,不仅要失去完整的尸体,还要失去安息的墓地。他们的头颅和四肢,被分散在各地,成为众人的耻笑和警示。

车裂这种刑罚,也引发了不同的评价和反思。有些人认为,车裂是一种必要的刑罚,可以有效地震慑罪犯,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他们认为,车裂是对犯人罪恶和可憎的正义惩罚,是对社会道德和法律尊严的有力维护。他们认为,车裂是一种仁义和礼法的体现,是对祖宗和天道的尊重。例如,《隋书·刑法志》中说:“其尤重者,行轘裂枭首之刑。此皆以惩恶酷暴之人,以威服众庶之心。”《周书·文帝纪上》中说:“轘裂贼臣,以谢天下。”

但也有些人认为,车裂是一种残忍的刑罚,可以有效地暴露统治者的暴虐,激化社会矛盾和民族仇恨。他们认为,车裂是对犯人人性和尊严的无情践踏,是对社会文明和法治进步的严重阻碍。他们认为,车裂是一种暴力和野蛮的表现,是对神明和良知的亵渎。例如,《史记·商君列传》中说:“商君之死也,秦王使人以牛五百头拉其肢体。秦人不怜。”《史记·嫪毐列传》中说:“嫪毐之死也,秦王使人以马五百匹拉其肢体。秦人不怜。”

无论如何评价,车裂这种刑罚,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消失了近两千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对于生命和权利的尊重和保护也越来越高。现代社会已经不再需要这样残酷和血腥的刑罚来惩治罪犯或者震慑社会了。我们应该用更加合理和人道的方式来处理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用更加平等和公正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生命。


车裂的意义和启示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车裂是一种极其残酷和血腥的刑罚,它不仅是对犯人身体的摧毁,也是对犯人灵魂的折磨。车裂的目的是为了给犯人造成最大的痛苦和恐惧,同时也是为了给社会造成最大的震慑和警示。车裂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暴力和野蛮,也反映了统治者的残忍和无情。

然而,车裂也有其局限和弊端。车裂不能真正地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反而可能激化矛盾和仇恨。车裂不能真正地服众心和安民心,反而可能引起反抗和同情。车裂不能真正地体现法治和文明,反而可能损害法律和道德。

因此,车裂这种刑罚,在人类历史上已经逐渐消失或被废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提高,人们对于生命和权利的尊重和保护也越来越强。现代社会已经不再需要这样残酷和血腥的刑罚来惩治罪犯或者震慑社会了。我们应该用更加合理和人道的方式来处理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用更加平等和公正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吴王   秦国   秦王   楚国   车裂   木桩   刑罚   犯人   头颅   古代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