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六刘七起义:我想给明朝一记暴击,顺便再给皇帝上一课

(备受剥削和欺压的百姓们)

明朝正统年间,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土地兼并变的异常剧烈。

农业发展是封建王朝的基础。民以食为天,农民们含辛茹苦,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一块土地,养育一方人。土地,是百姓的命。

但偏偏有人想要夺走他们的命。

大地主和大官僚们强取豪夺,把原本属于农民的土地兼并到了自己手中,这就导致当时很多农民的土地越来越少,甚至无地可种。

也就是从那时起,农民起义开始连绵不断的爆发起来。

和地主阶级的起义不同,这帮农民的造反不是对权力的迷恋,或者是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造反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为了活下去。

连饭都吃不起了,此时不反,更待何时?

如果说土地兼并让农民朋友们激起了反抗的欲望,那么“马政之害”就是压死农民的最后一根稻草。

什么叫“马政之害”呢?

明朝边防战事,赖以骑兵保障,为了给这些镇守边关的大明将士配备最一流的战马,大明朝廷规定,河北、山东两地的农民除了平时的徭役赋税之外,又多了一项必须要做的工作,那就是替朝廷养马。

家家户户都要养马,不仅要养,还要养的好,养的健康,还要负责马的生育和繁殖。

这本来已经是非常耽误农业活动的一项任务,大明朝廷还规定,每年要按时上交马匹,养的好没有封赏,养的不好,或者把马养死了,或者根本没养的,要重重受罚。

庸主庸国之际,人不如马。

还是那句老话,一贫如洗的农民们连饭都吃不上,哪里有条件,有能力替朝廷养马?

《明史纪事本末》:“卖田产、鬻男女,以充其数,苦不可言”

史料详尽的记载了当时的情况,农民变卖自己的仅有的财产、土地、房屋等能卖的一切物品,有些甚至卖儿卖女,为的就是买来一匹好马上交给朝廷,免得受到责罚。

过了养马这关,农民总能过安生日子了吧?

不,倒霉的事情不止这一件。

河北临近京师,正是土地兼并、豪强党羽林地之地。东厂探子横行乡里,锦衣卫鱼肉百姓,这片原本安定祥和的冀中土地,成了明朝政府向百姓施压的“试验田”。

农民起义越来越多,朝廷决定派出官员解决这个问题。

彼时的明朝正值宦官刘瑾专权,他派了一个人赶赴河北,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宁杲。

(刘瑾形象)

御史(相当于现在的检察院官员)出身的宁杲不是一个体察民情的人,他了解不到,之所以人们会频繁造反,是因为大明王朝对农民的博剥削和压迫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他只觉得,这帮农民沐浴天恩,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凭什么造反?他们造反纯属是闲的没事干。

这是一套非常经典的蠢材逻辑:解决不了问题,那我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他不仅不明白民生疾苦的暴动根源,反而使用了一套非常残酷的制度来管理农民百姓,说白了也很简单,那就是严刑峻法。

高谈论阔,打断手臂,偷鸡摸狗,砍掉双腿。这位御史用各种各样非人哉的法子来针对和压迫百姓,导致河北一带民声鼎沸,怨气滔天。

他对农民起义的态度只有一个,那就是杀。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人民群众中走出两个人来,一个叫刘宠,一个叫刘晨。

俩人是亲生兄弟,哥俩。刘宠是哥哥,家中排行第六,刘晨是弟弟,家中排行第七,所以大家通常叫他们“刘六刘七”。

出生在河北文安的刘氏兄弟是闻名十里八乡的人物,哥俩豪爽、仗义,为人都是嫉恶如仇,而且练就了一身好本领,能骑马,会射箭,堪称大明“绝代双骄”。

这样非凡的人当然不会老老实实的在家养马种地,或者被官府欺压,刘氏兄弟没有什么正经营业,但却是河北一带著名的侠盗。

劫富济贫,惩恶扬善,时人称“河北响马”。

如果日子这样一成不变的过下去,也许刘氏兄弟在历史上不过是两个名头比较响的小毛贼而已,但到了正德四年,也就是公元1509年发生的一件事,却彻底的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官兵们在他们的家乡大肆搜捕盗贼乱军,刘六刘七的家人被当成乱贼叛党无辜受戮,被杀了个一干二净。

刘氏兄弟被逼上了绝路。

很多平台内的历史同行,在描写到这段造反起义时,往往提笔就来,仿佛刘氏兄弟天生就是为了造反而生的。

我想,他们把历史,把人,看的过于简单了。

造反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没有人能强悍到如此地步,说造反就造反,说反叛就反叛。因为一旦造反,就代表着再也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

他们没想过造反,也没有任何的反动之心。

在他们过去人生中的二十多年里,他们只不过是靠着自己略有武艺,在这残酷的世道上混一口饭吃而已。

他们的要求和千千万万的农民一样简单,那就是活下去。

但大明王朝不给他们活路。

(刘六刘七起义)

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生活,连命都不能保住,那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干,不能干的?

