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看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

汉武帝颁布《轮台罪己诏》的时候,是在“巫蛊之乱”末期,当时太子为不受侮辱而自杀而亡,卫皇后也为证清白而自尽而死。

首先,我们就先了解一下太子刘据吧。作为汉武帝与卫皇后所生长子,也是武帝而立之年才得到的第一位皇子,因此在其尚未出生之时,武帝就已命当时的文人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以为祝贺,其实就等于已经提前昭告天下:这个还未出生的皇子就是大汉朝的储君、未来的天子。而在其出生之后,武帝又命枚皋等人作文祝贺,并且在长子七岁之时便立为太子(由于武帝自己也是在七岁的时候被立为太子的)。之后,便为其在全国挑选知名大儒做太子太傅,悉心培养太子。

在太子十六岁的时候,还赐给太子博望苑以让太子能够亲自结交一些能人义士,并且每次出巡都要将太子带在身边,以便让他学习应如何处理政务;在太子及冠之后,武帝便着力培养他的为政能力,让他监国并从不过问太子所处理过的任何事件。

虽然武帝同意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还是实行王霸之道,任用用法严苛的酷吏;而太子从小就学习《春秋》《左传》《谷梁》,因此心存仁道,用法宽容,经常为武帝所判一些刑事案件而翻案,使得一些酷吏开始心有不满。然而,了解太子的武帝并未对此横加阻拦,而是大力支持,并曾赞赏太子道:“太子敦重好静,必能安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文之主,安有贤于太子者乎?”因此,父子二人,相互信任,使得其他小人无可乘之机。

随着武帝的年龄越来越大,也就越来越害怕死亡,整天怀疑有人诅咒自己,精神也大不如从前。结果这时就出现了一个叫做江充的人。江充,为赵国人,因在赵国得罪了赵王而逃亡长安,因人品极差而没有得到太子的重用,转而投靠了协律监李延年并与之结成一党。有一次,江充因一件小事而得罪了太子,便害怕将来太子一旦登基就会对自己不利,便处心积虑的想要除掉太子,因此他便向武帝奏明:“宫中有人埋有巫蛊,想要诅咒陛下早日升天。”结果越来越疑心的武帝便命江充为绣衣使者,专门彻查巫蛊事件。于是,江充便在抓了几个皇亲国戚之后,便将矛头对准了太子,而太子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先发制人,率领太子府的亲军将江充处死并蒸煮了胡巫,并打算面见武帝以说明真相。

可已经被奸臣蒙蔽的武帝哪里还有往日的英明,不分青红皂白就下令京郊御林军围剿所谓的叛军,结果将太子逼出京城并最后自杀身亡,也使宫中的皇后因不能自明而自尽。

痛失爱妻、爱子的武帝此时方如梦初醒,痛悔不已,下令族诛江充、李广利、刘屈髦的九族,并且所有参与追杀太子的一干人等全部打入死牢。不仅如此,武帝还在长安建思子宫,在太子死难之地——湖县建归来望思台,以寄托哀思。

由于长年的四处征战,百姓已经是民怨四起,武帝这才意识到太子生前决策的正确,于是便下令颁布《轮台罪己诏》,向天下人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任命太子亲信田千秋为丞相,封为富民侯。

因此,作为武帝悉心培养的接班人,太子刘据没有让武帝失望,是一个合格的帝国接班人。只可惜,世事难全……然而,作为一个政治家来说,只要自己生前的政治规划、施政方针能够得以实施,那就是最大的成功,因此,太子刘据虽死犹生,虽败犹荣。

《轮台诏》下于征和四年,来龙去脉可见于《汉书·西域传下》。以下凡是牵涉《轮台诏》的史料原文,我会用下划线标出,其他都是旁证。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

通西域是个长期过程,自建元初年延绵数十年。置校尉与屯田其实是相为表里的守边措施:于是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即太初以后,河西四郡设置,自敦煌到盐泽的道路打通,汉廷在轮台、渠犁就开始了屯田工作,田卒数百人,由使者校尉领护,这些人的劳动一方面可以供给往来的汉使,另一方面也是实打实的领土扩张。

