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郑和下西洋时不带少女,却带一船的老妪?这背后蕴含着大智慧

灯火通明的船只旁,一群侍卫接二连三的抬着金银珠宝和制作精良的纺织品送上船。悄悄围观的村民们不禁感叹这是要去哪?

只见一名穿着显贵的男子被众人围着,众星捧月般站在忙碌的一群人面前吩咐他们如何整理这些珍贵的宝贝。

村民不由得好奇这位达官贵人的身份,只见一位消息灵通的百姓说到这是当今圣上身边的大红人——郑和

在村民抛出下一个问题时,只见一群穿着宫中统一的服饰老妪们排列整齐地准备上船。

众人不由得惊呼,平常的官家出门都是带着一群青春靓丽手脚利索的年轻小宫女出行,为何这位官家却带着一帮老妪出行,当真是不一般!

然而,这个惊掉众人下颚的举动背后是什么原因驱使郑和带领老妪巡西洋?

1.明朝下西洋的背景

在明朝时,我朝经济、科技、政治都十分发达,朱棣当政时,农业经济和手工业品都在战乱后发展得一定地步。纺织品、陶瓷、造纸、印刷技术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一个朝代的经济发展的好,那么文化输出就会有大力的支撑力。郑和下西洋就在这强有力的经济支持下,迈出了勇敢又正确的步伐。

在朱棣开明的外交政策下,明朝精良的手工业品受到了周边国家一致的好评

与此同时,明朝的科技发展也是促成了郑和下西洋的有力条件。 在通讯不发达的明朝,航海出行必要条件就是指南针和造船技术的支撑。而在明朝,在继承了前朝的造船技术后,我国就已经能制造出不易漏水、整体性强且可承载万石重量的船只。在船上生活设施都一应俱全,便利性非常强。

同时,罗盘的使用为航海方向的行驶也提供了不可磨灭的便利。郑和在军事航海技术方面指导,让他顺利出使西洋六次硕果累累。

如果一个产品对外界输出必然要有一定的路线和知名度才可以顺利推广。明朝夯实的产业和王朝基础让朱棣对外扩展知名度的理想在郑和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得以建构。

宋、元以来,古代的中国在丝绸、茶叶、瓷器就倍受周边国家的喜欢。

在以优秀的产品远销国外就会给这个国家带来一定的知名和好感度,有良好的宣传就会在往后的巡使中事半功倍,郑和下西洋的成功也得益于海上丝绸之路建立

2.郑和为何能成为下西洋的人选?

大家都知道郑和是明朝时身份地位极高的一位大人物,他是历史上著名的航海家和外交家,其中他七次出使西洋的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他的身份却时常被后人所谈资。

那就是郑和是没有生育能力的太监,为何郑和能够在众文武臣中脱颖而出接下外出外交的重任,甚至有人存问:派一名宦官出使西洋不会有失明朝的形象风范吗?

这得从宦官在明朝的地位说起。

明朝时期,朱元璋废除丞相制皇帝权力由此集中起来,但是日理万机的皇帝一人处理国事,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于是在朱棣当朝时便开始让身边亲近的人来帮助自己处理国事朱棣设置内阁来处理事务。

于是作为接触皇帝以及和皇帝交流最频繁的宦官顺理成章地成为明朝皇帝分忧解难的人选。

但是宦官都是出身低微的人,大字不识的他们怎么参与国政批奏折呢?

意识到这个的皇帝,派大学士教宦官读书识字,从此以后宦官的文化水平上升不少。这时,郑和这位有勇有谋见多识广的大人物便出现了。

据史料记载郑和在其10岁就入宫,也许会有人因为郑和在当时宦官的身份而颇有微词。

但是在当时饥荒和战乱的年代,温饱问题是百姓们最大的忧患。能进宫已经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不仅能领俸禄养活一家人而且稍有机会就可以升官,比普通人走上人生巅峰的几率高。

郑和14岁时就被阉,正当宫内遣散宦官人数,郑和在机缘巧合之下分到了朱棣的身边。在某种程度上,朱棣是郑和的伯乐

郑和跟在朱棣身边当童奴时,朱棣允许这位身边人识文习字,学习兵法,参与政事。郑和凭借他过人的聪明才智和后天的努力,终于让朱棣认可并跟在朱棣的身边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

朱棣在建立宏图伟业时,郑和在其身边为其鞍前马后,立下了汗马功劳。

郑和随着朱棣征战四方劳苦功高,自然让朱棣在他的大业奠定后,对这位心腹郑和赏赐和给予了较高的职位,其中郑和的姓氏“郑”就是朱棣赐予的,同时,被封为“内官监”。

与此同时,为了宣扬明朝在外的国威,加上明朝的航海技术发达,外交活动成为宣扬明朝文化重中之重。但是,这份举足轻重的任务的该由谁来担任?

