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三国都在争,到底是中国人?是朝鲜/韩国人?还是日本人?

本文作者:李啸天

他,中国人说他是中国人,哈萨克斯坦说他是哈萨克斯坦人。他,叫李白。

他,中国人说他是中国人,哈萨克斯坦说他是哈萨克斯坦人,蒙古说他是蒙古人。他,叫铁木真。

以上,是古人,没啥太多可以争论的。但是,有位近代人,就不一样了。

他,中国人说他是中国人,朝鲜/韩国说他是朝鲜人,日本说他是日本人。他,叫尹东柱。

按属地原则,尹东柱1917年出生于中国的吉林省延边自治州龙井市明东村,曾先后就读于明东小学、大砬子汉族小学、恩真中学、崇实中学和光明中学。22岁后去了韩国汉城延禧专门学校文学专业学习。而且,尹东柱死后落叶归根,归葬于龙井市。所以说,这是标准的中国人,怎么说理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也从来没有更改过国籍啥的。

但是,朝鲜/韩国人却不这么认为。

这里涉及到了一些对于延边自治州的一些认识了。

首先,必须要旗帜鲜明地讲明白延边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我们都知道,中朝边境是沿着鸭绿江、图们江一线为边界的。但是,这并非自古,且说明代中朝,因为大明首次与朝鲜明确了边界问题。那时候,边界线也根本不在鸭绿、图们江,而是以半岛蜂腰部为朝鲜北界。同时跨鸭绿江、图们江设立卫所,并保持女真人控制的缓冲地带。这在《大明一统志》里说的非常清楚。换言之,明与朝鲜根本不是邻国,也没有共同边界。鸭绿江、图们江不是明朝的东界,更不是朝鲜的北界。所以后来毛文龙以皮岛为基础在半岛北部建立根据地时,才会强调那里是明的国土。但后人忘记真实历史,反而有毛文龙在朝鲜境内建立抗击后金据点的错误表述。

结果,在朝鲜高丽王朝末期派大将李成桂去讨伐大明,想要与明朝为敌。结果,一向亲向大明的李成桂率军反叛,一举推翻了高丽王朝,建立了李氏王朝,并向大明交好,向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称臣。朱元璋大喜,自己刚刚打下基业,边远之地就向自己臣服,这可是大好事。于是,大笔一挥,将明朝边界西撤,首次确定双方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

到了清朝以后,满清皇帝为了保护龙兴之地,对实行东北封禁政策。禁止汉人出关到东北,也禁止朝鲜人染指图们江以西的地带。满清皇族是怕万一在中原待不下去,他们还可以退回到关外去。不得不说满清很有远虑,虽然后来的历史证明一点用也没有。

可正是由于这个封禁政策,差点使中国失去更多的土地。在清朝大部分时间里,经常有少数朝鲜农民越过图们江开垦荒地,基本上那里没人,也没人管,两国边境处于比较宽松的状态。

1860年以后,朝鲜北部发生大规模自然灾害,越来越多的朝鲜难民涌向图们江北岸。到1870年,进入中国的朝鲜难民多达上万户,清政府一边进行救助,一边默许他们开荒自救。

清政府此时已经意识到东北封禁政策的危害,因为在鸦片战争后,沙俄从《尼布楚条约》规定的中俄边界大举南侵,强占了外东北。沙俄之所以轻易得手,重要原因之一是封禁政策导致当地的中国人太少。

有鉴于此,清政府开始加紧开发东北,封禁政策越来越松驰。1880年清朝在珲春设立招垦局,打算从山东等地移民实边,朝鲜难民正是此时被招垦局看中的。影片《东柱》一片的男主角尹东柱的曾祖父原本出身咸镜道,就是这个时间移居延边并定居来成为中国人的。

清政府在图们江以北划出一块土地,供给朝鲜难民耕种,这块土地长700里,宽40余里,面积差不多有0.7万平方公里。此外,招垦局还提供农具、种子、耕牛给朝鲜难民,换取他们归化为籍。

