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于国家、民族危亡之际,衰亡于内讧争权:东晋“北府兵”兴衰

很多人或许仅知道淝水之战中,东晋军队击败前秦军队。但如果问这支参战军队的名称,估计很多人都要摇头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支非常强大,但又不太知名的军队——北府军。

一、京口的历史沿革与“北府”得名

要说“北府兵”,首先不得不说这支军队之所以得名的一个地名: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

京口是东晋时一个县的名称,当时是晋陵郡治所。此地历史悠久,西周时就见诸史书记载,属“宜国”的封地。春秋时,属朱方邑。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途经京岘山时,望气者奏报,此地有“王者气”。为杜绝后患,秦始皇遣三千赭(zhě,红褐色)衣刑徒砍毁树木,劈山削岭,以败王气,且改此地名为有卑贱意味的丹徒(穿红色囚服的刑徒)县,属会稽郡。

京岘山西北,就是雄伟的北固山。北固山分后峰、中峰、前峰。时人或据《尔雅·释丘》“丘绝高曰京”的记载,称前峰所包区域为“京”,以“口”指北固山下的江口。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即在此地。

两汉时,丹徒县名虽未变,但其行政隶属多次变更:西汉初属荆王刘贾荆国,后属吴王刘濞封地。“七国之乱”被平定后,吴国废,改隶会稽郡。东汉时,改隶吴郡。

209年,孙权在北固山前峰修筑铁瓮城,号称“京”,通称京口。

东晋时为晋陵郡治所。东晋实行“侨置”政策,在京口置“南徐州”,故又有“南徐”之名。

《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曰:“晋人谓京口为北府。”追根溯源,“北府”名自东晋初即开始出现。《世说新语·排调》注引《南徐州记》:“旧徐州都督以东为称。晋氏南迁,徐州刺史王舒加北中郎将,北府之号,自此起也。”据《晋书·王舒传》、《元帝纪》等文献记载,王舒任徐州刺史、北中郎将,在建武元年(317年)十月后。徐、兖二州都督府被时人习称为北府,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京口作为北府镇所的次数最多,因此,东晋初,广陵或京口,均可称“北府”。广陵或京口镇府所辖之兵,亦称北府兵,但它与后来参加淝水之战的“北府兵”,有较大差异。

二、“北府兵”建军

两晋之际,京口、广陵所在的南徐州和南兖州北有长江为屏障,故南渡流民大量聚居此地,侨寓人口约有22万。流民多有武装,或防御异族南下,或抵御土著侵扰。

太元二年(377年),东晋孝武帝鉴于前秦统一北中国,对东晋构成严重的威胁。为充实长江下游军事力量,拱卫首都建康,抑制上游荆州桓氏势力,诏求良将,镇御北方。执政谢安侄谢玄应诏,被任命为建武将军、南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

谢玄将南兖州治所由京口迁至广陵。他整合部分原北府镇将及其所辖军士,及“人多劲悍”,独立或半独立活动于江淮地区的徐、青、兖三州流民武装,组建成军。太元四年,谢玄改镇京口。这支军队遂被时人称作“北府兵”。

三、淮南之战

“北府兵”虽组建匆忙,但因流民军曾长期与北方异族作战,战力强劲,稍加训练,战斗力“爆表”:“百战百胜,号为北府兵,敌人畏之。”

太元三年二月,前秦皇帝苻坚遣兖州刺史彭超等帅步骑十万,进攻东线重镇彭城(今江苏徐州)。

次年二月,晋派谢玄率万余北府兵援救彭城。当时,彭超军辎重置于留城(彭城郡属县,今沛县东南)。谢玄扬言遣何谦率军袭留城。彭超被迫释彭城之围,还保留城。彭城太守戴遁乘机帅众逃离,投奔谢玄。彭超进据彭城,秦将俱难攻占淮阴。

四月,秦将毛当、王显等攻占襄阳后,帅众二万东进,与俱难、彭超会攻淮南。五月,秦军攻占盱眙。彭超、俱难等率军6万,围晋幽州刺史田洛于三阿(今江苏宝应)。

六月,谢玄率北府兵五万,多次击败秦军。秦军几乎全军覆灭,俱难、彭超等仅以身免,狼狈北逃。

四、淝水之战

太元八年(383年)淝水之战,北府兵勇猛奋战,创造了中国战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一战成名。

