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时,秦王嬴政为什么一连好几次都拔不出自己的剑来

念高中的时候,课本上有一篇文言文《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文章很长,也很精彩,叙得头头是道,述得有声有色。

中学语文课本上的《荆轲刺秦王》

特别是到了“图穷匕首见”的那一刻,更是写得惊心动魄,字虽不多,但每一个字都能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荆轲)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文中说,荆轲左手一把捉住秦王左袖,右手举匕直刺。秦王身手相当敏捷,一连串的避险动作快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抽身跳起,扯断衣袖,拔剑还击。然而,却因“剑坚”,剑竟不出。

荆轲刺秦王

正当秦王嬴政绕柱奔逃,“卒惶急不知所为”之时,“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

老师在讲授时,将此处解释为:秦王的佩剑太长了,他拔了几次拔不出来。在此危急关头,左右侍人重复提醒秦王把剑背负在背上,终使长剑顺利出鞘。

荆轲刺秦王

文章中,“拔剑,剑长”,这个好理解,但是“操其室”“剑坚”这两句话就有点令人费解了,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这个“负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作,它怎么就能够让“长”且“坚”的剑轻而易举地从剑鞘中拔出?

秦王的剑有多长

荆轲刺秦的故事,在《史记·刺客列传》中,也有详细记载,但《史记》跟《战国策》一样,也只是说“剑长”,到底多长,没说。

秦始皇雕像

据西汉文献《盐铁论·论勇》中记载:“大夫曰:‘荆轲怀数年之谋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秦王惮于不意,列断贲、育者,介七尺之利也’。”

文中的大夫,指西汉御史大夫桑弘羊。桑弘扬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一步一步成为汉武帝的顾命大臣、理财专家。

秦始皇画像

始元六年(前81年),桑弘扬在盐铁会议上,对着与他辩论的六十多位贤良说,荆轲当年谋刺秦王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手里那把匕首太短了。别说荆轲了,即便是当年的孟贲、夏育这样天下闻名的勇士,也都会死在秦王的七尺长剑之下。

这段文献明确记载了秦王的佩剑长为七尺,据考古学家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汉代一尺为23.1厘米左右,则七尺合 161.7厘米左右,都快跟戏台上的孙悟空的金箍棒一般长了。

出土的秦汉长剑

除了秦王所佩的这把长剑之外,关于秦汉七尺剑,文献中还有多处记载。

《汉书·景十三王传》:“其殿门有成庆画,短衣大绔长剑,去好之,作七尺五寸剑,被服皆效焉。”

文中的“成庆”,晋代尚书郎晋灼说是荆轲,隋代学者颜师古认为不是荆轲,而是古代一位勇士。“去”,就是广川王刘去,他是汉景帝刘启的曾孙。

汉代画像砖中的勇士成庆的形象

刘去的大殿门上挂着成庆穿短衣大裤、佩带长剑的画像,刘去很欣赏,于是也照着画中的样子,制作长七尺五寸的长剑和短衣大裤。

《后汉书·冯异传》:“车驾送(冯异)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具剑。”

冯异,东汉开国名将,在“云台二十八将”中位列第七位。这段话是说,当时赤眉军起兵叛乱,大司徒邓禹败给赤眉,光武帝刘秀就派冯异前去平定赤眉,临行前赐给他马车和七尺具剑,即宝玉装饰的七尺剑。冯异也不负刘秀所托,崤底之战大败赤眉,迫降赤眉八万人,立下赫赫战功。

古画中佩戴长剑的贵族

由此可知,从战国到两汉,一直有七尺剑。而且通过这些史料可知,七尺剑在当时均为宝器,专为帝王、诸侯所佩。

那么,古代的显贵们为什么都喜欢佩戴七尺长剑呢?

秦王为什么要佩长剑

春秋时期,铸剑材料是青铜,但青铜质脆,剑易折断,所以一般是短剑。比如,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全长不过55.6厘米。浙江省博物馆收藏的越王越王旨於睗剑,通长52.4厘米。

越王勾践剑

到了后来,由于铸造水平的提高和军事实战的需要,从战国时期到秦汉,剑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长。正如常言所说,一寸长,一分强,手持的兵器越长,攻击范围就越广,攻击威力也就越大。

在秦俑坑,迄今共出土22把青铜剑,长短不一,最长的95厘米,最短的81厘米,比春秋时期越王剑长了将近一多半。

汉代画像砖上的长剑

秦王嬴政个子很高,身强力壮,相貌堂堂。北宋《太平御览》引《河图》说:“秦帝名政,虎口,日角,大目,隆鼻,长八尺六寸,大七围,手握兵执矢,名祖龙。”

