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诞生到兴盛,详细解说印度佛教的发源史!

前言:

影响我国千年的佛教文化源于印度,自东汉佛教传于中国本土,佛教以其惊人的融合力与本土其他宗教相互适应,其信徒遍布天下,上至皇亲国戚,功勋宿将,下至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对佛教青睐丝毫不减,那么影响中国千年的宗教在其本土发展如何?是如何产生的?

各国战乱,佛教诞生

印度佛教最早有苗头是在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的一个分支力量来到了印度河的旁遮普地区在此发展并不断壮大,雅利安自诩血统高贵,带有先进的生产力,在此期间创建了大量先进文明,吠陀文明应运而生,雅利安通过强大的武力征服了当地的原住民,在此建国,并于当地民族展开大融合。

印度最让人熟知的就是种姓制度,其来源就在这一时期,印度在征服当地居民后,为了宣扬自身的高贵地位,以及维护自身的利益,开始将国内人民划分为三六九等,第一等人为僧侣,宗教神职人员,这些人掌握思想和文化,在印度等级最高,这也印证了印度宗教地位高于世俗王权地位,第二等为军官领袖和大臣们组建的世俗权利集团,这些人拥有实实在在的权利,负责对全国政务军务负责,直接管辖百姓,但是本质上还是要拥护宗教集团,为其提供保护,宗教为其提供统治的合法性,二者相辅相成。

最后两个等级为平民和底层工作者,二者属于被统治阶级,区别只不过是待遇好坏的问题,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级别为贱民,可视为奴隶,没有丝毫人权保障,这个制度伴随印度到达了公元6世纪。

这一时期印度出现了16个国家,相互攻伐,相互吞并,主力国家几乎都分布于恒河流域,这一时期出现了两大军事霸主国家,东部的强国为摩揭陀国 ,中北部的强国为居萨罗国,此时的国家制度类似于中国的春秋争霸时期,区别在于没有周天子这种名义的宗主国,印度则是各国之间没有限制的战争,相似点则是大国吞并弱国进行争霸,小国委身于大国成为附庸,而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就是小国,沦为了大国的附庸,体会了那一时期小国的苦涩。

此时印度由于国家繁多导致思想尚未统一因而东部的本土思想相对于其他地区较为活跃,而强大的吠陀文明国家刚刚进军印度不久因而在东部根基尚浅,这为佛教的发展迎来了很好的时机。

此时吠陀由于国力强盛产生了大量财富,第二等级的贵族因此获利颇多,这种财产分配情况导致了宗教领域的不满,双方矛盾愈演愈烈,宗教内部出现了婆罗门与沙门两个分支,前者主张自上而下进行改革,改良制度,后者打算自下而上进行全盘改变,佛教便是沙门思想的产物。

佛教衍生,早期佛教

公元前565年,释迦牟尼在迦毗罗卫国出生,释迦牟尼原名叫做悉达多,姓乔答摩,其出身极为高贵,是该国的皇子,属于第二种姓人,握有世俗的大权,而国王也对其抱有很高的希望。

此时正是乱世,印度各国之战战乱不断,身为小国的迦毗罗卫国,自保都很勉强,更别说向外扩张和发展了,但是乱世枭雄谁也不甘心这一辈子都活在他国的阴影之下,为此国王希望释迦牟尼可以成为一带雄主,将来带领国家走向强盛,将宗族发扬光大,但是此时的释迦牟尼并不喜欢军事和政治,而是对对宗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深入了解后,释迦牟尼感念,人世间不仅只有战乱和流血,还有其他美好的东西。

为此释迦牟尼决定放弃王位继承的权利,放弃身为二等人,世俗贵族的实权,选择了追随沙门的宗教人士领悟高深的境界,为了让自己对世间万物了解更加彻底,释迦牟尼决定进行苦行,对于其他底层人士来说,苦行并不算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因为战乱让很多百姓生活在死亡线上,或者本身就是困难的一部分,但是对于释迦牟尼来说,从小长于宫廷,过着人上人的生活,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而释迦牟尼能从顶峰步入低谷,坦然面对,其内心的强大才是被后世尊重的重要原因。

但是世间之事世事无常,释迦牟尼虽然潜心苦行长达六年之久,感悟到了世间的苦难,但是对于内心的修为依旧觉得没有太大的进步,为此菩提伽耶独坐树下冥思,静下心来,感悟自己经历的种种,除了用身体去体会外,还要用心灵去体会,终于,释迦牟尼在树下感悟到了真谛,成为了觉者佛陀,时此时的释迦牟尼年仅35岁。

