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这样治疗,早日恢复健康

PTN作为一种剧烈疼痛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我们应该努力发挥针灸治疗PTN的独特优势,帮助患者减轻痛苦,享受美好的生活。

一、中医学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研究

1.中医病名源流

在中医典籍并没有PTN这一病名,但是在古代医书中有与PTN症状相似的记述,例如在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中有“目锐眦痛”、“面痛”的描述。

明代《针灸大成》也有相关记载“眼中赤痛及睑瞤动不得卧,颊痛,面痛”。明代的书籍中描述已和PTN症状更加相似,比如明代也提到了疼痛发作的时候上到额面,下到手不能触摸下巴。

到了清代的书籍对PTN的描述更为具体,先是鼻周、眉尾开始疼,慢慢加重最后发展为半边面部疼痛。根据以上各代文献的相关描述记载可知,这些发病部位以及症状都与PTN的类似,所以中医学认为PTN应归属于“面痛”范畴。

2.中医病因病机

PTN的病因病机复杂,总体概括来说,主要有外感与内伤两个方面。外感主要是由于患者感受六淫邪气,从引起面部局部经络气血不畅而发病。

《难经》:“手三阳……受寒……入连……真头痛。”表示寒邪侵入头面经络,寒邪凝滞,导致气血不通,从而引发面痛。内伤多由胃火上攻或瘀血阻络,引发面部疼痛。

由于胃火上扰头面阳明经气,而阳明又为多气多血之经络,因此邪气侵袭经络,引发气血运行不畅通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除此之外,人体的不良情绪、人体的饮食习惯和人体跌扑外伤都是疾病发生因素。

综合来看诸多因素都会导致气血运行失于平衡,经络运行阻滞失于通畅,所以会诱发本病的产生。

二、中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进展

1.针灸学对PTN的治疗

医疗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研工作者们一直在通过新技术,深层次挖掘针灸治疗疼痛的机理。

由于人体的经络分布全身,通过针刺身体的穴位,产生的刺激会引起人体全身经络的感应,因此针刺可以调节全身气血,脏腑机能,使人体达到气血通畅,阴阳平衡的生理状态。

现代西医学认为针灸可以刺激机体的神经系统,传导到大脑中枢系统,进而刺激神经递质释放大量能量,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节机体代谢,进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针灸可以抑制痛觉信号的传递,从而达到止痛效果,也可以通过神经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镇痛的作用,大量研究显示,针灸能够有效地缓解PTN患者的疼痛症状。

第一,普通针刺治疗。通过荟萃分析探讨针刺治疗PTN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针灸治疗相较口服药物治疗能够更好的减轻PTN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指出针灸治疗PTN相对安全。

一项关于卡马西平与中医针灸治疗效果相对比的临床试验研究,显示对完骨、外关等主要穴位进行针刺的试验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PTN患者的疼痛指数,服用西药的虽然也可以降低疼痛指数,但是部分患者还会产生副作用,因此相比较而言针刺的综合效果更明显。

第二,电针治疗。首先将毫针刺入患者体内,随后在针柄加上连续波电流。即使在没有行针的情况下也可以加强针感,提高患者总体的治疗效果,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一项关于夹脊穴加用电针与常规针刺治疗效果相对比的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这两种治疗方法都能够降低PTN患者的疼痛程度。

但是由于电针刺激的效果更持久,从而夹脊穴加用电针的远期疗效要明显优于常规针刺,并且夹脊穴并不是在面部,这在紧张害怕的患者群体中更适用。

第三,穴位注射。穴位注射是集经络腧穴、药物和针刺的三种治疗效果为一体的治疗方法。

即通过腧穴的近治作用结合药物的治疗作用,将药物直接注射到病变位置,不仅能够持续的刺激该处穴位发挥腧穴的治疗作用,而且所注射的药物也能够起到相应的治疗作用,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

对60例PTN患者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研究,治疗组患者按病变部位分别在各支的鱼腰、四白和下关处进行药物注射;对照组患者口服西药。

治疗结果显示试验组能够显著改善PTN患者的疼痛症状,并且指出穴位注射由于直接将药物注射到病变处穴位,能使其发挥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PTN患者的疼痛指数。

第四,穴位埋线。穴位埋线在临床中也常用来治疗PTN,具体操作方法为从7号注射针头的针尖地方装进1cm左右的可吸收线(羊肠线)至针体,找准穴位。

刺进一定深度后,用针体使可吸收线(羊肠线)埋到穴位内,然后慢慢退出针体,止血,贴上无菌胶布,防止感染。

埋线的作用即放松被压迫的神经,缓解神经周围狭窄,从而达到止痛的效果,此治疗方法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疼痛指数。

