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早识字破坏想象力,迟了担心幼小衔接,如何科学认字

卢梭说:“人们在煞费苦心地寻找教读书写字的最好办法,有些人发明了单字拼读卡和字卡,有些人把一个孩子的房间变成了印刷厂,真是可怜!”

尹建莉的女儿圆圆,刚入小学的时候就能达到三年级孩子的识字量和阅读水平,背后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当她第一次拿起一本书给孩子讲故事时,采用的办法是不“讲”,只“读”。意思就是不把故事转化成口语或者“儿语”,完全按照书上的文字,一字字给孩子读。

她认为,对于一个白纸一样的孩子,任何词汇都是全新的,大人眼里的通俗与否,在孩子眼里其实都一样。我们给孩子灌输什么,她就接受什么。在公共场所时,不失时机的指给孩子一些文字,天长日久,圆圆养成一种习惯,只要是字,就想读出来。

圆圆五岁之前不会自己看书,都是由尹建莉讲,五岁之后开始尝试自己读书,先囫囵吞枣看大概,再由妈妈将她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书中的故事情节就被她自己一点点吸收,越读越多,字也认识的越来越多。

连跳两级,十周岁小学毕业时,已经读完了金庸全系列、《简爱》、《鲁滨逊漂流记》、《红楼梦》等。



关于识字太早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很多育儿专家都建议,过早认字会破坏孩子的想象力、读书的好胃口。

我曾经看到一条关于孩子认字的视频,视频中的家长,将大约十个笔画复杂的成语,写在了硬纸板上,让一个一岁出头的孩子认,长时间坚持,家长读哪一个成语,孩子能准确的找出来,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天才,也有很多网友点赞。

说到认字,很多家长会采取的一种方式就是,用一套自己手写或者买来的卡片,让孩子每天对着看,通过视觉记忆的强化来教孩子认字,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闪卡”。

闪卡最早是由杜曼设计的,他最初的意图其实是为了严重脑损伤的孩子设计,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的确对脑损伤的孩子有效果,之后慢慢被人们用在正常的儿童身上。

二十世纪,美国曾在健康学龄前孩子中推广过闪卡。后来一系列的跟踪测试发现,大部分学龄前认识几百上千字的儿童,到了学龄期,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学习成绩方面的优势,有大部分的所谓神童已经忘了之前认识的字,还有少部分神童出现了学习障碍。

针对这一现象,美国脑神经专家以及儿童教育专家做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儿童大脑中的神经腱只有在孩子主动动脑时才会被点亮,这时才有开发大脑的作用。家长一味追求提前学习、被迫用脑的方式,不但不能加速大脑开发,反而还会出现副作用。



不可回避的幼小衔接问题。

市面上各色的幼小衔接培训班,近几年来也是比较火,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的是家长和孩子的需求,有需求,总会有供给。

著名主持人孟非曾经在一档节目中谈到自己女儿一年级还不识字的问题。



上小学的第一天,女儿全班同学都认得字,只有她的女儿不认识,老师很奇怪的问,为什么你家孩子不提前上学前班,班上所有的孩子都认识字。

孟非认为,孩子上一年级就是去认字的,幼儿园教的孩子也学了,但是有的东西就是一年级教的。

不去那些所谓的培训班的后果就是,老师反问他,你是仗着你家条件好吗?你们家是名人,了不起吗?你们家孩子就是跟普通孩子不一样是吧?

吓得他赶紧让孩子去上,不能跟别人不一样。

节目中孟非说到,我们的教育当中,会把一些父母逼到接近于“变态”,关于报班,你到底是妥协还是不妥协?