太元八年七月,苻坚发动步兵六十余万,骑兵二十七万,号称百万,大举入侵东晋。东晋则命谢石为征讨都督,谢玄为前锋都督,率“北府兵”八万迎战。

十月,秦军攻占寿阳。秦将梁成部五万,屯驻洛涧(今寿县西南)。

十一月,刘牢之率五千兵奇袭洛涧,歼灭秦军一万五千余人,杀梁成。晋军乘胜追至淝水右岸。谢玄遣使至苻融处,要求秦军略向后退,“使晋兵得度,以决胜负”。

苻坚假意同意秦军后移,企图趁晋军半渡而击,“以铁骑蹙(cù)而杀之”。大军阵脚移置,不明真相的秦军顿时惶恐。被俘的晋将朱序趁机在阵后大呼“秦兵败矣”。秦军顿乱,自相践踏。晋军趁机渡河突击。苻融驰骑掠阵,不慎马倒,被晋兵所杀;苻坚也为流矢击中,秦军全线崩溃,“自相蹈藉投水死者不可胜计,淝水为之不流”。秦军纷纷溃逃,“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即源出此战。

五、谢玄北伐

太元九年八月,谢安以谢玄为前锋都督,进兵涡、颍(今安徽蒙城、河南许昌一带),北伐中原。

谢玄军一路凯歌高奏,陆续攻取彭城、兖州、青州,前锋刘牢之部一度攻至邺城。

正在此时,东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重大变故:太元十年四月,谢安为避宗室司马道子,出镇广陵,让出中枢朝权。这意味着皇权逐渐崛起,门阀势力弱退,“谢与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被打破。

太元十二年正月,司马道子征谢玄为会稽(今浙江绍兴)内史,以朱序为青﹑兖二州刺史,代谢玄镇广陵,实际上褫夺谢玄对“北府兵”的领导权。三月,司马道子等“以征役既久,宜置戍而返”为名,命晋军南撤。北伐攻占地区,不久被后燕占据。

六、东晋后期内争中的北府兵

(一)王恭之乱

太元十三年(388年)四月,深受孝武帝倚重的谯王司马恬接掌北府兵统帅权。

太元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司马恬去世。孝武帝以皇后兄王恭继掌北府兵。

太元二十一年,孝武帝去世,晋安帝继位,司马道子、王国宝擅政。王恭深感不满,与司马道子、王国宝等矛盾激化。

隆安元年(397年),王恭以讨王国宝为名,在京口起兵。司马道子不得不杀王国宝谢罪,与王恭妥协。

隆安二年,司马道子命心腹王愉为江州刺史。利益受损的庾楷联结桓玄、殷仲堪、王恭,克日起兵。部将刘牢之劝谏王恭,王恭不从。司马道子之子司马元显策反刘牢之,王恭兵败被杀。刘牢之被任命为都督青、兖、幽、并、冀、徐、扬州晋陵诸军事,镇京口。

(二)镇压孙恩起义

隆安三年,孙恩起义爆发。朝廷遣卫将军、徐州刺史谢琰 (谢安子)与刘牢之率军镇压。隆安四年,谢琰兵败被杀。刘牢之率军击溃孙恩,孙恩自杀。

(三)被桓玄瓦解

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正月,司马元显命刘牢之为前锋都督,率北府兵征讨桓玄。桓玄起兵,并派刘牢之族舅何穆劝刘牢之归降。刘牢之不听部将刘裕等人劝谏,投降桓玄。

桓玄执掌朝政后,命刘牢之为会稽太守,剥夺其兵权。刘牢之欲反抗,无奈众叛亲离,最终自杀。北府兵将领高素、竺谦之等被杀,高雅之、刘敬宣(刘牢之的儿子)等投奔南燕。京口、广陵分别由桓修、桓弘占据,北府兵士则由诸桓分领,北府兵被瓦解。

403年十二月三日,桓玄称帝,建国号为“楚”。

(四)讨灭桓玄

404年二月二十七日,原北府军参军刘裕率余部在京口起兵,讨灭桓玄。此后,北府军成为刘裕的军事支柱,内外征伐。420年,刘裕称帝,建立宋,北府军成为皇家军队的主力。

文史君说

从太元二年建军,到太元十二年谢玄被解除兵权,这十年时间内,北府兵主要承担抵御外侮、维护国家独立的重任。淝水之战,北府兵创造了战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一战成名。从太元十二年至元兴元年十五年时间内,北府兵却可耻地沦落为国内各政治势力权争的工具,最终在内讧中,被瓦解消亡。北府兵的兴衰,形象地说明:任何一支军队,只要是为国家、民族、人民利益而战,则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为私人谋私利,罔顾国家、人民之大义,只有衰败一途。

参考文献

1.(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4.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白寿彝总主编、何兹全主编:《中国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东晋   隆安   兖州   司马   前锋   危亡   道子   徐州   刺史   都督   内讧   兴衰   军队   民族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