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来大姨妈,遇到皇上临幸咋办?妃子3种办法令人大开眼界

问题:如何才能每天读到这样的故事呢?

回答:请动动手指点击上方“关注”小编!

我国古代皇帝,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皇帝是统治一切的,几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古代皇帝,号称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后宫佳丽三千人。

而皇帝与后妃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古代宫廷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后妃是皇帝身边的女性,她们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是很大的。

但是,在皇权至上的时代里,这些后妃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只有千方百计获得皇帝的宠爱。而能获得皇帝的临幸,则是很多后妃一步登天的开始。

但是,妃子作为女子,每个月总有几天是不能接受皇上宠幸的,这便是来“例假”的时候。这时候,为了避免尴尬,古代妃子一般用这几种办法处理,聪明而又机智。

第一种办法:调包

调包,就是换一个人替自己侍寝。古代每个妃子都有自己的贴身侍女,很多侍女姿色也相当不错。

而妃子们挑选自己侍女之时,便会特意找一些容貌姣好的清白女子,便是为了防止哪一天来例假时,为了不扫皇帝的兴致,便会让自己最亲近的侍女来伺候好皇帝。

这个办法在唐宋时期,后宫妃子们经常使用。宋仁宗的母亲,便是一个侍女,因为替皇后侍寝而怀下宋仁宗。

但是也不是每一个侍寝的侍女都会有如此幸运的事情发生,更多的只是作为正主妃子的替代品,皇帝过后也很难想起来。

第二种办法:暗示

古代妃子们用的第二个方法有很多途径,但是总体意思就是提前向皇帝传递自己“例假”不能侍寝的信息,避免尴尬。

暗示,最早的时候,妃子们是通过戴上金戒指来传递“例假”信息。当皇上来到嫔妃寝宫看到嫔妃手上戴着金戒指时,就会明白嫔妃此时处在特殊时期,也就不会再跟她同床共寝了。

这个办法,多少有点打扰皇帝兴致,毕竟皇帝要来到妃子的后宫,近距离接触才能发现自己的妃子还在“例假”时期,次数一多难免会影响皇帝雅兴,进而为谢妃子地位。

后来,妃子们又想了一个更好的办法来传递信息——绑红绳。

妃子们在每个月的特殊时期,是要流血的,用绑红绳的方式来提醒皇上就非常形象。为了避免扫皇上的兴,嫔妃在身处特殊日子时,提前给皇帝递上一个绑了红绳的折子,这样皇上就能明白嫔妃身体不便。

这个办法,直到清朝,历朝历代一直沿用。

第三种办法:撤牌

妃子们用的最后一个办法就是撤掉自己的名牌。这个方法在清朝时才出现,我们知道清朝皇宫发明了“翻牌子”制度。

清朝妃子们特殊时期到来时,便会提前差人告知敬事房太监(专管皇帝房事的太监),将她的名牌从托盘里拿走。

清朝时,侍寝制度非常严格,皇上并不会亲自去哪个嫔妃的寝宫,而是通过翻牌子确定晚上哪位嫔妃来侍寝。如果嫔妃来例假时,就要提前告知太监,这样就可以把她的牌子从托盘中拿走,这样便不会被翻到。

现实中,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嫔妃们来例假时的难题,既能保全双方的面子,又能避免尴尬。

而这些办法本身,在后人看来,也让人大开眼界,从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却反映出当时皇权社会后宫制度的丑陋和荒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妃子   皇上   办法   嫔妃   后妃   例假   侍女   大开眼界   后宫   清朝   皇帝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