不久之后,刘氏兄弟在河北霸州起义造反,宣布要公开反抗明王朝的统治。

值得关注的一点是,刘氏兄弟抄家伙扯反旗宣布造反时,身边只有十个人。

十个人,这是一个少的可怜的数量。但十个人,足已经撑起他们和大明王朝不共戴天的仇恨。

刘氏兄弟起义了,短短几天,起义军的数量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十个人上升了到了上万人。

是刘氏兄弟宣传推广了吗?是刘氏兄弟拉帮结伙了吗?是刘氏兄弟魅力大吸引大家了吗?

都不是。

“天下苦大明久矣。”,此时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等待的就是刘氏兄弟这样的人振臂高呼。

自此开始,他们开启了“组排上王者”的道路,让我们来看一下刘氏兄弟的“排位日记”:

在山东起义的杨虎和刘氏兄弟汇合,起义军的实力更加壮大。

1510年3月,起义军占领河北和山东的大部分地区。

5月,进入河南,转战江西,又挥师北上。

8月,围攻河北霸州,直逼京师防线。

9月,攻占河北沧州,截断明军后援。

10月,占领天津、河南小部分地区。

次年1月,再次包围霸州,志在京师。

直到此时,这支最初只有十个人的起义队伍已经壮大到了十三万人。

他们从群众中走出来,军纪严明,不伤害百姓,也不拿百姓一针一线。

他们由精明强干的刘氏兄弟统领,指哪儿打哪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他们曾经数次挥师北京城下,离把这个曾经把自己踩在脚下蹂躏的大明帝国击溃只剩一步。

但他们还是失败了。

(起义形势图)

他们每一步都走的很对,唯独时机不对。

大明还没到灭亡的时候,命运还没有转动它的齿轮。

他们没有拿下北京城,因为此时的大明帝国虽然昏庸,但是远远还没到积重难返的时刻。

和明军相比,他们虽然常打胜仗,但终归势单力薄,只有寥寥十几万人,而且大部分是没有丝毫战斗经验的农民,凑人数还行,但整体的战斗力实在太弱。

起义军常年奔波,搞游击作战,一无稳定的势力城池,二无保障的后勤支援,这就导致队伍整体的粘合度和一致性不高。

小打小闹,和明军打打遭遇战还行,正面作战,大型战场,起义军只能落得一个失败的命运。

最后,攻城不利的起义军转战各地,却被集结起力量的明军逐一击破。

刘氏兄弟身死乱军之中,起义军也宣告失败。

但,历史会为他们留下属于他们自己的丰功伟绩。

刘六刘七兄弟发动的这场起义,前后耗时三年,他们在山东、河北、河南、天津、湖北、江苏等地都留下过自己的身影。

明朝政府为了搞定这帮游走在河山之上大举反旗的起义军们,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起义过去后,明朝统治者调转思路,执行了这样一条政策:

《明史》:“流民复业者,官给廪食、庐舍、牛种,复五年。”

意思很简单,没有地的,我给你地种,没有住的地方,我给你盖房子,没有牲畜的,我可以送你一头大奶牛,反正只要你不造反,补贴福利妥妥的。

为什么一场起义,明朝政府对黎民百姓的态度发生了如此之大的改变?

这正是刘六刘七起义的特殊性。

他们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起义而已。

(大明江山)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给了明王朝重重的一击暴击,不仅如此,他们还给明王朝的统治者上了一课。

这一课很简单,内容只有一行字,那就是:君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大明的皇帝和官员们终于想明白一个道理。

倘若不善待天下间的黎民百姓,做官员也好,做天子也好,胡作非为,贪赃枉法,等待他们的命运,就是无尽的反抗和起义。

这一点,古今通用。

文章最后,再送给大家一个彩蛋。

刘六刘七起义后,势力壮大,名声远播,尤以山东民众对这支起义军赞誉有加,人们争相传颂起义军。

但在山东方言里,“刘六刘七”这四个字讲出来,变成了一种奇怪的韵味,听上去很像“流里流气”,至此,“流里流气”这个词(成)语就被流传下来,原意本是指这支明朝中期的起义军,但随着时代发展,居然变成了流氓、轻浮之人的意思。

不过当年刘六刘七出身草莽,共举义旗之时,也多有流氓地痞前来投奔,如此一说,“流里流气”倒也合适,全做笑谈,消散在历史尘埃中了。

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本篇文章到此结束,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明朝   霸州   大明   起义军   河北   山东   朝廷   皇帝   土地   农民   兄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