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凌迟之刑是最痛苦的,看看岳飞经历的酷刑,比凌迟痛苦数倍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在这乱世之中,他还能活到81岁,可以算得上是非常长寿的。但是在他自己的心里,她始终觉得自己的一生活得战战兢兢的,没有一点让自己感到安全的时候。

因为当时即使建立了南宋国是非他所愿的,当时的时局也是非常的不太平,经常战乱四起。当时是因为在宋高宗的父亲宋徽宗赵佶的时候,就荒废了朝政导致,辽国一直觊觎他们的江山。屡次侵犯他们的领土很是嚣张。

当时宋朝国家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比较薄弱,所以面对辽国的多次侵犯,他们只能主动求和,为了保住自己国家的领土,他们每年都要向辽国进贡,但当时的辽国更是胃口大开,要求宋朝一年要比一年进攻进贡的多,简直是欺人太甚。

但当时不仅只有辽国这一个国家想要侵占宋朝,其中还有军事强盛的金国,看到宋朝每年对辽国进贡如此多的财物,他们自然也是有见到了肥肉大家都想咬一口的心态。

后来,金国更是大肆地抢夺他们的金银财物,就连后宫中的嫔妃都洗劫一空,甚至连当时宋朝的皇帝宋钦宗和已经当上太上皇的宋徽宗,都被金国的将领抓去当了人质,那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乱”

一、南宋时期战争的频发

但是金国屡次进犯南宋的时候,当时当政的已经是宋高宗赵构了,此时的南宋国也比其父亲宋徽宗赵佶在世的时候,不管是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要强上许多。

宋高宗赵构面对抵御金国的侵犯,也是有自己的一定考量。当时在赵构的心里,他一心都想苟活于世间,内心并没有什么大的抱负。所以除了他自己,他不愿意把自己的命放在任何人的手里。面对朝廷中的那些政治派别不一的大臣,他更是抱有怀疑态度。

朝中的臣子一般都是分成了两个阵营,一边是武将,一边是文臣。

说起武将,岳飞肯定是当仁不让。当时的岳飞一直都是秉持着将侵略者用武力赶出境内的想法。

岳飞也是多次上书朝廷将自己的军事战略呈现在赵构面前,但无奈当时赵构无心细看,当时的赵构既不相信打仗能战胜金国但他又有一种很怕死的心态,所以他也是左右为难。

面对在自己生死攸关的大事情上,赵构选择了双重夹击的办法,那就是一边让岳飞在前线抗战,其次就是私下派秦桧等人去到金国主动求和。

善于察言观色的奸人秦桧,看到了宋高宗这种态度,再加上赵构没有什么军事才能,秦桧更是想要当宋高宗身边的第一红人,享受着荣华富贵,所以他屡次对宋高宗进谏谗言。

宋高宗更是越来越喜爱秦桧,甚至在朝政上,很多的事情都要和秦桧一同商量,对策才能下最后的结论。

二、骁勇善战的岳飞

岳飞在军事上是一个非常具有军事才能的将领,不仅军事能力出众,他在民间更是受到百姓的爱戴,在岳飞的军队中有这样一条规矩,如果有谁敢对百姓无理甚至是抢夺财物,严惩不贷。

那个时候的岳飞更是看清了秦桧的真面目,面对总是喜欢听信谗言的宋高宗,他多次劝说都是以失败告终,不管自己如何对朝廷表明能收复失去城池的忠心,赵构都是选择闭目塞听。

而且当时的赵构生怕金国军队直接进入到深宫内部,如果打进深宫赵构可真就是必死无疑了,所以一定程度上赵构还是觉得讲和更能让他自己接受一点。

但是岳飞的心里却不是这样想的,岳飞训练士兵的能力有素,岳家军的作战能力更是非常强悍。他对自己的将领们更是信心十足,在岳飞的心里,用武力击退他们才是真正的安定和平。

在抗战前线的岳飞,更是带领岳家军全力出击,很快的,他便收复了北宋失去的郑州和洛阳等城池,通过这次的有力回击岳飞更是看到了希望,士兵们的士气简直是势如破竹。

随后,他便带领岳家军南下与金军再一次的正面对抗。岳家军骁勇善战,更是被金国的将领看在眼里,甚至金国的将领都感叹道:“撼动山容易,撼动岳家军难。”

就连军事能力如此高超的金国将领都对岳家军做出了如此高的评价,可见岳家军是一支多么强盛的队伍,这就能看出岳飞的军事作战才能也是相当不错的。

就是因为宋高宗是一个天生胆小怕事之人,即使岳家军再怎么努力收复再多的城池,他仍然害怕强盛的金国大怒了,之后把南宋给踏平,导致他也是丧命于此。

所以这个时候在岳家军正在前线抗战士气高涨的时候,此时的岳飞竟然收到了一道来自南宋朝廷皇室的金令牌。金令牌的内容主要是要求岳飞立刻停战,班师回朝。

当时在前线抗战的岳家军简直是大杀特杀了,有很大的希望能将金军赶出南宋境内,所以当时的岳飞第一次在收到金令牌的时候,他选择了视而不见,也就是抗命。

当秦桧知道岳飞抗命,他就更加在宋高宗赵构面前吹耳旁风,甚至给岳飞安上了一些让人听了就想笑的罪名,让赵构赶紧将他召回朝内,以免金国大怒。

以至于后来赵构连下了十二道金令牌,岳飞才选择了停战,但是让岳飞停战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单单地让他害怕赵构的权威,更多的是因为秦桧这个奸臣竟然对宋高宗赵构说岳飞在前线如此违抗军令,这简直就是不把赵构放在眼里,在他眼里根本没有帝王的存在感。

