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两三个月了,我肚子怎么还这么大?丨贤医健康说

01. 什么是腹直肌分离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尽早恢复窈窕身材,是每一位宝妈的美好愿望。

然而,常常事与愿违,不少宝妈有这样的困惑:

“产后两三个月了,我肚子怎么还这么大?”

“我运动量也不少,吃得也不多,怎么肚子就是瘦不下?”

经仔细检查发现,这些大肚腩的宝妈大抵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

正常腹直肌

产后腹直肌分离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起于耻骨上缘,止于第5至7肋软骨前和胸骨剑突部位,由中间的腹白线连接。怀孕期间,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逐渐长大,腹壁所承受的压力也逐渐增大,腹白线不断被拉伸变得薄弱,腹白线两侧的腹直肌松垮,腹直肌间距增大,从而产生腹直肌分离。

02. 腹直肌分离的危害

腹直肌分离不仅仅影响身材,还可能会伴随腹壁松弛,引发腰背痛,盆底肌松弛,便秘,影响呼吸,严重者可引起腹壁疝。

腹直肌分离临床分度

轻度分离:2-3厘米

中度分离:3-5厘米

重度分离:>5厘米

03.腹直肌分离怎么治

产后随着激素恢复到孕前水平,腹直肌分离的情况也会逐渐恢复(大约需要1-2月),如果产后3-6月尚未恢复,那就需视情况进行一定的治疗。

奉城医院妇产科产后与盆底康复室于2022年6月起采用电刺激结合手法治疗腹直肌分离,效果良好,受到宝妈们的推崇。

电刺激提高腹部肌肉的兴奋性,通过持续的被动收缩,唤醒因分娩而受损的腹部肌肉,加快腹直肌向腹白线的聚拢,从而改善腹直肌分离。

手法可以激活腹部肌群、胸腰筋膜,增强腹直肌、腹内外斜肌和腹横肌的力量,帮助分离的腹直肌恢复。

案例

产后4月宝妈盆底肌松弛、压力性尿失禁,检查脐上腹直肌分离4cm。经盆底肌功能康复训练达标后予腹直肌分离修复。

第一次治疗前:

腹围85cm,腹直肌分离:脐上4.0cm/脐中3.5cm/脐下1.0cm。

第一次治疗后:

腹围79.5cm,腹直肌分离脐上1.5cm/脐中2.0cm/脐下0.5cm。(通过手法+电刺激治疗后,指导其腹式呼吸+盆底肌训练+运动康复治疗效果)

04. 腹直肌分离恢复注意事项

腹直肌、盆底肌和腰背部肌群都属于核心肌群,核心肌群是一个整体,可以在运动中稳定胸廓和骨盆,固定脏器位置,协助正常呼吸,维持姿势体态,保持脊柱稳定性和灵活性,保证盆底功能的正常发挥等。

如果只单纯恢复腹直肌,而忽视盆底肌、腰背部肌群的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这些肌肉可能会出现部分代偿,导致相关症状的发生,如尿失禁、小腹坠胀、腰背痛等。

当患者腹直肌分离恢复到两指以内,此时可以通过家庭自主训练恢复分离的腹直肌,如站姿收腹、平板支撑、仰卧抬腿、臀桥和腹式呼吸等。

需要注意的是

仰卧起坐、转呼啦圈等卷腹、脊柱侧屈运动应禁忌!

文末寄语

竹子用了四年时间,仅仅长了三厘米,但从第五年开始,却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生长,仅仅用了六周时间,就长到了15米高。

其实在前四年里,竹子并没有偷懒,而是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根茎延伸足够宽时吸收的养分也就足够丰富。

所以您不必担心和质疑目前的锻炼是否有成效和回报,因为这些付出就是扎根,终有一天,您会感谢自己不懈的坚持和努力。

拂去浮躁,静心修为,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加油!各位努力生活的宝妈们!

/盆底康复,爱您久久/

产后与盆底康复医生团队介绍

刘建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

特长:妇科恶性肿瘤的根治手术,女性不孕症诊治和显微手术,各种女性生殖道畸形整形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及盆腔妇科疑难手术

奉城医院专家门诊:每周二上午

夏淑华妇产科主任医学硕士

特长:妇科肿瘤宫颈疾病、盆底疾病手术、更年期保健规范化诊治等

奉城医院专家门诊:

每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陈静华副主任医师

特长:产后与盆底康复、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慢性盆腔疼痛、妇科炎症性疾病、计划生育

奉城医院妇科门诊:

每周二下午、周三上午

报送:奉贤区卫健委、奉贤区奉城医院

编辑:戴君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产后   奉贤区   腹壁   盆腔   松弛   腹部   妇科   肚子   呼吸   手术   医院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