2.中药方剂对PTN的治疗

中医学认为PTN是由于邪气袭击面部,导致面部经络阻滞,进而影响气机畅通,随之引起疼痛的现象,因此治疗上应采用祛风邪、降浊和活气血等作用的药物组方。

3.联合治疗

即选择两种或多种治疗方法搭配共同治疗疾病。例如:单纯针刺和埋线共同治疗疾病,穴位注射结合埋针和中药疗法或者放血和针刺结合治疗疾病,此种治疗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有效率。

通过观察面颊、胃、交感等的耳穴结合合谷、下关等的穴位针刺治疗PTN患者的临床疗效时发现,该疗法能够显著的改善PTN患者疼痛不适的临床症状以及降低PTN患者的VAS评分,证实联合应用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综上,中医治疗中的针灸治疗、中药治疗对PTN患者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由于针灸治疗具有创伤小、止痛效果明显、以及副作用小等特点,因此更多的患者倾向去选择针灸治疗

而且部分研究显示针对口服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采取针灸治疗,也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证实了针灸对于PTN治疗的效果确切。

三、针刺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1.针刺止痛理论概述

中医学认为患者会发生疼痛性疾病有两个原因,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因此通经活络,调节气血平衡是治疗疼痛性疾病的重要原则。

针刺治疗疼痛的作用原理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中描述“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表达了针灸治疗的基本原则就是调节人体阴与阳,使他们达到平衡的状态,进而能够起到止痛效果

有学者将针灸止痛的机理主要概括为三个方面:物理、化学和意念。物理即医者针刺所选的腧穴,是反应经络脏腑之气的特殊部位,也是机体病变的异常反应点。因此针刺痛症局部穴位可以改变局部某种结构的刺激源,从而使人体达到平衡状态,进而起到明显的止痛作用。

化学即通过针刺的频率和深度的不同,刺激人体的不同变化,使人体达到气血顺畅的平衡状态。意念即医生和患者的心理,针刺时医生要专心致志,通过针刺治其神,把握病患的神气,加强气血畅行。

虽然疼痛乱人心神,但是患者也需要尽量保持平稳的心态,相信医生,互相建立信任。针刺的首要就是治神,心为一身之主,通过调节心神,达到机体平衡,最终达到止痛的目的。

2.透刺法

透刺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通过改变针刺角度,实现一针透两穴,加强不同穴位之间的联系。经过各代医者的发展和完善,透刺法成为独特的针刺手法。

透刺不仅能在同一条经络之间穴位进行,还可以透向其它经络的穴位,也就是说不仅可以沟通同一经络,还可以沟通其它经络,使气血通畅,并且透刺进针数量少,针感强烈,效果明显。

与普通针刺的方法比较,透刺法的刺激较强,能加大针感的刺激效果和范围,所以会增强针灸治疗效果。当然在具体的针刺操作过程中医者依然要时刻提醒自己进行透刺的4个必要条件:

第一,是否属于透刺针法的症状。疾病有轻重,针刺有深浅。有些疾病若普通针刺能治愈,就不应采用其它强刺激针法治疗。在操作过程中要谨慎小心,避免碰到针刺部位中主要的神经主干。

第二,透刺过程中尽量控制感染现象出现。施针过程中,针尖不要透穿皮肤,避免出现感染和恐慌。

第三,根据不同患者使用不同手法。对于身体比较虚弱的患者不应在透刺的时候手法过重;而身强体壮的患者则可以适当增加针刺深度与刺激强度。

此外,透刺的针感多数是较强的,所以施针的时候应随时观察患者状态,如果患者出现晕针、断针等不适现象要马上停止操作并及时做出处理。

第四,透刺操作的手法不应该过重,不要超出患者承受范围。避免因手法过重造成二次损伤。对于针刺选择的深度,要适当。

透刺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的认同,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针刺疗效的方法。但是随着效果加强,相应的风险也在加强,所以我们在针刺过程中要多注意风险。

采用针刺阿是穴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疼痛不适症状,临床中治疗PTN患者也常采用此穴位进行针刺。

针刺阿是穴治疗痛症的机制主要是由于针刺刺激机体产生相应因子把信息传送到中枢系统后,进行调节,调动神经递质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物质,抑制痛觉神经的兴奋,从而起到快速又高效的止痛效果。

四、总结

透刺法既发挥了常规针刺方法止痛效果明显的优势,又弥补了常规针刺多针多穴的缺点。透刺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经络气机不通所导致的疾病,而且透刺法在临床上用于治疗PTN患者治疗效果也是颇为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原发性   穴位   经络   针刺   气血   针灸   症状   患者   疼痛   疾病   效果   专家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