但是当时的岳飞可是一个一心想要报效朝廷精忠报国的将才,他绝对没有蔑视权威的想法,在他的心中更多的是要先稳住自己国家的朝政,再一致对外,否则即使打赢了仗,自己国家内部先瘫痪了也是于事无补。

此时的岳飞明知道回去会被安上一系列根本没有做过的事情的罪名,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回到朝廷内,他到底要看看秦桧能做出什么妖。

三、精忠报国的将才被害死

但是岳飞怎么也想不到,他一心想要为赵家收复朝廷失去的城池,一辈子精忠报国为民,没想到自己国家的君主竟然想要和奸臣一起将他谋杀。

当时,宋高宗赵构为了向金国表明自己甘愿称臣的诚心,想出来的办法,竟然是把岳飞当做罪臣绑着送给金国。

但是岳飞可是长了一身铮铮铁骨,他怎么也不肯认罪。所以这个时候秦桧就使用出了他的阴谋手段。

为了让岳飞认冷通敌叛国的罪行和一些莫须有的罪过,对岳飞更是使用了很多刑罚,但是岳飞的骨头可是硬得很,不论秦桧使出什么手段,他都不予理睬,从不张口认罪。

这个时候,秦桧就不得不使用一些“非常手段”,也就是历史中所记录的“披麻拷”和拉肋之刑。披麻铐在古代可是一种非常让人闻风丧胆的,极其严酷的刑罚。

“披麻拷”又叫披麻剥皮,主要就是用麻绳上粘上胶水,一圈一圈地缠绕在人的皮肤之上,等到晾干之后再通过行刑官将麻绳从人的皮肤上一根一根地撕裂下来。

在古代,凌迟之刑是通过用刀子将人的皮肤以及血肉一片一片地割下来,古代的凌迟之行就是一种非常的残酷行为,但是这种披麻拷,比凌迟之刑还要残酷许多。

披麻拷这种刑罚在后来的朝代之中,都将它视作为禁用的刑罚,足以证明披麻拷是一种多么严重的酷刑,这是一种让常人非常难以接受的刑罚。

在百姓们得知他们的大将军含冤入狱的时候,也都是前来跪在宫门外请求赵构将岳飞释放,同时也是多人为他请愿,由此看来岳飞在民间是深得人心的。

经受过凌迟之刑的人,一心只求速死。监狱中的其他牢犯看到岳飞如此受罪的样子甚至都有人说:要不然你就认了吧,以免受这苦罪。虽然岳飞经历了披麻拷这种酷刑,但还是没能撬开他坚硬的嘴巴,没能让他认下自己的罪行。

这时候,秦桧的脑子里又生出了一种没有人性的刑罚。一种叫做拉肋之刑的刑罚,为了让岳飞开口认罪,秦桧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拉肋之刑就是将经受过披麻拷刑罚的岳飞绑在几根用木头做成的架子,上面是一种吊着的姿态,由于当时的岳飞全身已经没有了皮肤,只剩下了露在外面的骨头。

这种拉类执行就是用比较细的绳子绑在岳飞的肋骨上,每根肋骨上都要绑上绳子,然后让行刑官拽着绳子,朝着不同的方向一直往前走,直到身上所有的肋骨被拉断为止。

岳飞直到最后,自己身上所有的骨头都被秦桧折磨得几乎已经接近了,粉碎他都没有认下这个莫须有的罪名岳飞在临死前都没有从他的嘴巴里说出一句求饶的话语。

可见岳飞是一个实打实的铁汉子,可以这么说的是,面对这两种如此惨无人道的刑罚,世界上能承受住的人,估计岳飞也是那第一人。

秦桧这个奸臣不仅害死了岳飞,更是为了让岳飞认下那莫须有的罪名,同时也害死了岳飞的儿子岳云和他最得意的部下张宪。

岳飞含冤而死,直到宋孝宗当政的时候,他才得以被平反。后来,岳飞被封了王追封为鄂王。

像秦桧这种奸臣,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人们对他留下的只有谩骂,像岳飞这种一心只想精忠报国,报效国家之人,他都忍心用这种极其惨绝人寰的手段将他害死,可见秦桧这种奸人内心是一种多么黑暗狭小之人。

一个国家的兴亡与朝廷的重臣的忠奸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宋高宗赵构当时一心相信岳飞,那么南宋也不会如此快的就灭亡了,就是因为他,一生胆小怕事,相信奸臣,屡次把奸臣的话语当做可信的救命稻草,所以才使得自己最后也落得没有一个好下场。

好臣子辅佐好君主,使得一个国家屹立于数百年,在古代也是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身为臣子就要谋一些臣子该做的事儿,在高位要谋其事,一心都应该为了人民的发展,为了国家的兴旺强盛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岳家   精忠报国   奸臣   刑罚   宋朝   南宋   将领   酷刑   朝廷   痛苦   国家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