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皇帝朱祁钰,强行为大明续命200年,却因何死后不能入祖坟?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代理皇帝,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为帝国强行续命200年,他从私生子到皇帝,本以为是天命之子,却不曾想到头来大梦一场,丢掉了身家性命。他就是大明第七个皇帝明景帝朱祁钰。

只是你知道历史上的朱祁钰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明十三陵没有他的位置?朱祁钰为何不敢直接杀了太上皇朱祁镇?而他坐拥皇位八年,却又为何被一夜之间轻易拿下?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揭秘明代宗朱祁钰的真正死因,去探寻让大部分史书讳莫如深的暴毙之谜。

朱祁钰本是一个宫女所生,在在那个家天下中,按照他的出身,一辈子也不可能成为帝王,然而却阴差阳错荣登大宝,稀里糊涂的成为了一代帝王。这一切都要感谢他的哥哥。大明第一战神明英宗朱祁镇。公元1449年,北方蒙古瓦剌侵入明朝腹地,明英宗决定御驾亲征,命郕王朱祁钰留镇京师。结果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被俘,瓦剌咄咄逼人。

次日夜里,消息传至京师,一时之间,朝野震惊,京城人人自危,甚至有的富户准备转移财产,个别大臣也要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南京。大臣们在朝堂之上大哭,并争议要不要迁都南京。翰林侍讲徐有贞跳出来说,天命已去,只有南迁才能避难。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立即否定了南迁的提议。妖言惑众,西师是国本,宋朝南迁的教训。不够深刻吗?主张南迁者可斩。

为了稳定朝堂,振奋民心,让瓦剌人没有把柄和拿捏。众朝臣经过商议,上书诸吉,希望他以江山社稷为重,承继大统。当时的皇太子朱见深年仅两岁,未免主少国夷。于谦、王植等大臣联名奏明皇太后,最终拥立朱祁钰为帝,尊明英宗为太上皇。同时,大规模的清算行动展开,诸多的王振党羽纷纷落马。

面对如此危局,朱祁钰并没有怯懦,他决定誓死保卫北京城,并令于谦为总指挥。正因为朱祁钰的英明决定,才挽救了大明的命运,于大人所言有一定道理。京师是国本,京师在山东和江苏的兵会快速来勤王。倘如我们全部南迁,长江以北就一落千丈,到时候失守的就不只是京师。朱祁钰任用贤才,铲除奸佞,国家政局为之一新,一改王振在时的乌烟瘴气,帝国重新走回正轨。朱祁钰登基对稳定明朝军心民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北京保卫战中,明军士气高涨,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朱祁钰最初登基时表现得十分勉强和犹豫不决,但在打败了瓦剌后,他开始感受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美妙体验,因此决定保持他的权利。

北京保卫战之后,明军多次击败瓦剌,瓦剌首领也先见捞不到好处,便想放了明英宗借此求和,他想放,可是朱祁钰却不愿意接。大臣建议朱祁钰迎回明英宗,他不悦:朕本不易登大位,当时渐推,实出卿等”,谦从荣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在得到于谦等人再三承诺之后,朱祁钰才决定派人迎回北狩一年的太上皇。大位非我所欲也。那是天地祖宗太后,还有你们这些文武百官逼着我干的。由安定门入城,之后改成法驾入东安门。朱祁钰自东安门出迎,行拜见之礼。明英宗答拜,互拉双手,泪涕沾襟,相互推辞逊让了许久,将明英宗迎回了北京。

朱祁钰随即把哥哥软禁在南宫,一锁就是八年。明英宗回归之后,虽为太上皇,却被软禁在南宫。朱祁钰从内心来讲,并不希望明英宗回朝,为防备明英宗与旧臣联系,对他的一举一动都严加防范。朱祁钰接受太监高平的建议,将南宫的树木全部砍伐,以防有人越过高墙与明英宗联系。

随着地位渐渐巩固,朱祁钰并不满足,他不仅要自己做皇帝,还想要让自己的后代都做皇帝。要知道,在当时土木之变时,孙太后先立明英宗之子朱见深为太子,后立朱祁钰为帝,孙太后的用意很明白,大明江山依然是明英宗的,朱祁钰只不过是代理执政而已。由于太子是皇太后立的,朱祁钰不得不慎重,先是试探颇有资历的老太监,再者贿赂群臣,希望他们在重建储君的问题上能站在自己这边,终于换来宦官和朝臣的默认。因此,景太帝朱祁钰废掉朱见深,改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只当了一年多皇太子的朱见济就夭折了,朱祁钰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明朝信奉正统,认为皇位应该属于英宗一系。贵州道监察御史钟通曾言,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同时谦臣一切避政,朱祁钰闻讯大怒,钟通被下狱仗死。

本来朱祁钰正直壮年,哪怕是太子早夭也无关紧要,然而,不知是因果循环,还是偶然。在景泰八年的正月初。朱祁钰突然病重,也正是在这一天夜里,爆发了大明朝最著名的夺门之变。

石亨、徐有贞等人领军打开长安门,接着迅速赶到南宫,请明英宗赴登大位。明英宗堂而皇之进入大殿。五更时分,百官在午门外朝房等待朱祁钰上朝,忽然听到宫中钟鼓齐鸣,宫门大开,徐有贞出来高声宣布,太上皇帝自南宫复辟。那么,最让人疑惑不解的是,为何景泰帝朱祁钰做皇帝八年?却在一夜之间就被人掀翻帝位。

