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400万迅速长到4亿,清朝人口为什么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本该是腐朽没落代表的清朝,不但有过“康乾盛世”的经济繁荣时代,人口也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

清朝初建时,人口只有一千四百多万,短短的一百多年过后,清朝的人口总量就已经上升到4亿多人。

这个人口基数还一直持续到了清末民初,这也成了建国以后我国人口大幅增长的基础。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清朝的人口呈现除了爆发式的增长?

历朝人口都有增长,为何清朝最盛

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人口数量虽然会因为社会因素,出现或是减少或是增多的情况,但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人口总数也会呈现平缓发展的态势。

在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中,虽然因为战乱、政策的原因,出现过人口起伏变化的情况,但是自秦汉至清初,人口总数始终在两千万至六千万之间徘徊。

像清朝一样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口总数由一千四百万,激增为4亿多的情况才从未出现过。

而且清朝的人口总数,不但比明朝时多了很多,也比之前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要多。

中国人口记数是从战国时代就开始的,那时人口总数有两千万左右。

在一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人口也经历过几个增长的高峰期,每一次人口高峰期,都是伴随着一个大一统政权一起出现的。

第一次人口高峰期出现在两汉时期,西汉武帝消除了匈奴的威胁之后,开始与民休养,到了汉平帝时期,人口总数就增长到了将近六千万,东汉虽然也完成了大一统,但是人口总数一直没有超过这个数量。

唐代人口最盛是在唐玄宗天宝年间,那个时候虽然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但是人口总数却比东汉还少了七百多万。

两宋由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口总数超过了两汉时期,南宋时期全国约有将近七千四百万人口。

元朝虽然是大一统政权,但是因为政策的原因,其人口总数还不如两汉时期,直到明朝再次统一之后,人口才渐渐增长起来。

明朝其实也有过人口大增长的现象。

明朝洪武年间进行过一次全国人口统计,统计出来的人口总数是六千三百万,到了嘉靖年间,人口总数足足增加了一个亿。

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明朝虽然增加了一个亿的人口数量,但是比起清朝3.3亿的增长数量,仍是小巫见大巫。

清朝的人口增长高峰期主要出现在乾隆朝,继乾隆六年人口首次破亿之后,乾隆三十六年、五十五年又分别增加了一亿人口,直到道光年间达到4亿之众。

虽然人口数量涨幅惊人,但是几次幅度较大的增长出现在乾隆一朝并不奇怪,这是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的表现。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人类的繁衍生息,必须建立在人们可以获得物质资料的前提下。

所以中国封建历史中几次人口增长,都是伴随着大一统王朝一起出现的,从这个历史规律中就可以看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稳定,是人口增长的前提和基础。

清朝人口的几次急剧增长,也是在满足了这一个条件的基础上才出现的。

满清政权在顺治初年入关之后,面对的是一个经历过大动乱后残败不堪的社会经济。

因为各种抗清势力的存在,和边疆各族的反叛,清朝兵事不断,即使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的措施与民休息,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承平日久,生齿日繁”,总体上来说,“康乾盛世”的出现,是清朝人口剧增的一个重要原因。

轻徭薄赋政策刺激人口增长

除了稳定的社会因素,清朝人口能够急剧增长,也清朝统治者对赋税制度的改革和调整也分不开。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清朝在建立之初,便颁布了“废除明季三饷”的政策。

“明末三饷”具体指辽饷、剿饷和练饷,这是明朝末年为了筹措辽东军费,和后金(清)对抗而加派的田赋,清朝取消这三项赋税,对于受压迫的劳动人民来说,无疑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因为朝廷财政困难和军费问题,“三饷”虽然在顺治元年又开始征收,田赋也多有加派,但是在政局稳定之后,清朝就立即着手减轻赋税,以期恢复民生。

康熙五十一年的“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既是清朝赋税改革的开始,也是人口剧增的开始。

康熙即位后,虽然先后有过平定三藩、收回台湾和与俄国的“雅克萨之战”等对内和对外战争,但是他也一直尽可能地推行赋税蠲免政策。

他把“赋税蠲免”当作自己仁政的一部分,在统治时期几乎是年年都有蠲免。

对于蠲免的标准,康熙在1676年就与诸大臣议定:如果农耕生产因为自然灾害减产,按照减产的比例给予赋税减免。

为了防止官员怠政,康熙明确要求“被灾地方抚司州县官迟报清醒及迟报分数,逾限半月以内罚俸六月”。

在逐年降低赋税的同时,康熙还意识到海内升平已久,人口自然大量增长,但是田亩却无法增长,如果按照之前的方法,以人丁作为纳税的主体就不大合适了。

而且平民为了少交赋税,自然也有瞒报人丁的事情,这样既无法统计人口数量,也没有办法真正让增加的人丁也缴纳赋税,与其这样,不如调整征收赋税的制度。

公元1712年,康熙下达谕令,责令各督抚核实之前登记在册的人丁数额,并重新对人丁进行登记造册。

这两部分数据比对之后,将作为固定征收赋税的赋税定额,之后不再对新增的人丁征收钱粮,这就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

