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姓朱,老百姓想杀猪吃猪肉怎么办?朱元璋一个字完美解决

明朝皇帝都姓朱,百姓想杀猪吃肉怎么办?朱元璋要如何解决这个事情呢?

老朱解决

历代帝王对姓名的避讳都非常重视,晋武帝司马炎上位的时候,追封司马昭为晋文帝,为了避讳司马昭的昭字,西汉时和亲的王昭君,都被迫改名为王明君,给死人改名还不算厉害的。

李世民为了避讳,还给神仙改了个名字,将观世音菩萨改为观音菩萨,由此可见皇帝们对这事在意着呢!

朱元璋登基后,也将此事提上了日程,朱与猪同音为了吃上香喷喷的猪肉,人们经常会,说些杀猪、吃猪肉的话,朱元璋每次听到这些话,都会觉得不吉利,“杀朱”是要推翻大明吗?“吃朱肉”是想分食他?

朱元璋清楚百姓没这个意思,都是他在胡思乱想,但天天杀猪杀猪的叫着,也着实影响他的心情,既然这样行使特权,禁止养猪杀猪不就可以了,朱元璋是贫苦出身,他清楚禁止养猪、杀猪,会将一些百姓逼上绝路。

他若是这么做了,就是直接在逼他们去死,为了好好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就是将“猪”改为“豕”,豕出自甲骨文,原本的意思就是猪,更妙的是这个字读作shǐ。

豕字与猪同义又不同音,对于这个解决办法,朱元璋和百姓都很满意,直到明武宗朱厚照登基,猪的读音又掀起了波澜。

再起波澜

朱元璋为避国姓,将猪改为同义不同音的豕,解决了百姓不敢说杀猪,吃猪肉等话的问题,谁知明武宗朱厚照上位后,又开始折腾此事。

恰逢朱厚照27岁生辰,文武大臣说完吉祥话后,就开始享用美食,朱厚照夹起最爱的猪肉,突然想起,自己姓朱不说属相也是猪,众人一起吃猪肉,这不就是在吃我的肉,想到此,朱厚照黑着脸放下了筷子。

皇帝都不吃了谁还敢动,大臣们面面相觑,不知道哪里又惹着他了,还是他的贴身太监懂事,一下就看出了问题所在,连忙让人将猪肉撤下,换上了其他珍馐美味,见此朱厚照才意思意思的动了几筷。

宴会过后朱厚照想到,被吃的猪还是睡不着觉,当即就让人写了篇禁猪令,明令禁止百姓养猪、杀猪,违者发配边疆,起初有人藏有侥幸心理,仍在暗地里养猪、杀猪,然后他们就都去戍边了,至此猪就成了烫手山芋。

不让养又不让杀,现存的活猪要怎么办?百姓只得将这些猪大爷,赶出家门放任它们流浪,猪是杂食性动物什么都吃,有了朱厚照的庇佑,田间地头都能见到,它们吃庄稼、蔬菜的身影,有的时候赶上祭祀先人,猪还会偷吃祭品。

而且这些猪还会四处排泄,搞得大家的门口都臭烘烘的,总之朱厚照的禁猪令,将百姓们折腾的苦不堪言,朱元璋估计也没想到,他当初没能做到的事儿,却被后代子孙落实了,禁猪令真的可行吗?朱厚照又为何会废掉它?

废禁猪令

禁猪令颁发初期,朱厚照心情大好吃嘛嘛香,但一段时间过后,他却发现桌上的菜味道降级,品相也越来越差了,朱厚照以为是奴才在糊弄他,当即大发雷霆要斩了御厨。

御厨为保命战战兢兢地说:不是他不尽心而是这,已是能采买到最好的菜了,原来古代没有化肥,种植蔬菜用的都是农家肥,猪的排泄物便是农家肥的,主要来源之一,不养猪肥料也就没了。

再加上它们啃食蔬菜时,也是挑好的吃,这样一来朱厚照桌上的菜,自然就没以前的好了,闻此朱厚照便有些后悔,自己怜惜猪,如今它们却来抢他的吃食,堂堂皇帝竟要吃猪剩下的。

紧接着朱厚照又问:为何味道也不如以前了?御厨说:之前给您炒菜,用的都是猪油,如今换成了别的油,自然是没有之前的香了,朱厚照也不是个不讲理的人,听了御厨的解释后,也就放过了他。

但他心里还是不信一头猪,竟能造成这么大的影响,于是他决定要微服私访,亲自到民间去看看情况,结果他刚到郊区,就被满地的排泄物熏到了,强忍着不适走到田间后,就发现地里有猪在吃粮食。

朱厚照见田边有个老汉,便问他为何不去赶走猪,老汉说他不敢,原来禁猪令一层一层传下来,到了民间,已经到了碰不得猪的地步,碰了就会被发配边疆,听了老汉的话朱厚照后悔了,回宫后就废弃了禁猪令。

至此老朱家与猪的纠葛,才算是彻底完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猪肉   皇帝   农家肥   司马   明朝   排泄物   避讳   上位   老汉   老百姓   蔬菜   百姓   完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