八尺六寸,按现在换算,大概相当于198.66厘米,将近两米,即便是在今天也是少有的伟丈夫。

在古代,剑不仅是一种武器,也是一种礼器,是社会地位、身份的象征。

《太平御览》影印本

汉代《贾子》说:“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庶人不带剑”。

同时,在剑的长度和重量上,也因佩带者的爵位高低而有所不同。

战国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考工记》中就这样说:“身长五其茎长,重九锊,谓之上制,上士服之。身长四其茎长,重七锊,谓之中制,中士服之。身长三其茎长,重五锊,谓之下制,下士服之。”

“茎”是剑柄,用手握的那个部位。“身长五其茎长”,是说剑身的长度为剑柄的五倍。锊,读作lüè(音同 “略”),古代重量单位,约合六两。剑越长,佩戴者的地位就越高,身份越显赫,越能显示其非凡的气度和权势。

因此,秦王嬴政佩戴长达一米六二的宝剑,不只是为了防身,更是为了显示大国君威。

秦始皇兵马俑

长剑虽然可以增强攻击威力,但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不太好拔剑,紧急情况下,必须通过“负剑”的方式,才能将剑顺利拔出。

那么,“负剑”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作呢?

何为“负剑”

按照人教版教材的解释,负剑就是“负剑于背”。这种解释有点模棱两可,到底是把剑背在后背之上,还是把剑推至后背位置上,教材没有明确说,估计教材的编著者也注意到了人们对“负剑说”的巨大争议。

高中语文教材《荆轲刺秦王》

秦王负剑说,一直以来,广为大众认同的观点是,秦王配剑过长,情急之下很难拔出来,只有“负”起来,才能使剑出鞘。

但是,这个“负”到底是怎么样一个动作呢,今天的人们对此争论得很厉害。

据相关资料,某著名导演在拍电影《荆轲刺秦王》时,就曾让演员把剑背到背上,然后从肩膀上部的位置拔剑,却怎么也拔不出来。即便勉强拔出来,在惶急奔跑中,锋利的剑刃极有可能伤及脖颈,非常危险。

负剑

不管这则资料是真是假,反正我们在这部电影没有看到“负剑”的情节,而是这样的画面:大殿之上,众侍臣高声提醒“王负剑!王负剑!”。惶急中,秦王绕柱而逃,长剑在身前身侧很是碍事。这时候,一御医用药囊掷中荆轲,一侍臣趁机跑上前,双手抓住剑鞘,秦王抓住剑柄,在侍臣的帮助下,秦王终于拔出长剑,一举刺中荆轲。

秦王负剑说,在古时一直不存在争议。唐朝司马贞《史记索隐》注引东晋王劭语:“古者带剑长,拔之不出室,欲王推之于背,令前短易拔,故云王负剑。”

荆轲刺秦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所谓“负剑”,其实就是将剑“推之于背”,即沿着皮带平移到背后的位置,这样便能大大降低拔剑的难度,顺利地拔出长剑。

司马贞《索隐》引《燕丹子》曰:“鹿卢之剑,可负而拔之。”据郭沫若考证,秦王就是用鹿卢剑击败荆轲的,因此句中之“负”与“王负剑”之“负”,用意相同。

东晋王劭关于“王负剑”的解释,得到古今学者的普遍认同。

秦始皇铜马车中的御者

如,张清常、王延栋《战国策笺注》就认为:“言大王把剑推向背后。按:配剑太长不便拔出,让秦王将剑推向背后以便拔出。”

熊宪光《战国策研究与选译》亦云:“意即将剑推向背后,以便拔出。古时候带剑上长,不易拔出,推向背后则前短而易拔。”

熊宪光甚至把《荆轲刺秦王》中“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这句话,直接译为:“两旁的人叫道:‘大王快向背后推剑!大王快向背后推剑!’”

秦始皇铜马车中的御者

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把长剑推倒后背上,才能将之拔出剑鞘呢?这就涉及到古代的一种佩剑方法:“璏式佩剑法”。

何为“璏”

璏,读作zhì(音同“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璏,剑鼻玉饰也。”是一种通过用胶质粘合、或细密丝线捆绑的方式,安装在剑鞘外壳上,用来固定剑鞘的鼻钮,多为玉质,也有铜质的,但是比较少见。其位置在鞘口以下约三分之一处,而于整剑则恰好位于中部。

