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有痰当过敏,竟是肺腺癌上门!中医保肺穴位、3招调养助抗癌

很多患者久咳不愈,或是喉间有痰,常常误以为是支气管过敏,直到偶然的健康检查发现原来自己罹患肺腺癌……肺癌是无声的杀手,罹患率与死亡率逐年升高,肺癌诱发原因是多重的,从抽烟、油烟到空气污染乃至感染诱发都是可能因素,肺癌治疗方式包括传统手术、化学治疗、放射线治疗、标靶治疗及免疫治疗等,而不同的分期与其治疗上差异甚大,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还是患者体力的保存,身体能撑过西医治疗消灭癌细胞才算是抗癌成功,中医就是在扮演身体元气扶正却邪的关键角色。

中医古籍《杂病源流犀烛》:“邪积胸中,阻塞气逆,气不得通,为痰、为食、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有清楚的描述,正气内虚,加上肺气贲郁、积聚成痰,痰凝毒聚、脏腑阴阳失调,久积痰结而致胸中有形结块。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外来的风邪(污染物)、病气(化学毒素)或疫毒(流感病毒、新冠肺炎)等潜伏在呼吸系统黏膜或腺体,而形成气滞、血瘀、痰饮的病灶,可能提高肺腺细胞癌化的可能性,也有可能是基因遗传,也就是自身细胞容易转变成恶性的细胞,跟肺、肾两脏腑密切相关。

中医传统理论提到肺为娇脏,主气司呼吸,由于其娇嫩特性,不耐寒热,容易被外在气候所影响,若是体内正气不足与情绪波动大,造成免疫力下降,加之外在污染环境与肺部反覆感受风寒等,久之引起痰浊瘀血积聚, 容易形成恶性肿瘤,加上肾为先天之本,先天之精,肾主纳气,肾气本质不调,容易导致身体癌细胞的增生。

最好治疗方式是以西医治疗抗邪为主,中医扶助正气、并减少副作用为辅,修复西医治疗过程中所造成的身体损伤,不但不与西药起冲突,反而相辅相成治疗效果。

中医对于肿瘤患者,不管是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都有相配合的调理,依照体质配合服用中药,可以减轻化放疗局部血液灌流量变差、穿透力降低的变化,才不会出现化疗药物越用越重、越毒的情形,并能加速局部清除肺部坏死细胞的功效。

临床上肺癌化疗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疲劳、反胃呕吐、便秘或腹泻、口腔溃烂、掉发、皮肤痒或脱皮、神经和肌肉麻痹、听觉改变、造血问题、生育能力下降等,中药调理可以使化疗充分发挥抗癌效能,提高药物作用效率,配合中药对肿瘤细胞具有抑杀作用,可辅助破坏癌细胞,另外中药具有整体调节作用,可改善机体免疫状态,增强抗癌能力,抑制肿瘤转移,也可以对肿瘤细胞的耐药、抗药基因具有逆转作用,减少出现化疗药抗药性,通常在患者手术前后易耗伤气血:

如果化放疗程结束,也可以透过中医调理,像是培正固本或养阴解毒的中药,将治疗的效果延长,达到治疗的最好结果。

以中医来看,癌因性疲惫多属于气虚、阳虚的体质,中医疗法对癌因性疲惫有改善效果,如针灸下三皇、神三针、四神聪等穴位,或使用中药改善,即使是中重度的疲惫症状,中医仍能有效发挥癌症辅助医疗的特色,给予病患生理上的支持,帮助病患顺利回归正常生活。

临床上益气补血、滋阴温阳及活血化瘀中药,可恢复骨髓造血功能。健脾理气中药可以降低胃肠道毒副作用。养阴生津中药可以降低肺黏膜毒副作用。

中医调理可以加速身体的恢复,值得注意的是每个患者化放疗产生的症状反应不一,应以临床医生判断为基准,化放疗的副作用中医调理并没有所谓的专病专方。

接受肺癌化放疗的患者其实身体容易处于一个慢性发炎的状态,癌细胞可能在身体伺机而动,以中医的概念是我们的身体需要“固本培元”,也就是说即使身体有癌细胞的存在,但可因免疫系统强健而足以对抗癌细胞,让身体维持一个相对稳定、可控制的状态,期望癌症变成一种慢性病,让人体与癌细胞和平共存达成“带病留人、带病延年”的理想治疗模式。

但是首先要戒除患者的坏习惯,肺癌患者首重拒绝烟害,暴露烟害越久造成癌症机会必然增加,烟害的三个来源:积极吸烟,被动吸烟 ,和无烟烟草使用皆须加以断绝。我们更需检视自己在生活习惯上是否能够除去暴露在这些环境之中,才能真正达到减少肺癌发生机率。饮食习惯和肺癌发生是有某些关联性的。

大家皆知自然食物中,尤其蔬果中之β-胡萝卜素、茄红素、异黄酮素等成分均有些抑制癌细胞生成的能力,因此过量摄取脂肪与腌制物易罹患肺癌。

饮食预防癌症指引摘录如下:

1.从植物中选择你大部份食物来源:至少每天进食五份蔬果。

2.减少油脂食物,特别是动物来源。

3.至少每天运动超过30分钟,维持标准体重。

4.如有饮酒习惯请节制和减少饮酒量。

癌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因为体虚而乱吃进补反倒适得其反,像是麻油鸡、姜母鸭、烧酒鸡、羊肉炉、药炖排骨、当归鸭面线等等是不适宜的,当我们身体有发炎反应或感染时,这些进补的食材特别是含酒精的料理反而会造成发炎反应更剧烈。

因此建议病人治疗前、中、后,若是想要使用中医药膳,必须透过专业的医生诊断,以正确的饮食建议、中药调理方式帮助术后伤口愈合、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肠胃消化吸收及体力恢复。

另外避免容易造成腹泻的“偏寒凉的食物”、容易造成皮肤发炎的“燥热食物”和含过多糖分的饮料、甜食;“中性、温和、好吸收”的食材才是适合肺癌病人的饮食选择。

癌症病人在诊断后,约有4-5成病人有身心问题(失眠、焦虑、忧郁),近六成的人不曾经寻求过改善方法与咨询,严重影响治疗的效果与生活品质,失眠也是慢性压力的一个指标,长期失眠,免疫功能下降,生理时钟不正常,都会影响身体免疫相关、发炎相关的表现,这些都是助长癌细胞的毒药。

压力也是癌症诱发的根源,癌症诊断后的心理压力,失眠、焦虑、忧郁都会使身体容易发炎产生肝气郁结的体质,透过中医头皮针灸与耳针能够帮助刺激穴位达到调节神经的效果,患者也可透过穴位按摩放松颈肩、肋骨及胸部周边的肌肉,使之弹性变好而不会太过僵硬,有助于呼吸顺畅,帮助肺部扩张,增加肺活量。

中医认为“气会膻中”,是体内气体汇集之处,因此可调节人体全身的气机,具有理气宽胸、宣肺降逆的效果。按压此穴时不需过于大力,只需点压几下即可,是属于辅助的穴位,一般与内关穴、天突穴、气海穴等共同运用,对肺部的保养有其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穴位   腺癌   癌细胞   肺部   肺癌   医保   副作用   癌症   中药   患者   中医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