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点-三原县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之殇!”

这是陕西籍已故国民党元老于右任老先生,1949年以后栖身台湾时,怀念大陆,怀念故乡而发自内心的一首著名感人的诗。

于右任先生,陕西三原县人,也有说是邻县泾阳人,那应该是他的出生地。自打年轻起就把自己投身于反清运动 ,实业救国中去,“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主,平均地权。”这是他年轻时走出陕西的动力,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他的一生经历了中国近现代最动荡时期,推翻腐败的清王朝的辛亥革命他有份,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目睹了解放战争,他一生效力的国民党由盛到断崖式崩塌的过程。他的人生轨迹从陕西的三原县,走向省城西安,走向南京,最终坐到国民党监察院院长高位,然后随着势局的变迁,他的命运和国民党不幸捆绑在一起,最终逃离大陆迁居于东南海上一个小岛,偏安一隅,听说他当时是被老蒋裹挟去的台湾,连家眷妻子,女儿啥都没有带。


时代的大潮退尽,留在海滩上的老先生,发现自己此时只拥有孑然一身,衰老的身体,在一个和自己生活习惯完全不一样的陌生的小岛上安身立命,他一生的理想追求,一生的功名利禄到了暮年,此时全都成了浮云,“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于是他就有了强烈的回归大陆,落叶归根的念想。年轻就是资本,年轻就有希望,后来的晚辈连战,马英九等人,因时代政局的改善,大陆省亲不是难事。老先生所处时代不同,归乡成了一个无法达到的奢望。此时的他,只能站在台湾最高处,遥望大陆,对着故乡的方向,发出最无奈,最撕心裂肺呼唤,回不去的故乡,成了他晚年最大的遗憾。

究竟他的故乡三原县是什么样的?能让于右任老先生如此的眷恋?如此的刻骨铭心?这不免让我起了很大的好奇心,逗起了我去一看究竟的念头。

三原,地处陕西关中道最中部,离西安市约三十公里,咸阳市管辖的一个县,建县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三原县最早是西汉时期汉惠帝设置,名称叫池阳,到了北魏时期才有三原县这个名称,一直保持至今。

提起三原,陕西人都知道,也许是离省城西安近的原因吧,另外不但是陕西的最中部,也是中国的最中部,国家地理标志“原点”就在三原县。过去历史的发展,感觉没关中道其他地方有知名度,像几代老陕传的“金周至,银户县,天子脚下长安县。”。三原所处地理,北边是铜川,耀州,南边有西安高陵区,西与泾阳,淳化为邻。东边和西安市阎良区,临潼区接壤,三原的过去就像朴实厚道的陕西关中人,默默的在黄土地上做着自己,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于右任老先生就属于这种品行的人。






如今的三原,随着星转斗移,和老先生当年少小离家时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笔者曾被老先生思念故乡诗感动,十年前特地去了一次三原,看看老先生如此梦魂牵绕的思念自己的老家,寄希望自己能成为老先生的灵魂的载体,陪伴老先生魂归一次故里。

来到三原,首先提到的是县城里的城隍庙,这也是老先生在世记忆中抹不去刻在骨子里的记忆。三原城隍庙建于明初洪武二年,是由朱元璋亲自敕令修建的,三原城隍庙气势恢宏,至今保持着原貌,里面建筑精工细雕,古代碑刻很多,也许就是在这种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环境影响下,成就了老先生成为一代狂草书法家的吧?城隍庙里院子套院子,各有各的不同用途,风格也都不尽相同。



看到这样的建筑,想起了那首老歌的歌词“孩子,这是你的家,红砖碧瓦,祖先的鲜血染红他,大号叫中华”!此时此景,老先生的魂魄应该有着强烈的感应,这就是晚年蜗居台北时刻梦魂牵绕的故乡,回不去的老家。如今家乡的一切都在变,唯一不变的是三原乡土气息和乡音。“三原,我回来了!我回来了”!

三原的古城门,老先生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里成长的,城外的这座古代石桥,应该也是老先生自幼非常熟悉的。这里当年留下老先生儿时嬉闹的身影,美好的童年记忆成了晚年孤居在东南小岛上,挥之不去的永恒记忆。也就是在这里,长大后求学于外面更大的天地,父辈兄弟送到桥头,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当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无愧于祖先,无愧于自己的人生。老先生也就是从这里,把自己走进了中国现代史,无数中国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带着自己的理想,带着家人的期望,踏上人生旅途走向更大的天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民国大才子李叔同先生创作这首歌词时,估计也是触碰到这类场景有感而发吧。





三原的风土人情不仅仅体现在城区,走在乡间野外,也会时不时和历史遗留的古迹不期而遇,田野也随处可见汉唐遗迹,唐代十八陵,三原就占了四座,还有很多历代文臣武将的陪葬墓。三原适合访古探幽,行走在乡间野外时,人们仰视摩挲着散落在野外田间经历了上千年的高大威严的古代石人石马,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和古人对话,这估计也是于老先生忘不了故土的一个原因。这些历史遗迹经历了风雨侵蚀,周围的景象很多都改变了,这些遗迹没咋变,他们是中国历史的见证者,守护着三秦大地。喜欢访古探幽,寻找古代感觉的人走在野外,会被不期而遇的古代遗迹深深吸引。我离三原并不远,但以前从未深入的了解过,偶尔也是匆匆路过,一个地方只有身临其境,用敬畏的心态去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其实蕴藏着的美的一面。也难怪于老先生如此怀念自己的故乡。





三原属于陕西关中道部分,自古以产粮油棉为主,夏收小麦,油菜籽,秋收玉米,棉花,地势不像其他关中道兄弟县,一马平川的。三原有丘陵地带,陕西关中人称之为“塬”,和关中道北山相邻,在过去算是渭北旱塬,耕地主要靠天,靠渭河吃饭。于老先生如果有灵,一定会被现在的三原巨变所惊讶。土壤还是那个固有的黄土地,但大地已是一片葱绿,这都是当地注重环保意识的结果,植被越来越好,水也越来越清澈。






说到三原农产品,当地的特色小吃不得不说,三原特色小吃是和当地物产密切相关。关中道地区产粮自古以来以小麦为主,陕西人能把麦面做的很精致,三原小吃最有名的应该是“蓼花糖”,称其为糖但并不是糖,是一种像放大的江米条,但又没江米条的脆硬,“蓼花糖”吃起来是膨酥的,表面裹了一层芝麻。三原的“油塔”,“肘子”,“烤猪蹄”,各种陕西面食,五花八门,足以满足各路吃货的饕餮胃口。








陕西的油泼扯面,关中道的锅盔夹辣子,这个不分贫富,是我们陕西关中人食谱中永不可缺的美食,百吃不厌。于老先生当年是否经常想起老家油泼面的香,锅盔夹辣子的美味?饭口各家门口呼唤各家孩子的娘的呼唤?栖身在海岛古稀的于老先生,故土乡音遥不可及,耳边只要海涛拍岸的无尽的叹息声,再也回不去的故土,再也听不到的故乡街道娘亲呼叫孩童回家的声音!


一代草书大家,民国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老先生1964年1月仙逝于台湾,依据生前意愿埋葬于阳明山一处高点,可以遥望西边的故乡大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泾阳   辛亥革命   城隍庙   中道   陕西   台湾   遗迹   原点   老先生   中国   故乡   大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