然而:是时,军旅连出,师行三十二年,海内虚耗。征和中,贰师将军李广利以军降匈奴。注意这里说的“海内虚耗”。大家更为熟悉的应该是另一句:“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不错,这句话经常出现在后来对武帝末年的描写之中,如《汉书·昭帝纪》赞曰:(昭帝)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虛耗,户口减半……

又如《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自是始征伐四夷,师出三十余年,天下户口减半。

“户口减半”之语,虽然说起来很顺畅,顺畅得不够严谨,但当时师旅征伐三十余年,人口由于1)战争2)天灾3)迁徙等等原因而流失减少,当非虚语。

从太初年间设置屯田,到征和四年下轮台诏,这中间汉廷对匈奴和西域的战争,基本是以李广利为首领。李广利伐大宛四年,攻匈奴三次,征和三年在第三次攻打匈奴时败降。这与当时长安李家被族诛也是有关系的,不论。

总之我们看到,汉武帝时的对外战争,以卫霍时期和李广利时期为非常明显的两条分界,卫霍时期的投入兵力少于李广利时期,但李广利时期收获的效果却远比卫霍时期要差。李广利伐大宛,带兵前后十余万;第一次攻匈奴,骑兵三万,败绩;第二次攻匈奴,骑兵六万、步兵七万,另还有其他将领的支援部队计七万余,劳而无功;第三次攻匈奴,兵力不详,但仅前头部队就有两万,投降。

自贰师没后,汉新失大将军士卒数万人,不复出兵。

总之,李广利等将领的数次征伐,给汉朝的人口与生产带来的损失是很严重的。

上既悔远征伐。

武帝晚期,社会经济状况被战争拖累,李广利投降以后,汉武帝也不再出兵。这时,桑弘羊等人来提建议了:

而搜粟都尉桑弘羊与丞相御史奏言:

桑弘羊有比较强势的发展经济的理念,我们都知道。此处的丞相和御史二人是谁呢?御史,是商丘成,因平定戾太子之变有功而拜御史大夫,并且曾与李广利一同出兵过;丞相是谁却不明确。上一任丞相刘屈氂是在征和三年六月被诛,征和四年六月,拜车千秋为丞相。这中间一年,《百官公卿表》未记载谁为丞相,那么一般就是没有丞相。又因为我们不知道轮台诏发出的具体月份,所以我们不能确定这个丞相是不是车千秋。但是在轮台诏发出之后:

而封丞相车千秋为富民侯,以明休息,思富养民也。

这就很明确了,这个丞相就是车千秋

以下是这三人的奏疏原文:“故轮台东捷枝、渠犁皆故国,地广,饶水草,有溉田五千顷以上,处温和,田美,可益通沟渠,种五谷,与中国同时孰。其旁国少锥刀,贵黄金采缯,可以易谷食,宜给足不乏。臣愚以为可遣屯田卒诣故轮台以东,置校尉三人分护,各举图地形,通利沟渠,务使以时益种五谷,张掖、酒泉遣骑假司马为斥候,属校尉,事有便宜,因骑置以闻。田一岁,有积谷,募民壮健有累重敢徙者诣田所,就畜积为本业,益垦溉田,稍筑列亭,连城而西,以威西国,辅乌孙,为便。臣谨遣征事臣昌分部行边,严敕太守、都尉明烽火,选士马,谨斥候,蓄茭草。愿陛下遣使使西国,以安其意。臣昧死请。”

这段话的大意是怎样的呢:

  1. 通沟渠:我们过去在轮台、渠犁等地搞的屯田,现在已经有了五千多顷的肥美农田,请求朝廷再建设一下灌溉设施——通沟渠。这个灌溉设施要怎么办呢?就把当时咱们放在轮台的那些田卒,由护领他们的校尉带着,去搞这些建设。
  2. 设职官:在田卒们搞建设的同时,还要配备一些行政官吏,传递往来消息。
  3. 移民实边:待得这些建设搞好一年,有了收成,咱们再招募百姓去那边居住下来,就是移民。这些老百姓在那边种田,不仅安居乐业,还可以将大汉的威名远播。