剑璏


剑璏正视为长方形,底下有一方框,便于衣带穿过,可固定剑于腰带上。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剑,剑身一般都比较长,佩于腰间时必须要束紧,否则就会左右晃动,磕磕碰碰,妨碍人的行动,更重要的是,对于春秋战国的贵族而言,佩剑是一种必须予以充分重视的礼仪,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璏式佩剑法。

玉璏

所谓“璏式佩剑法”,就是在佩剑时,用一条皮革、或者是丝质的细腰带,穿过剑璏底部的方形孔格,然后将腰带系于腰间。

古代璏式佩剑

如此一来,剑身紧贴着腰侧,剑璏则向外示人,所以人们便在剑璏的表面装饰各种图案,云纹、兽面纹、螭虎纹、谷纹、勾云纹、乳钉纹等等,做得非常华美,用以昭示贵族的礼仪等级和审美情趣。

玉璏

一般情况下,剑应是佩在左侧腰际的。荆轲独自一人上殿时,秦王是在案后席地而坐的,因此,秦王此时应是把佩在左侧的剑,沿着剑带,拉到腹前,席地而坐后,把长剑横放在腹前左腿之上。

当荆轲把地图卷轴放在秦王案前,慢慢打开,最终图穷匕见,荆轲举匕刺秦,秦王惊起,扯断衣袖,急忙拔剑。

剑璏示意图

而此时,秦王的长剑还是悬挂在腹前。惊慌失措之下,秦王忘记把剑推回左侧原位。

秦王要想从身前拔剑,鞘口必须刚好与腰部平齐才行,但由于秦王佩剑太长了,以璏式佩剑方式,鞘口并不在腰部,而是在腰部以上大约40厘米处。就是说,即使秦王将剑拔到极限,也还会有近40厘米的剑身留在鞘里。所以这把剑,从身前无论怎样都根本拔不出来。

璏式佩剑法

情急之下,秦王便“操其室”,想再次拔剑,却因为“剑坚”,而没能成功。

那么,司马迁笔下的“剑坚”,又是指什么呢?

何为“剑坚”

依照人教版教材的解释,所谓“剑坚”,是指“剑插得紧”。但是,这种说法非常不能令人信服。

所谓的“剑插得紧”,是说剑身被卡在了剑鞘中,换句话说,就是秦王的剑出了故障了,拔不出来了。

璏式佩剑法示意图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己酉,王冠,带剑。”秦王嬴政13岁即秦王位,21岁时亲政。荆轲刺秦时,秦王33岁,已带剑十余年,对自己的佩剑肯定是了如指掌。

况且,秦国的制剑工艺非常高超,即便是普通的佩剑都不会出现卡住的情况,工匠们给秦王制作佩剑,又岂敢不用心?怎么可能会允许佩剑卡在剑鞘中拔不出来这种故障发生呢?

秦汉时期宝剑部位名称

再者说了,如果真的是因为剑插得太紧,从身前拔不出来,难道从身后拔,剑就不紧了吗?《荆轲刺秦王》中,清清楚楚地写道:“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秦王把剑推至背后,一下子就将剑拔出,并砍断了荆轲的大腿。如果剑插得紧,秦王即便用负剑法拔剑,也得费半天劲呢。

所以,把“剑坚”理解成剑插得紧,显然不对。它真正的意思是,秦王使用的是璏式佩剑法,用带贯璏系结,从而将剑鞘牢牢固定在腰间。这里的“坚”,指剑鞘与腰带之间,而不是剑身与剑鞘之间。

古代玉具剑示意图

当时,秦王“操其室”,并不是左手握剑鞘,然后用右手去拔剑,而是直接用左手“暴力摘剑”。也就是说,秦王从身前拔剑不出,情急之下,便用暴力的方法,想把剑璏从剑鞘上挣脱,或者干脆把系在腰间的剑带挣断。

这种方法,也是平时惯用的“摘剑式”拔法,即解开腰带绳扣,将长剑从腰间连鞘摘下来,然后一手握鞘,一手握柄,双臂横向伸展去拔剑。

剑带前端的活扣

但是,秦王的佩剑和腰带的质量实在是太好了,他无论用多大的力气,都无法使剑璏从剑鞘上脱落,也没办法将剑带挣断。

面对荆轲的突然袭击,无法摘剑的秦王一下子不知该如何是好,惶急之中,只能手握剑鞘,绕柱奔逃。

璏式佩剑法

古代文献,行文简洁。《战国策》也好,《史记》也罢,在写了“操其室”之后,便惜墨如金,没有具体说摘剑,是因为西汉时尚有七尺剑,人们都知道七尺剑需先摘后拔,因此不必赘述。(张文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秦王   剑鞘   史记   战国策   佩剑   秦汉   汉代   长剑   腰带   古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