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家长和专家:停一停崇洋媚外的教育,等等那些走失的灵魂吧!

文丨双旗镇客栈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大概以上个世纪末为分界线,教育生态开始种下诡异的种子,慢慢开出了畸形的花。

不要以为现代教育体制经过了历史考验,已经至真至善至美。恰恰相反,如果你了解现代教育体制的起源,你将会发现,古今中外的现代教育体制都不过一个世纪左右。

具体到我们国家而言,现代教育只不过在1904年的“甲辰恩科”结束之后才开始。到现在为止,我们的现代化教育历程也不过走过了100个年头。这里面,还不包括那些战乱频仍的年代。如果去掉那些“生命为重,教育次之”的时间,我们的现代教育历程将会更加短暂。

可悲的是,在这么短暂的时间之内,我们已经把教育“逼”到了什么境地?!

肉眼可见的教育现实是:我们不断在踩踏我国五千年优良的教育传统,不断颠覆过往的师生关系——将教师从教育者的位置上拉下来,把学生从受教育的位置上抬上去,阴阳颠倒,本末倒置。

是的,我们经历过最“极致”的十年——现在的未成年人像极了那个“十年”的前夜。在那个“十年”里,学生们可以“教育”老师,可以向教师群体摔皮带扣。可结果呢?你能告诉我吗?来,大胆说出那个时候的旖旎梦幻!

所有领域里都有一个词语可以让那些乌合之众闭上自己的嘴巴,这个词语就是——崇洋媚外。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是华夏子孙,自己有中华血脉!

然而,独独在教育领域里面,“崇洋媚外”似乎成了一种潮流,成了踩踏我们祖辈优秀文化基因的最好注脚,深入每一个掌控着教育话语权的人心中,深入每一个学生家长的血液里,逐渐改变着这些人的基因。

这种做法真的好吗?我试图从两个方面来带领着您参观一下。

从我们身边境况来说,这种“崇洋媚外”的教育环境让三观并不健全的未成年人成了绝对正确的意见领袖,反倒是教师群体成了戕害这些未成年人的罪魁祸首。

学生何必接受什么教育?应该接受教育的恰恰是教师群体——诡异吗?

如此一来,天下太平了吗?不不不,权威的丧失必然导致秩序混乱。

我们可以发现,不但每个人身边的戾气越积越多,就连未成年人身上也开始出现问题形成的河流。比如:未成年人之间的霸凌和被霸凌,未成年人个体由于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轻生问题——桩桩件件,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你和你孩子的身上,请问:你还那么淡定从容,闲庭信步地告诉每一个人——我们的孩子没有问题吗?

如果从我们“崇洋媚外”的国外来看,国外的教育果然尽善尽美吗?别闹了,这些人往往没有什么国际视角!可以不客气地说,他们甚至从来没有走出过国门一次!

然而,这样的人坐井观天,反倒说起国际教育来头头是道!

下面,我从“英美日”三个国家的教育现状谈一谈这个现实吧!

您尽可以搜索官方媒体,如果我的发言失实,我可以提头见您!

首先,就在这么几天,权威媒体报道:在美国,因为校园枪击问题屡禁不绝——即便允许教师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携带枪支上课,校园枪击问题仍旧是人们的心头大患。

因为校园枪击问题得不到遏制,近期在美国学校兴起一股“教师辞职潮”。在有些地方,有一半教师离开了工作岗位。

注意,这些教师之所以退出教育行业,不是因为需要退休,也不是“被裁失业”,是真切地、主动地、自发地辞职,离开学校。

离开了学校,一方面眼不见心不烦,另一方面也可以保得自己周全。【支持自行搜索权威媒体!】

其次,在英国,前不久《泰晤士报》以“强奸威胁、掀裙攻击:教师正在遭受欺凌浪潮”为题,援引教师协会工会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全域内相当一部分教师遭受过学生的身体攻击,人身安全正在遭受威胁。

再次,日本《朝日新闻》在2023年5月9日刊出报道,称:即便在首都圈公立小学中,也正出现“教师短缺”的现象。更严重的是,很少有人愿意担任班级班主任,只愿意担任按时按点上课,上完课走人的普通教师,以致学校校长及校内中层领导不得不暂时代理班主任。

多说一句:这种事情发生在“人口出生率低迷”的日本,可能让一些学生家长群体失望了:不是说好了吗?学生越来越少,教师们越来越怕失去工作了吗?

至于日本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玻璃心”的学生家长越来越多,他们喜欢以“自己孩子心理敏感”为由,对教师提出过分不合理的要求,也经常投诉教师群体工作不够尽心尽责。

这就是我们喜欢无限度崇拜的西方教育!您是否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希望之光?

可以说,我们正在走西方走过的错误的教育之路,正在亲手埋葬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可以说,在国外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也正在发生在我们目前的教育生态之中。

比如,你会发现:自从有了自媒体,教师群体“莫须有”的罪状越来越多,堪称琳琅满目了。许许多多未成年人的家长动不动就把教师群体拉出来示众,指责教师群体让自己的金枝玉叶遭受了伤害,以致不能成为一代英豪,教师群体必须为自己的孩子负责!

他们始终不承认荀子在《荀子》中给出的定义: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他们不知道宋朝王应麟编出的那一本《三字经》中既有“人之初,性本善”的劝化虚词,也有“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的定语!

他们更不认为:普通人的成长就是在和自己的平庸和解。他们的孩子其实像他们一样普通,放进人堆里马上就再也找不到了。如果不进行严格教育,这些人一定是未来的破坏者,而不是建设者。

可是,他们把“骄傲、野蛮、自私”解读为了“自信”,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

补白

西方不是在所有方面都先进,我们的膝盖不要遥遥地跪在西方面前,但却在教师面前挺得笔直!

那些暂时科技进步的西方国家,他们不过是在风云激荡的前夕搭上了“工业革命”的快车,然后又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攫取了第一桶金。没有这些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他们未必就是科技领域的弄潮儿。

可我们一直误以为:西方的教育模式可以被照搬、照抄,这是一个误区!

等到我们传统教育里的信仰不再存在,教师群体跌进泥潭的时候,每一个人怕都是那个始作俑者吧?

当然,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刻,趋势已成,我们也只能随波逐流,不是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崇洋媚外   荀子   学生家长   教育体制   日本   未成年人   班主任   群体   灵魂   传统   领域   权威   孩子   教师   学校   专家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