我们再来仔细看,其实这三个请求中,比较麻烦的是第一项和第三项。第一项还比第三项要好办一些,毕竟田卒是现成的。我们知道汉武帝时期很喜欢搞大移民,移民不论如何都是很伤筋动骨的事情,何况我们在上文已经分析过,这个时候的汉朝已经拿不出那么多人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汉武帝发出了轮台诏:

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军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言:“闻汉军当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单于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缚马者,诅军事也。”又卜“汉军一将不吉”。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能饥渴,失一狼,走千羊。”

这是第一段。段落大意有三:解释过去为什么要设置屯田。是因为周边西域小国已疲,无力给养经过的汉朝军队,而汉军自带粮食又不足够,乃至“道死数千人”。所以汉武帝从酒泉发粮,从张掖发人,渐渐就留在了边地。毕竟“不甚远”,这句话是武帝小心翼翼找的借口。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连年征伐,而此处的“连年征伐”专指“派李广利征伐”。汉武帝给出的理由是:

  1. 汉家在匈奴处受到侮辱,国家尊严的丧失。
  2. 占卜皆言利于用兵。

对于李广利的失败,武帝也给出了理由,认为是因为他没有听从自己让他“毋深入”的指挥,而汉军失去了一个将领就全军溃败了。但不论他给自己找了多少借口,他也确实承认了:曩者,朕之不明。

这句话是很需要几分气魄的。再接着看这道诏书: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

这句话的大意和上段话的第一句一样,表明他不愿意再劳动人民。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

这个大鸿胪,是田广明。车千秋以大鸿胪迁丞相,田广明代之为大鸿胪。田是有名的酷吏,事在《汉书·酷吏传》。这段话中提到募囚徒送匈奴使者的建议也很符合他的身份。汉武帝在此对这一建议表示了不赞成。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

武帝时中央极度集权,政权高度巩固。武帝继位的早期用田氏外戚斗倒窦氏外戚,再卸磨杀驴干掉田氏外戚,扶植启用新王党儒士开内朝外朝削弱相权。这样的背景下,丞相这个文官系统的最高领袖位置就处于君权与相权争斗的风口浪尖上,再加上汉代的外戚掌权传统,外戚多用为丞相,丞相这个位置又是君权内部下君主与外戚较量的擂台,简直是大火坑、修罗场。

武帝在位50余年,谁在丞相这个位置上,就差不多是个死了。武帝中期,老滑头公孙弘难得的在武帝朝中老死任上,丞相位置开始更迭,这之后的李蔡(因为侵占景帝陵寝问罪)、庄青翟(朱买臣等三长史害张汤合谋)、赵周(诸侯献黄金不足没上报问罪),全部因罪自杀。无党派老顽固石庆过来摆设一下,老死了。

继任的公孙贺,武帝做太子时就是太子舍人,铁杆王党!和卫青早年被武帝放置在伐匈奴的军事事业上。死了这么多丞相,武帝让这个信得过的发小过来接烂摊子,公孙贺吓坏了,推脱不了还是上任了。

可惜,后来在负责打击豪强地方势力阳陵大侠朱安世的时候,被反咬一口诬陷诅咒武帝。巫蛊之祸自此始。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是卫子夫皇后长姐卫君孺所生(公孙贺还是武帝连襟),牵扯和卫皇后女阳石公主私通,还有公孙贺,连同卫青长子卫伉、诸邑公主全部冤死。公孙贺不光是铁杆王党、武帝亲信,他还是王党下卫霍外戚集团的成员。

公孙贺前任:庄青翟是太子少傅,赵周是太子太傅。庄赵二人利益关联,太子党,卫霍集团成员。全倒了,是不是可以看出什么?

