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卖国皇族,献广州卖东北祖地,八十九岁善终追谥庄简

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当时俄国使用的儒略历1858年5月16日),在满清黑龙江将军奕山△的主持下,于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和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单方面签订了一份新的不定等条约,史称《瑷珲条约》,全称《爱珲城和约》

《瑷珲条约》使得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下游段)的40万平方公里土地中俄共管,俄方暂时取得关键的出海口,并只准中俄两国船只通行。

因为而按照满清当局事先给与奕山的命令,奕山根本无权与俄国签订条约。因此,满清中枢没有批准《瑷珲条约》,并在事后对奕山等人予以处分。但12年后,在1860年订立的中俄《北京条约》时满清政府被迫始予认可。

沙俄在东北亚地区彻底站稳脚跟,获得了北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优质海港,而中国则彻底失去东北地区的出海口。

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的两位社会主义友邻,一个老大哥苏联,一个帮忙打抗美援朝的小弟朝鲜达成成商议,在俄朝边界中国出海口建一座大桥,全长约530米,为8孔60米钢架铁桥,桥底至常水位高9.6米,其中仅3孔可作为通航孔,大型船只无法通过。这桥叫图们江大桥,两国又美其名曰俄朝友谊大桥,从此,中国东北的出海口被牢牢卡死。

图们江上的俄朝友谊大桥

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曾多次向友好国家苏俄和朝鲜提出改造“俄朝友谊大桥”,恢复中国出海口,但均遭到拒绝。

在老大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管辖权叶利钦当总统,中朝关系趋好。于是中国向俄朝两国提出重修图们江桥,恢复中国图们江出海权的建议,得到俄朝两国一致的答复“ 维持现状 ”。 于是,东北恢复出海口遥遥无期。

而回到《瑷珲条约》签订后,整个沙俄高层喜出望外,因为他们根本没想到想要获得北太平洋出海口居然这么简单。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特颁嘉奖,以表扬侵略签约“有功”的穆拉维约夫,同时晋封穆拉维约夫为阿穆尔(即黑龙江)斯基伯爵。而为了庆祝《瑷珲条约》的签订,沙俄将瑷珲北岸的海兰泡改名为“报喜城”(即布拉戈维申斯克)。

半个世纪后(1900年7月),沙俄在所谓的“报喜城”里制造了耸人听闻的反人类大屠杀—海兰泡惨案,共造成五千多名(也有资料为六、七千名)中国人死亡。

俄军绑缚海兰泡中国人准备屠杀

对《瑷珲条约》,恩格斯提到,俄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俄罗斯在远东的成功》,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662页)。

2022年,俄罗斯阿穆尔州首府海兰泡举行《瑷珲条约》签订164周年庆祝活动。人们在街头纪念瑷珲条约巩固阿穆尔河(即黑龙江)左岸地区作为俄罗斯领土的地位。学生、全俄青年军等向纪念碑献花。市长奥列格·伊马耶夫(俄语:Олег Имамеев)说“我们对祖先的责任是保护我们祖国的历史”。

《瑷珲条约》是俄国迫使中国签订的一个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不平等条约,也是沙俄对中国领土侵吞的试探。俄国将穆拉维约夫割占中国黑龙江地区的行动方式概括为一个侵略公式:“必须以实际占领地方的办法来支持俄罗斯外交上的要求”。其后,俄国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不平等条约又侵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和外西北地区大片领土,都是这样干的。《瑷珲条约》的签订,为俄国进一步掠夺中国领土开了一个罪恶的先例。

英国人寇松的评价

要知道满清入关后,满清中枢因为得国之快之易,始终担心有朝一日被赶回东北老家,并将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的祖地,所以满清对于东北地区始终采用的事有别于中原地区的行政制度、管理方式和土地占有形式,在东北分别设置了盛京将军、宁古塔将军和黑龙江将军。这实际上是将东北地区设置成“陪都特区”,将东北肥沃的土地视为满清高层禁脔,或者说是满清最后的退路,视为和传统汉地十八省迥然不同的国中之国,直接将这片珍稀的土地资源专供满清贵族享用的后花园。

