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广夜听|不要做高认知的穷人

听夜晚的声音


认知,可以是向上的阶梯,也可以是自缚的枷锁。

来源:洞见 作者:姜榆木 主播:珈宁


点击下方音频

收听更多精彩内容和细节



我发现很多人满脑子都是“知识”,口袋却空空如也。


那些嘴上“什么都知道”的人,其实只是掉进了“高认知陷阱”的穷人。


高认知的穷人,往往有以下几种类型。


内耗型


一个人总是思前想后,即使“认知”再高,最终也是一无所获。


在这世上,太多过得不如意的人并非认知不足。


而是知道得多,顾虑也多,不等生活出手,自己便已疲惫不堪。


认知,可以是向上的阶梯,也可以是自缚的枷锁。


停止精神内耗,才能站在认知之上,看见更辽远的世界。


拖延型


认知也许能帮我们看清方向,但要实现目标,靠的是行动力。


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一生出版70余本专著,累计字数超千万,涉及数学、生物学、哲学等数十个领域。


当被问及如何做到如此高产时,他只回答了简短的一句话:“绝不拖延。”


56年的学术生涯中,柳比歇夫坚持一个原则:想到做什么,就立刻按下怀表计时的按钮。


嘀嗒转动的秒针,给他一种时间拼命流逝的紧迫感。


柳比歇夫在这种紧迫感的驱使下,不管事情结果如何,总是先将想法付诸行动。


而他最终也用丰硕的成果告诉世人:很多事先认为难以克服的困难,只要行动起来,总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作家李尚龙说:对一件事有基本的了解后就去做,别去等待所谓的完美时间,因为你永远等不到这样的时机。


很多事情,越拖只会越难,做了才有答案。


三流的认知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胜过一流的认知加三流的执行力。


“知道分子”型


王朔有句很深刻的话:

“有些人看似多知道一些事,但充其量只是‘知道分子’,永远成不了知识分子。”


碎片信息的简单堆砌,看似增长见识,却难以使我们精进。


一个人只有将认知内化为成长的基石,才能逾越“知道”和“做到”之间的鸿沟。


人人都能上网的时代,比知道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应该知道什么。


盲目获取信息,不会增加人生的高度,反而将自己困入认知的茧房。


相反,当你筛选并内化对你有用的那部分信息,你才能更新自己的思维,形成自己的方法论。


这时,你增加的每一点认知,最终都会变成脚下的台阶,将你送往更高的平台。


有人这样评价“高认知的穷人”:

提高认知的意义,原本是让井底之蛙见识一下井口以外的世界。


但有些井底之蛙,用引力公式论证井口不可逾越,用风险模型告诫自己不要行动。


最后更是通过互联网结识其他井底之蛙,在反复交换信息后达成共识——世界确实只有井口那么大。


一味追求认知并不能改变世界,也不会改变个人的命运。


停止内耗,知行合一,专注自己,才能用所学所知成就人生。


- END -

交广夜听

愿忙碌一天的你

在这里洗去疲惫

好梦入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认知   穷人   内耗   井口   井底之蛙   枷锁   阶梯   见识   世界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