古代的皇帝想要坐稳皇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做法,就是要神化自己,确立自己牢不可破的地位,也就是要让人觉得自己当皇帝不是哪些人把自己扶起来的,而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朱祁钰并没有这样做,就算他打败了瓦剌军,他也没有强调自己有多重要。另外,朱祁钰并没有制造舆论支持。在朱祁镇北狩归来之时,朱祁钰要么做一个好人,善待朱祁镇,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仁善,借以邀名获得舆论支持,巩固自己的统治,要么就彻底当个坏人,杀了朱祁镇和朱见深父子,永绝后患。虽然可能会被指责,但事实既成,大臣宗室除了骂几句还能怎样?关起来算什么呢?只会给自己制造一个仇敌。那么,朱祁钰为何不直接把朱祁镇给杀了?不是不想或不敢,而是真的杀不了。古代的皇帝虽然权力至高无上,但也非常爱惜名声。朱祁镇是朱祁钰的哥哥,又是太上皇,如果朱祁钰贸然把朱祁镇杀了,那他就变成无道昏君,他的名声就毁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朱祁钰是不会杀朱祁镇的。

而且朱祁钰虽然是皇帝,但是他的权力十分有限,他能当上皇帝是得益于,于谦等群臣的扶持,因此,在当上皇帝之后,于谦等群臣同样限制了朱祁钰的权力。后人评价朱祁钰当皇帝期间政治清明,朝廷稳定,但实际上朱祁钰并没有做什么,他只是放权给以于谦为首的群臣,大多数的政事都是于谦等人完成的。所谓的政治精明,其实就是朱祁钰不与群臣争斗,事事听从群臣的安排罢了。

因此,他根本就没有能力杀死太上皇朱祁镇。而在朱祁钰软禁朱祁镇的八年中,百般虐待,断送兄弟情谊,整整八年的监禁生活,让朱祁镇明白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只要他一天不死,朱祁钰就一天不会安心,于是两人的兄弟情义彻底断送,朱祁镇也铁下心来。再次,朱祁钰八年代理皇帝中,他根本就没有培养自己的势力,他最信任的人只有于谦,但是于谦又是一个心中装着天下、装着大明,装着百姓,却唯独没有装着皇帝的人,所以朱祁钰被一朝覆灭的原因也呼之欲出,根本就没有忠于自己的人。

就在朱祁镇复辟登基了半个月后,这位大明英宗皇帝终于想起了尚在后宫深处的好弟弟朱祁钰,下诏将其废为郕王,软禁到西内永安宫。又过了半个月,朱祁钰薨逝,死因不明,成为千古第一奇案。明英宗实录记载,景泰帝的病疾日渐沉重,后不治而亡。不治一词耐人寻味,是不治亦或是不治?民间野史称,复辟后的朱祁镇为了报复朱祁钰,对太医想要为朱祁钰治病一事百般阻拦,不允许太医为朱祁钰治病。最终朱祁钰的病情加重,最后不治身亡。而明孝宗时的皇帝侍读陆釔,道出了背后的惊天秘密,他在《病疫漫记》中记载,景泰帝之崩,为宦官蒋安以钵勒死。此记载更是得到了明末著名学者查纪佐的证实。

而对于明代宗的死亡,明代人多有忌讳,总之,最后明朝官方向百姓的解释是,景泰帝朱祁钰得重病不治身亡。然而,其中究竟有多少深宫的血雨腥风,与明朝宫廷诸多悬案一样,如今也是不得而知了。无论哪种死法,史家对景泰帝之死都一直讳莫如深,这也更加佐证了此事和明英宗有直接关系。而朱祁镇在复辟之后,下诏斥责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因此在朱祁钰死后,赐给了他一个恶谥号,称郕戾王。由于朱祁钰的帝号被废,他自然没资格入葬明十三陵。最终他被按照亲王葬礼的规格下葬,其陵寝位于今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北麓的景泰陵。

但成化年间,一些臣僚开始为朱祁钰不平,他们认为朱祁钰危难之时受命削平祸乱,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功劳很大。谥号以唳,很不公平,甚至有人责问,当时若不是朱祁钰即位,瓦剌如何能退兵?英宗如何能返京?明宪宗虽然曾被朱祁钰废去太子地位,但对这位叔叔的功绩还是相当理解,并且于成化11年恢复朱祁钰帝号,定谥号为宫人康定景皇帝。这也是朱祁钰忠于国家的实至名归。又直到朱祁钰死后的187年,朱由崧建立了南明政权后,为朱祁钰追加帝号代宗。至此,朱祁钰在礼仪规格上与明代其他皇帝平等了,他的历史功绩也稍稍为后人所知了。

那么,朱祁钰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皇帝?朱祁钰重用于谦等大臣,反对南迁,高举抗敌的旗帜,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抗击并打败了瓦剌,有效遏制了瓦剌南下的野心,巩固了大明朝的江山,使得百姓免遭兵祸,功不可没,同时启用正统以来被迫害的忠臣贤将,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朝野清明,维护了明朝的政治稳定,这一切都是不可抹煞的功绩。

总的来说,朱祁钰仍是一代明君,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更是盖棺定论,认为景帝是个好皇帝,是值得我们纪念的。

不知道您是怎样看待大明第一代理皇帝明代宗朱祁钰的?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大明   景泰   南宫   皇帝   明朝   太上皇   祖坟   群臣   京师   大臣   太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