所以《瑷珲条约》在被黑龙江将军奕山私下签订后,次年也即咸丰九年(1859年)五月,奕山就受到革职留任处分,旋又革去御前大臣,被召回北京以示惩罚。但随着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认可《瑷珲条约》并正式吞并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土地,奕山又官复御前大臣,补正红旗蒙古都统、健锐营后扈大臣,之后又晋封一等镇国将军。直到光绪四年(1878年)六月初一日,奕山善终去世,享年八十九岁,谥号庄简,在那个年代可谓高寿。

而奕山在这八十九年的人生里,割土卖国也不是第一次了。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五月初一日,奕山出生,他是康熙第十四子爱新觉罗·胤禵的玄孙,道光的族侄,属于根正苗红的满清皇室。而在对外交往时,他也是和满清高层一样,始终以损害中国利益结与帝国之欢心为外交宗旨。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月,奕山被任命为“靖逆将军”,以隆文、杨芳为参赞大臣,统率川、鄂、湘、滇、黔、桂、赣等省大军17000人赴粤征剿。时人称其势“真如泰山压卵”。奕山口出大言:务“使逆夷片帆不返”;道光帝亦谓“必能迅奏肤功”。

但随着英军强占香港、攻破虎门、兵临广州城下,广东军民要求抗战,奕山则“每言粤民皆汉奸,粤兵皆贼党”,奏称广东“患不在外而在内”,提出“防民甚于防寇”的方针,拒绝采用林则徐提出的发动爱国军民御敌、剿敌的战守方案。

在英军寇关时,奕山惊慌失措急命城上改换白旗,并派广州知府余保纯缒城而出,于四月初七(5月27日)和英方代表义律签订了屈辱的《广州和约》:

①清军于6日内撤出广州城60英里以外。

②一周内向英军缴纳“赎城费”600万元。

③待费用付清后英军撤出虎门。

④赔偿英商馆、商船损失。

《广州条约》的签订传回满清中枢后,本以为会被重责的奕山,却得到了道光帝表示“朕谅汝等不得已之苦衷,准令通商”的命令,居然批准了《广州和约》,奕山有恃无恐越发庸懦怯战。但英国在勒索到巨款后,旋即撕毁和约,扩大侵略战争,后英军北上,中英《南京条约》签署。《南京条约》签订后,奕山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月受到斩监候、锁拿解京监禁的惩处,但次年即获释起用。

正是因为在广州城的卖国行为被满清自罚三杯,所以在道光三十年(1850年)十一月,奕山又再次实授伊犁将军。时值沙俄为打开中国西北大门,一再催逼清政府开放伊犁、塔尔巴哈台、喀什噶尔三处通商。奕山等奏称“碍难均行拒绝”,请准开放伊、塔两处。咸丰元年七月初十(1851年8月6日),奕山与沙俄代表科瓦列夫斯基签订了《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同意沙俄在伊、塔两处片面设置领事,享有领事裁判权和贸易免税权,还划给沙俄“自行盖造”住房货栈的地方一区、葬地一块。

在十几年后的今天,奕山变本加厉出卖国家利益,签订《瑷珲条约》,因为他知道,满清皇室会为他兜底,甚至以官方的名义坐实他许诺的各种辱国条款。

所以虽然纵观历史长河如他般丧权辱国卖地求荣的千古罪人难得一见,但因为自己的出身血脉,他却以八十九岁高龄善终,在那个“七十古来稀”的年代,确实也是一个奇观了。



- END -

编辑 | 卧阑听鱼

文献资料 | 网络

#云游风物之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乌苏里江   沙俄   满清   东北地区   俄国   海口   皇族   黑龙江   广州   条约   中国   将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