这个政策颁布的第二年,朝廷又下发诏令,命令各地官府以1711年登基的户籍人丁为准,将征收的人丁税银总额定为335万余两。

这335万余两的额征丁银,就成了清朝前期丁银征收的定额基数,明确了以后征税中,人丁税收的具体数额,为以后的赋税改革打下了基础。

康熙是个实干家,为了确保这项政策落实到位,他还明令“如有州县私行科派滋生人丁,可上本参奏弹劾督抚”。

但是这个政策在实施时,又会出现因为农民天王等问题带来的人丁缺失的情况,于是康熙又在“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基础上,采取了以新增人丁代替缺额的方法。

这个方法历经康熙末年和雍正初年,最终形成了“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

摊丁入亩”又称“地丁合一”,以拥有田亩的数量,作为征收赋税的标准,这样一来就大大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负担,这才是清朝人口增长的关键。

清朝人口基数、统计范围,人口增长潜力大

在农耕文明中,拥有土地最多的,往往不是农民,许多辛苦劳作的农民实际上并没有土地。

以“人丁”作为标准收取赋税,在汉唐以及明朝后期一直存在,人丁税也会让很多没有土地牵绊的农民为了逃避赋税,出现藏丁匿口,甚至举家逃亡。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的实行,让农民没有了赋税的压力,之前长期隐匿的人口自然也会出现,这也是人口增长的一个原因。

而且尽管清朝的版图不是历代王朝中最大的一个,但是其有效管辖的领域,却是历代中最大的一个。

清朝把人口分为边民和腹民,这两类人口“皆隶于所在州府……男曰丁,女曰口”,“腹民计以丁口,边民计以户,皆按丁口编入民数”。

这些被计入民数的人口中,除了汉人、满人和蒙古人,也包括藏、回、黎苗瑶彝,还有东北的鄂伦春、鄂温克等少数民族。

随着清朝在少数民族地区“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再加上台湾、外蒙古和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清朝人口统计的范围已经大大超过了历代王朝。

而且清朝还有两个其他朝代没有的因素,一是能够继承的人口基数大大超过前朝,二是食物结构的调整。

以明朝为例,明太祖洪武十四年(公元1566年)统计人口时,总人口只有六千三百多万。

虽然清世祖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统计的人口数量只有一千四百万,但是九年之后,人口总数已经发展到了九千万。

这九千多万人口,就成了清朝人口增长的起点。

顺治之后清朝政治大致稳定,康熙年间平定了边疆和内地之后,清朝也几乎没有大的战事,安稳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基础。

再加上康熙、雍正推行的赋税改革,人口增长的潜力已经被充分激发起来,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发展,最终在道光朝达到4亿人口的顶峰。

而食物结构的调整,主要是因为新的农作物品种的增加。

我们熟知的饥荒年间可以代替粮食,产量又非常巨大的马铃薯,虽然在明朝已经传入中国,但却是道光年间才开始大量种植的。

还有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也是在清代才成为平民的主食。

人口增长,必须建立在人口获得物质资料的基础上,而清代高产农作物成为人民日常主食之后,就很好地满足了这个条件。

所以清朝人口激增,固然与政治稳定、生产力发展脱不开关系,也与“摊丁入亩”政策的实施,还有人口基数、饮食结构等脱不开关系。

结语

清代的人口激增,虽然因为扩大的生产力让社会经济有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增长过快的人口,也给清朝带来了“人口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社会资源因为人口增长变得紧张,从而出现了物价上涨的问题。

1712年,康熙帝就观察到了这个现象,他在和大臣讨论米价上涨时就说“并非烧酒等用米过多,而在于生齿日繁,闲人众多且富户囤积之故”。

除了米价,良田价格也大幅度上涨,康熙时每亩不过四五两银子,到了乾隆时期已经涨到了四五十两银子一亩。

从经济学理论上来讲,这虽然是社会经济走向繁荣的标志之一,但后面也隐藏了清代因为人口剧增,带来的社会资源不足的危机。

参考资料:

1.马秋菊. “摊丁入亩”与清代财政、人口[D].天津师范大学,2016.

2.董林生.新议清朝人口剧增的原因及影响[J].宜春学院学报,2007(01):137-140.

3.周源和.清代人口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82(02):161-188.

4.陈权清.清代人口的增长与危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清朝   乾隆   明朝   人口   人丁   赋税   康熙   时期   政策   人口总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