根据上述内容表明,宦官在明朝的内阁中已经是非常高的地位,郑和胆识过人,加上对航海和兵法都有所涉猎,于是,朱棣千挑万选终于还是决定将这个任务派给了郑和。

郑和在明永乐(公元1405年)年间开始出行西洋,自此先后去到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

据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是欧洲地理大发现以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海上探险。

在郑和下西洋的途中,也曾经历过危险甚至有水手被其他国家的人误杀,但是在当时世界格局中,明朝是大国的存在,因此受制于明朝的权威因误伤郑和巡使的随从的国家派遣使者来到明朝首都赔礼道歉。

甚至在航行过程中,不幸遇到海盗郑和也在他的智谋之下击败海盗并顺利返程,回到皇宫后将奇遇都复述给了朱棣听。

但是在郑和船上除了必要的物品和精良手工品以外,随从人员却是一群老妪,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3.带老妪出巡的原因

郑和在他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携带的不仅有老妪还有许多年轻力壮的男子,在船上行驶时间长达几个月,自然对船员的身体素和应变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

那么,自然又有人好奇了难不成老妪要比年轻姑娘在船上还吃得消吗?这背后其实有着郑和不为人知的大智慧。

郑和在接受航行的任务时就在宫中挑选办事利索、经验丰富的资历丰富的宫女,这些宫女不仅要会洗衣、做饭、刺绣还要会接生。

刚入宫的年轻宫女虽然在照顾船员的日常起居,但是相比起身怀绝技的老妪们,还是“职场菜鸟”般的存在。

与此同时,这些老妪不仅在生活琐事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在酿酒、刺绣领域也有着不一般的手艺。

大家都知道在郑和此番出行,在落脚的国家肯定会交流各自国家的技艺和产品制造技术,明朝的工匠制造的工艺品在周边国家是上等的产品。

而带着老妪去了当地,不仅可以向他们展示非凡的陶瓷、丝织品,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也可以教当地的人们学习如何制作的技术。

这样一来,在周边国家心中,明朝的大方阔气的大国形象便久存于人们的心中,朝拜时也心服口服。

郑和的外交目的在此番细节上就展现的淋漓尽致。

而有人不得不好奇,郑和为何还要带上会接生的稳婆呢?在船上的大部分都是男性,不会存在船上有生育可能的年轻姑娘,那郑和的目的是什么?

其实,在外人眼中,只顾及船上生育的想法太局限。

众所周知非洲和印度地区的人口数量是极多的,这在古代医疗条件有限的地方当地接生的问题是一个在当地很大的困难。

郑和带上接生婆不是为了在出行时有女性生育的原因,而是因为可以去访问地传授解决接生的难题,传授接生婆的技术,让婴儿顺利的降生,同时保证母亲的安全。

医疗技术的高明先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国家的水平,将接生技术传授给其他国家,不得不说,也是将明朝的国力强盛展现充分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在船上,水手和侍卫都是年轻气盛的男子,如果将正值妙龄的女性带上船,为了避免年轻男性对年轻女子有非分之想而产生不必要的纠纷,从而影响船队的行驶进度。

所以带上老妪们也可以防止年轻男性的荷尔蒙冲动。

此外,在行驶途中,难免会遇上海盗抢劫的意外事故,海盗对这非富即贵的船只不仅有财物上的打量,而且如果看上年轻宫女的美色出于对宫女的人身安全考量也选择老妪随从一起出行。

郑和在多重利益的权衡之下选择老妪上船,足以得知郑和心思缜密。思虑周全的性格也是他能成为朱棣身边得力大臣的原因之一,在七次下西洋中都能完成使命。

尽管在郑和第七次西洋途中,因过度劳累而命丧途中,但是郑和的外交任务已经是成为历史上不可磨灭的壮举。

郑和下西洋的成就给明朝带来了什么?

首先,在郑和访问其他国家时,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威望,展现出明朝在当时优异的政治和经济优势,推动了中国和东亚和东南亚的的经济贸易往来,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的手工艺品和农业的繁荣。

当优良的陶瓷艺品产出至其他国家时,对工艺人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在江西景德镇地区的陶瓷品就成为了当时极为繁荣的现象,直到现在也是国内是数一数二的地位。

同时,在古代,我们国家便是秉持和平稳定的外交理念,孔孟之道便讲究以和为贵,在郑和和外交流中也将孔孟之道的文化传播给了周边国家,影响了周边国家的政治理念。

和平的主题在任何时候都是受欢迎的。给落后的周边地区带来了指明灯。

结语

郑和出行的目的对明朝的海上交流的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出使的国家无不对郑和称赞,在出使包括30个国家当中,在文化、经济、政治上都给这些国家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无论是在随行人员身份上的选择还是工艺品制作技术的宣扬,都体现出古人郑和的智慧,这对现代的我们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老妪   明朝   西洋   宦官   宫女   船上   身边   少女   年轻   国家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