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宗海小野果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在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七甸街道野竹社区桃源泽水库边几百米处,是胡春家去年新种的一小片果园。在茂密的绿叶中间仔细寻找,一颗颗红的、紫的小果子挂在枝头。“去年试种了100棵树莓,这几天正是结果的时候。”胡春说,打算摘一些拿出去卖,再看看有没有人想到果园里来摘。

在云南,树莓又叫做锁梅,根据不同的颜色俗称黑泡儿、白泡儿、黄泡儿,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一种常见的野果。如今,小野果成了致富果。在阳宗海西岸七甸街道,野竹社区、胡家庄社区、马郎社区已开始推广种植树莓以及桑葚。

和胡春的果园相比,在马郎社区黑玛凹村小组,彭泽超投资80余万元打造的50亩青松岭树莓采摘基地不仅规模更大,还加入了一些现代农业的因素。顺着窄窄但平整的石头阶梯穿过果园,几把米黄色的麻布大伞、几张折叠椅和小桌子摆放在铺满石头的地面上,一点点乡间野趣、一点点小资情调,打破传统农家果园的形象,令人眼前一亮。“这个周末,黑泡儿开始大量成熟,我们果园也算是正式开园。”彭泽超此前试着在网络平台上发短视频推广采摘基地,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关注。“现在每天平均有10多个人打电话咨询,没正式开园也接待了一些游客。”彭泽超说。

目前,彭泽超的采摘基地种了4000棵树莓,按照平均每棵产量5公斤计算,今年的产量达2万公斤,目前市场价格为100元/公斤。“今年应该能收回成本,还有赚头。”彭泽超介绍,从他试种的情况来看,树莓生命力强、适应力好,一年就能见效,经济效益不错,非常适合发展,今年计划带动村小组再扩大种植200亩。颇有经营头脑的彭泽超还想到了与村民“抱团发展”的营销方式,向来采摘的游客发放周边村民经营的餐馆的代金券,把游客吸引过来玩,还能让他们留下来吃饭,村民也能获得更多收益,两全其美。

今年,阳宗海党工委、管委会确定了要将西岸打造成为水果乐园的发展目标。阳宗海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苏在东说:“树莓、桑葚正好填补了七甸樱桃落潮后和水蜜桃成熟前的一段空白时期,从4月开始,让游客来阳宗海一直都有新鲜水果摘,真正成为水果乐园。同时,我们也鼓励村民发展黑色高价值水果种植,给他们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今年,阳宗海将用好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引导七甸发展特色水果种植;通过支持像彭泽超这样的致富带头人成立合作社,带动周边村民搞种植、发展新业态,培育形成阳宗海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短评

小果子大作为

到山间野外摘白泡儿、黑泡儿、黄泡儿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对现在很多城市里的孩子来说,这些小果子是新鲜的、有趣的。一方面是市场经济规律,物以稀为贵;另一方面是情怀消费,能掀起一阵亲子游的热潮。

然而在今天,要形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只是“一头子热”。众多实践表明,农业必须走科技化、精细化、品牌化的发展路线。云南有立体气候、生物多样性等极好的条件,还有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从种植技术到品种优化、品牌打造、种质资源都可以大做文章。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洁

责编:李晓梅

编审:沙兰梅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昆明日报-掌上春城】,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野果   桑葚   昆明   动能   云南   果园   果子   村民   乡村   水果   游客   社区   宗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