武帝末年巫蛊之祸,就是强势的武帝权力中心与王党中的卫霍集团演变成外戚太子党第二权力中心,在权力过渡交接上的反目斗争!卫霍集团在武帝中期,权倾天下,武帝已经开始逐步减弱、渐渐遏制卫霍集团的权势了,到了晚年,卫青、霍去病,军政大权掌握者、卫霍集团领袖都在死前巩固了卫霍集团的安全后,走了。

武帝接着用宠妃李夫人的李氏外戚集团来填补卫霍二人走后留下的权力中空,打压顶替卫霍集团。想要在朝中将卫霍旧党和李氏新党形成平衡对歭的局面。武帝聪明一世,这次看看他是不是玩脱了。

公孙贺倒台,是太子党卫霍集团的丧钟信号。继任丞相刘屈氂,汉武帝的哥哥中山靖王刘胜(刘备攀的祖先)的儿子,武帝侄子,宗室,这差不多是很难得见到的除了外戚、文官主流之外,由宗室来做的丞相了。武帝找这个本来防范甚深势力大减的宗室力量来干什么?看刘屈氂做的事就知道了。和李氏外戚军政领袖李广利结党,试图拥立李夫人生的昌邑王刘髆为太子,争储(巫蛊后来的事了,但这时候肯定在牵线酝酿)。

刘屈氂加入李氏外戚新党,与卫霍集团太子党有本质冲突。武帝亲信江充,宦官苏文,都是太子党死敌,炮制了巫蛊之案。武帝不在长安,在城外甘泉宫,江充一宫廷小吏操刀主事,要抓捕太子刘据,太子起兵诛杀江充,武帝令刘屈氂回京武力平乱,父子交兵相杀,太子刘据、卫皇后和权倾天下的卫霍集团被大清洗覆灭。太子躲入民间,被搜捕自杀,武帝闻之哀痛,事后大清洗罪责追捕太子之人,可见他并不想要太子性命。事后也没有明确给刘据定谋反罪。那这一场大戏,武帝的计划和目的是什么?

武帝的失算,事件偏离掌控就在江充上奏太子巫蛊,太子起兵诛杀江充!武帝没料到太子会起兵。按照原来事情发展的顺序,太子被定案,审查、失势、太子党被当替罪羊打压、朝臣清洗,留下太子,除掉卫霍集团的权势,消灭第二权力中心,稳定朝中李氏外戚新王党和太子党的匀势,放缓权力交接的过程,让权力和既定国策再在自己手上留几年。

然后再决定是否改国策,让太子党交接权力退休。少年戒色,中年戒刚,晚年戒贪。然矣。

虽然太子仁孝平和,守成之君,与武帝开扩尚武国策不同,正需百年后让太子收拾烂摊子,起转承合。这些武帝都懂,深以为然,后来他还是这么做的。但是这次,他老了,50年君临天下,容不得权势不在己手,贪婪的权力欲促使他决定在权力交接的事上,加大手段遏制接班人权力中心的势力,延缓国策权力的更迭时间。真的玩脱了,温文尔雅、总说不像自己的儿子,本来那么了解,可他最后像了自己一把,尽管卫霍集团第二权力中心被清洗了、延缓了权利交接的速度,但是儿子没保住!明天的希望,后事的安排,数十年苦心栽培,功亏一篑!

刘屈氂要让昌邑王上位,联合李氏外戚总揽大权代替卫霍,被武帝用完就扔灭了。

李氏外戚军政领袖李广利主持对外事务,伐匈奴、打西域一系列军事失败、烂泥扶不上墙(汉朝连年征战,国力不济,锐气也到头了)。李氏外戚也被清洗。朝廷此时权力真空,继任接班人空白,党派全被清洗。对外政策失败。连年征战,文景积蓄用尽,财政危机,用桑弘羊实行盐铁垄断专卖,出卖爵位,允许以钱赎罪。有效抢救经济。但导致吏治腐败。官府与地方豪强(为了权位)横征暴敛。加上军事上的一系列战争,师老兵疲、民丁凋敝。大乱将起!

征和四年(前29年)桑弘羊等人上书于西域轮台驻兵防备匈奴、控制西域。武帝拒绝了。这篇著名的轮台诏出台了。

改国策,黄老无为,休养生息,提下接连50年的大动作扯着的蛋,培养霍光、金日磾、田千秋、上官桀等亲信为首的接班集团,以此过渡,计划好休养生息后的守成国策。巩固即将出现大乱的统治,悬崖勒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轮台   汉武帝   公孙   西域   外戚   丞相   匈奴   太子   权力   时空   集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