哪知,朝鲜先是要求清朝遣返这些难民,清朝虽然同意,但没有采取强制措施,难民也不愿意回去。然后朝鲜突然提出这片土地本就属于自己,中朝界河并非图们江,而是更往北的土门江。

接下来,中朝两国在1885年和1886年进行了两次勘界,否定了朝鲜方面关于图门江的错误提法,确定图们江为界河,并竖立了“华夏金汤固,河山带砺长”十块界碑。

甲午战争后,朝鲜从中国的藩属国变成“独立国家”,又在1897年自称大韩帝国。有了日本人的暗中撑腰,朝鲜在边境问题上开始强硬起来,炮制出所谓的“间岛”问题。

“间岛”就是清朝拨给朝鲜难民垦种的中国土地,大韩帝国派了许多特务混入难民,鼓动、恐吓他们不许加入中国籍,并声称这块土地本来就是朝鲜的。

1904年,事情终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大韩帝国”出动6000人马攻击当地清军,企图造成既成事实。清军在列强面前不够看,对付曾经的藩属国却绰绰有余,很快镇压了暴动。

1909年9月4日,中日双方代表在北京签订《中韩界务条款》,又称“间岛协约”,确定间岛为中国领土。之后,南北朝鲜都承认间岛是中国的领土,但是也有部分韩国民众和社会团体认为间岛应该是韩国的领土。一直耿耿于怀,每年都要搞活动,很是鬼扯。

基于上述原因,很多韩国人觉得尹东柱是朝鲜/韩国人,而非中国人。

至于日本,是因为在1910年8月22日,日本伊藤博文政府迫使朝鲜政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日本正式吞并朝鲜,朝鲜终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由此,日本人觉得从那天起,直到二战结束,整个朝鲜半岛都属于日本的一部分,那么尹东柱当然也是日本人了。

毕竟,尹东柱大学是在日本读的,而且改了日本名,唤作平沼东柱。因此,日本人也振振有词。包括后来韩国一直对日本征用韩国劳工、慰安妇等问题追索不已,耍赖的日本人同样振振有词,说那个时候的整个朝鲜都属于日本的一部分,那不叫征用,是自愿,是国内矛盾,而非后来所指的日韩量过之间的国际矛盾。所以,日本人宁愿对话赔偿也不坚拒向韩国人赔偿。

这个尹东柱,又是何何德何能,让中日韩三国争相索要,都认为是自己人呢?

因为他是文化名人,所以中日韩三国都想抢。

他是一名诗人,而且是写的一手漂亮的诗歌。甚至可以说是韩语创作史上,最伟大的新诗创作者都不为过。尽管,尹东柱只活了27岁,但他的文学成就是很大的。尹东柱之于韩国诗歌文化,大概类似于海子至于中国现代诗吧。

韩国人一心想要把尹东柱说成韩国人,就源于此。

对于中国人来说,则相对有些小尴尬。因为,在几年前还几乎没人知道尹东柱是谁。

尹东柱在国内的名声,很大程度上要靠韩国人的一再鼓吹。结果让中国人发现他居然是一名中国人。就像中国人自己说李白出生于哈萨克斯坦的碎叶,于是哈萨克斯坦人就很自然地将李白说成是哈萨克斯坦人。

扯了这么多,开始评论电影《东柱》。

先说下导演李濬益,他的名气与奉俊昊、朴赞郁比起来,似乎要小一些,但是说到他的作品,像《素媛》《思悼》《兹山鱼谱》,部部都是经典佳作。

李濬益尤其擅长于无声处见惊雷,他的作品都不是那种以剧烈的情节冲突来带动影片的发展的,整体上他的作品故事偏于平淡,全靠细节的转换,靠演员的演技,靠情绪的调动,一点一点将观众带入故事之中,看完后又久久走不出来,后劲十足。