感悟后的释迦牟尼立即找来了最初便跟随他左右的五位弟子,向其宣扬心法,这五人成为了释迦牟尼最早的追随者也是最早的僧团,释迦牟尼虽然最早思想来源于沙门,但是通过长时间的自我感悟发现了,沙门中的很多不适之处,例如苦修的过程中会以折磨自己来找到修行的真谛,再就是纵情享乐享受世间带来的美好生活,其宗教过于极端,天山地下差距太大。

而释迦牟尼通过自身的理解将思想整理为了“无我”,“四谛”,“八正道”这三个方面,这便是印度原始佛教最核心的理论。,以此为基础扩充为了佛教三要素即佛,法,僧。

感悟后的释迦牟尼开启了长达40年的传教生涯,佛教开始正式行成规模,在描写释迦牟尼传播教义的历史中记载,释迦牟尼涉足地区颇多向西最远达到马图拉和毗兰若,向东最远达到了鸯伽,向北最远达到了于迦毗罗卫,向南最远达到了菩提伽耶,可以说释迦牟尼向四方传教,不拘泥于一地,这与春秋时期孔子做法十分相近,出使列国,宣传思想,吸收弟子达三千人,可见各国的宗师大家能被历史所承认的,都要做一些伟大的事迹。据说释迦牟尼最远到达了克什米尔和斯里兰卡地区,足见其对传教的热诚。

佛教分裂,大乘小乘佛教区别

在释迦牟尼去世后,佛教迎来了新的变化,佛教与摩揭陀国联系十分紧密,其宗教思想受到了摩揭陀国王氏的支持,双方建立了联系,摩揭陀国在这一时期国力十分强盛,对外扩张日益加剧,随着摩揭陀国的兴盛,佛教也在此时冲破了恒河中游地区,西和西南方向扩展

由于佛教教徒深入民间,与其他宗教高高在上的态度完全不同,因此佛教在民间有着大量的信徒,由于佛教传播的范围过于宽广,加之其只用了极短的时间就拥有了大量的信徒,问题也随之而来。

由于佛教发展的太快,很多事情还没有成熟,例如虽然佛教收入了大量信徒和僧众,但是没有统一的领导人物,内部高级僧人没有影响力和威慑力,导致各地僧侣各自传教各自发展势力,脱离了佛门中心的掌控,其结果必然是佛门内部四分五裂,各地僧众自成一派,良莠不齐,一些居心叵测之人加入宗教之中,搅浑了这摊清水。

佛教内部逐渐出现了以经、律、论三藏为不同势力的佛门思想派别,真正公开分裂要追溯到公元前360年,佛门内部竟然分裂成了上座部与大众部,此时分裂势头已经显现,在此之后以上座部和大众部为基础,佛门继续进行分裂达18部之多。

公元前四世纪,孔雀王朝阿育王时期,统一了印度,阿育王对于佛教十分尊崇,为此全国大力兴建佛寺,重视佛教传播,由于国家的支持,佛教迎来了兴盛,僧众数量大增,此时阿育王以官方的形式记载了全国佛教有多少派别,有多少不同的思想。

印度佛教的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兴起来源于公元前232年,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在于,对于佛教经典方面,小乘佛教偏向于早期的教义。

在理论上,小乘佛教比较注重个人的解脱,教义方面则是,无我,大乘佛教则更进一步,宣布一切事物都是虚无的,都是没有实体的,因此教义则是,法无我。

实践方面,由于理论上小乘佛教就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在实践方面便与自己利益为核心,强调首先解决个体问题,这是一种比较朴素的方法,先解决个人,再进一步解决其他,而大乘佛教则宣扬解决他人苦难为主,而后解决自己问题,先利他而后利己。

最终的目标上,小乘佛教主张修行到阿罗汉果为止就可以了,也就到达终身的目标了,而大乘佛教则认为阿罗汉果远远不够,应该以菩萨十地最终成佛为最终目标,因而佛教在这种对抗下产生了大量的佛,与菩萨,佛教迎来了百花齐放般的兴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佛教   印度   大乘   释迦牟尼   小乘   沙门   佛门   兴盛   宗教   思想   国家   详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