如何科学认字:于无声处顺势而为。

01 不“讲”只“读”,完全按照书上的文字,一字字给孩子读,对低年龄段孩子,未必适用。

虽然尹建莉很多教育方法,值得借鉴,但是关于完全照书上的文字,一字字给孩子读,未必适合当下的环境。

如今很多家庭都会引入绘本,而绘本的精美之处,往往在于图画。



就拿《大卫不可以》系列来讲,所获奖项:1998年凯迪克银奖、1998年《纽约时报》年度图画书、199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2001年第七届日本绘本奖读者奖、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一百种图画书”。



跟孩子读这个系列的时候,我惊讶,这不就是我儿子的真实生活写照吗?洗完澡光着身子乱跑、墙上乱写乱划、在外面玩的时候摸爬滚打满身泥巴、拿出锅碗瓢盆敲的叮当响……作者是多么有养育孩子的生活体验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将一个孩子的天性表现的如此淋漓尽致。


如果只读每页那简单的文字,真的是太浪费图画书的作用,小年龄段孩子的思维,难道不是天马行空的吗?

比如读这一页大卫站在椅子上够柜子上的小熊罐子。一打开,儿子惊讶的发现:“妈妈,大卫家的椅子跟咱家的一样。”读的时候,我会加入,柜子都有几排、每一排左边、中间、右边都放了那些东西,这些东西是什么颜色,是什么材质、上面有什么图案,其中哪些东西是一样的,招财猫的手势如何动等。而读到大卫打碎花盆的地方,孩子告诉我,妈妈,这是一堆“臭臭”。


台湾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游珮芸在2019年第10期《孩子 萌》杂志《故事捉迷藏——文本之外的加码演出》一文开头就说:“我喜欢把绘本比喻为“纸上剧场”。翻开绘本,帮孩子朗读绘本,就像是在邀请孩子看一出戏。跟文字书不同,这出戏往往从封面就开始演了,仿佛是舞台开幕前放在门口的大海报,吸引观众入内欣赏。

02 识字未必需要将孩子送去幼小衔接培训班。

我儿子如今两岁多,我经常给他读唐诗,不久前开始,他对书中的“名家鉴赏”四个字很有兴趣,问我那是什么,我告诉他这是汉字:名家鉴赏。于是每次翻到有这几个字的页面,他都开心的指出:“妈妈,这是名家鉴赏!”

可能是因为每一首唐诗后面,都跟随了一个长方形小方格,里面写了这么四个字,重复率高,他敏锐的观察到了,开始有兴趣。

当发现孩子开始注意汉字的时候,家里零食的包装袋、外出的指示牌、绘本里面的字,只要是他有兴趣,我都会告诉他怎么读。

不久前我买了一本刘墉的《汉字有意思》自己看,想找出一些有趣的方法来引导孩子,这本书有趣的地方在于,每个汉字都有一张美丽的手绘图和一张黑白剪影,让孩子先从图像开始认识汉字,从甲骨文、小篆、隶书、楷书、现代简体的各体书法,让汉字的演变变得一目了然,举一反三,每个汉字的“生活照”则通过“找一找”的寻宝游戏,进一步强化记忆。



比如跟孩子涂鸦的时候,我会像画画一样写出“下”的篆书,告诉孩子,这个字就像一个人站在桌子底下,上面一横是桌子,下半部分凸出来的地方是这个人的脸,一短横,是这个人的伸出来的胳膊,底下是他的腿,这是个“下”字,他立马跑去餐桌底下,说和他一样。

也没有必要一定要买什么教汉字的书,《新华大字典》里面就有行书、草书、隶书、篆书等字体,可以找出一些简单篆书,与孩子涂鸦玩,在玩耍中,于无声处,认识一些字,不建议做成闪卡机械的学习。



03 捕捉讯号,顺势而为。

没有必要刻意教孩子认字,让孩子被动的接受。但如果孩子发出“想认字”的讯号,那就是最合适的时机,不管是书中还是生活中,孩子感兴趣的,就是最好的方法。

另外,坚持每天的亲子阅读是关键,一方面,培养孩子对于印刷品的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另一方面,日积月累的积淀,就算没有刻意认字,平稳过渡一年级也不是太大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幼小   大卫   培训班   汉字   图画书   篆书   美国   想象力   担心   家长   文字   孩子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