《东柱》同样如此,没有剧烈冲突的故事,也缺乏戏剧化的冲突,整部影片都很平淡,却又蕴涵着一种让人一直看下去的力量。

影片将尹东柱塑造成民族意识与民族精神的代表,讲尹东柱在日据时代如何挣扎着努力留存韩国文化,代表韩国向日本表现出不屈的精神。

就像前两天我在《醉画仙》那篇里说的,讲历史的重要时刻,选一个作为代表,聚焦于张承业这样的画家身上,并不是最好的选择,甚至次好的选择都不是,因为画家太特俗,拥有更多的个性,而不是普遍性。但导演林权泽偏偏从张承业入手,还将影片拍的挺好看,这就是大导演的功力了。同样,尹东柱作为一个性格平和,甚至略显懦弱的诗人,选他来作为日据时代的抗争代表,其实非常不合格。片中东柱的表哥宋梦奎的表现反而更好一些,更适合作为男一号。但可惜的是宋梦奎的名气较小,尹东柱在韩国赫赫有名,于是男一自然是东柱了。

宋梦奎是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积极抗争,积极组织义军,对日本展开斗争。尹东柱反倒是对日本没有好感,但抗争形式却毫不激烈,很平和很内敛。他只在自己的诗文里,蕴涵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将民族独立的情绪灌注于其中。

但是,你要说尹东柱的诗歌有多好吧,其实也未必,我特意买了全勇先翻译出版的《数星星的夜》,阅读之下大失所望。原以为可以看到一批杰作,结果发现不过是水准线以上而已,并没有特别突出。与中国的海子一比,更是相形见绌,差的太远了。

影片中的尹东柱,至死没有出版一部作品,抱憾终身。

他的故事太过于平淡,仅有的可以说的点,不过是在日据时代,日本统治者一直试图消灭朝鲜语,强制推行日语教育,逼朝鲜人改称日本名字。但即便在朝鲜文学被高压审查的政治环境中,尹东柱依然坚持用朝鲜语写作,努力作独立思考。

这当然是日本人不允许的,但实际上他也没做啥出格的事,对于日本人来说,他只是一名思想上不老实的学生而已,不过却是一名合格的试验品,被拿来用作稀释海水的注射者。

尹东柱之所以被日本人抓捕,是因为日本秘密警察在宋梦奎的住所将宋梦奎和当天聚会的几人逮捕,其中包括尹东柱。在这之前,日本秘密警察曾因宋梦奎的反日倾向逮捕过他,又一次逮捕前,则已经跟踪宋梦奎一年多的时间。这一次,尹东柱和宋梦奎被捕的原因,是涉嫌讨论“朝鲜独立运动”。

次年,尹东柱因涉嫌讨论“朝鲜独立运动”违反治安管理法的罪名,被京都地方裁判所判处两年有期徒刑,关押在日本福冈监狱。在那里,尹东柱受到了日本人的虐待,而且沦为了日军人体实验的试验品。

那个时候,整个二战即将结束,日本的药品已生产不过来,于是用韩国人来做稀释海水的试验,直接将其注射进实验者的体内,以验证其能否代替生理盐水的作用。

也正是这一阶段,在尹东柱生命最后的两年里,他抛弃了自己以往羞怯、内向的性格,展现出了自己坚毅英勇的一面,变成了一位勇敢的渴望自由和反对法西斯暴政的年轻人。他在警方面前,毫不犹豫地吐露对朝鲜独立运动的支持。甚至,思想比宋梦奎走的更远。当然,这也让他遭受了更多的不公与虐待。

结果,1945年2月16日,尹东柱死于福冈监狱。21天后,宋梦奎也含恨离世。

在尹东柱与宋梦奎去世半年后,日本遭到原子弹轰炸,宣布投降。

3年后,尹东柱的诗集《天、风、星星与诗》正式在获得出版。后来,他的诗还被选入了韩国人的课本。

在中国,尹东柱与宋梦奎的墓地相隔只有数百米,这对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好朋友,死后也没有分开。在龙井市智新镇明东村,在尹东柱故居的基础上,还修建了纪念馆。

最后,摘选几首片中出现的尹东柱诗歌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朝鲜   日本人   鸭绿江   哈萨克斯坦   韩国人   图们江   国都   韩国   难民   日本   中国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