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唐朝为何如此之乱?安禄山真是“安史之乱”始作俑者?

公元755年,大唐天宝十四年,唐玄宗李隆基正享受着甜蜜的爱情时,却突然接到一个令人惊恐的消息:安禄山发动了叛乱。这次叛乱对唐朝来说震动巨大,不仅是政治上的动荡,还在精神上造成了强烈的冲击。

需要指出的是,在几年前,安禄山还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胖子,他被杨贵妃认作其干儿子,可以歌舞,一个人就能让整个后宫欢笑。这样可爱的人物为什么会变成造反者呢?


唐玄宗还没来得及思考这个问题,安禄山的大军已经席卷了整个华北。

安禄山自己是平卢、范阳、河东三镇的节度使,掌握着这三个镇的十五万精兵。

相比之下,唐朝此时只能掌握八万余人的卫戍部队和中央禁军,而这些部队都是常年远离战场的弱军。面对安禄山大军的倾巢出动,唐朝几乎无力抵御。

安禄山并不是一个空喊口号的人,他下令部队在半夜行军,黎明时吃饭,一天最多前进六十里。很快,他就入侵中原地区,连唐朝的陪都洛阳都已经沦陷。

此时唐朝能够采取的唯一“报复”行动,就是将安禄山的儿子安庆宗处死。

得知儿子被杀的消息后,安禄山勃然大怒,在陈留城下下令让所有投降的唐朝官民相互残杀,以满足他的愤怒之情。

陈留的军民们彼此对视着,不到一会儿,这些大多数连杀鸡都没有经历过的人们就开始了一场残忍的血腥混战,直到死亡数字达到了六七千人之后,这场战斗才得以停止,鲜血和尸体遍布整个地区。


无数人精心策划出来的盛唐梦想,此时只剩下了一片荒芜与破碎。

安史之乱爆发时,唐朝正处于最辉煌的时期。在国际上,唐朝成为了当之无愧的霸主,领土范围遍布西北和万国,人民也在安定的生活中感受着和平和繁荣。然而,仅仅一个安禄山的出现,就彻底改变了这一切,令所有人十分震惊。

很多人会简单地将安史之乱爆发的问题归结于唐玄宗的老迈和糊涂,以及奸臣的蛊惑。但事实上,这场叛乱的爆发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作用,都导致了这场浩劫的发生。

在这场影响整个国家的叛乱之外,都有着哪些缘由?

安史之乱的爆发绝不仅是某位皇帝和臣子短时的昏庸所能导致的结果。事实上,唐王朝百年来社会矛盾的累积才是导致这场浩劫发生的根本原因。

唐王朝的建制基于承袭隋朝的府兵制。这种制度的基本原理是将土地分配给二十岁以上的男性公民,每人分得一百亩土地。在那个时期,30亩土地就足以供养一家四口,而100亩土地则能够让人们享受相对安逸的生活条件,可以说是非常慷慨的。

相对于这种土地赠予,百姓们有义务服兵役。每年在农闲时段,他们要自备武器,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军事训练活动。如果表现出色,还能够被选中成为“职业军人”,享受税收减免政策。

尽管府兵制的逻辑并不复杂,但却有效地提高了国家的生产力。在这个体制下,唐代百姓富足的人数非常多,他们都乐意参军,在军队里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

然而,府兵制也有其缺点,它极大地加剧了土地兼并所带来的危害。

在任何朝代,只要有富人和官吏存在,他们就不可避免地会试图扩大自己的土地,夺取普通百姓的生存空间。由于富人和官吏地位的特殊性,他们很容易就能够从平民手中夺取土地。

在困难年份,这些人会利用高额利率放贷,等到年成好的时候,他们就会进行重税收取,并从中获利。唐初时期,平民百姓拥有的土地大约占总土地的90%左右,但到了唐朝中期,留在普通百姓手中的土地数量已不到总数的一半。

在失去土地之后,百姓们无法继续参加府兵制,即使他们愿意进行训练,也很难买得起全套的盔甲。因此,府兵的战斗力急剧下降。

当然,唐玄宗深知土地兼并的危害。因此,他发布命令全面禁止土地倒卖,以防止土地兼并的实际发生。

然而,这样的命令只是治标不治本。到了唐朝末期,普通百姓拥有的土地已经不到总数的三分之一。许多人流离失所,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且尽管唐朝在其盛期出现了极为富裕的状况,但是,这些人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历史上的诸多土地兼并,多半只是导致大众生活水平的稍有下降,以及政治和经济不稳定。然而,在唐朝的府兵制下,出现了全面塌方的危机。如果不进行彻底变革,唐朝恐将一蹶不振。但是,改革道路十分艰难,唐朝也因此走上了崩溃的道路。

在府兵制瓦解之后,为了满足国家战争需求,武则天开启了募兵制。每年,国家需要花费巨资来维持军需。

唐朝制度制定时就明确规定了每一笔支出的具体用途,根本没有多余的财力用来额外征募军队。因此,国家的负担日益加重。同时,唐朝始终掌握着辽阔的疆土,只能以边防屯垦的方式来各自防御。这导致了节度使的崛起。

在边境地区维持一支常备军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由于古代的交通运输条件极其落后,在地方上招募士兵和筹集粮食始终是最经济节约的方法。

为了节省资金,唐政府开始将各种权力下放至地方,包括征兵权、征税权、行政权等等,直至节度使成为了地方上的“土皇帝”。

藩镇制度决定了节度使手下的士兵们从来就不会忠于国家。对于这些以收钱为主要目的的募兵而言,节度使是他们的“衣食父母”,节度使管理着他们的一餐三餐、生杀予夺的命运。因此,这些人天生更愿意追随自己的将军,而不是皇帝。

由于节度使掌握着大量的兵权,因此他们能够自行选择和筛选士兵,只留下那些愿意服从自己的士兵。那些心向国家的士兵逐渐被清除,剩下的是那些死心塌地效忠节度使的士兵。由此,节度使已经俨然成为了真正的地方诸侯。

唐朝政府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试图削弱藩镇的权力。然而,当他们试图削弱这些地方诸侯的势力时,已经太晚了。此时的节度使和士兵已经深深融入到一起,甚至出现过士兵联合抵抗削弱势力的情景。唐政府难以掌控局面,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兵变,因此谁都不敢妄动。

其次,即使真的能够削减藩镇的权力,也会出现一些问题:谁来保卫边防?新来的将领会不会形成新的藩镇?这使得削弱藩镇一直无法推进。

唐朝始终在试图控制节度使,但是与此同时,节度使的战斗力也是有保障的。唐朝在节度使最盛行的时期也是疆域最大的时期,其疆土范围向西抵达阿富汗,向南抵达越南,向北抵达东北,实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然而,这也意味着节度使的实力越来越强大。皇帝想要控制这些节度使,只能依靠个人的道德约束,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另外,府兵制的瓦解使得唐朝开始实行募兵制,每年需要花费巨资。这使得藩镇节度使更加掌控了财政和军队。他们管理着自己的屯田,自给自足,不仅为自己的军队提供了足够的补给,也赚取了可观的利益。

唐朝始终试图控制节度使,但唐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被森严的藩镇体系所束缚。尽管皇帝在道义上拥有极高的权力和威望,但他们很难将这种道义权力转化为实际的控制力。

综上所述,唐朝在府兵制和藩镇制度的历史背景下,实行募兵制对唐朝政府造成了重大的挑战。虽然唐政府试图削弱藩镇的权力,但这个过程十分困难,唐政府并未真正摆脱对藩镇势力的依赖。

唐玄宗将平卢、范阳、河东三家节度使一口气封给安禄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对安禄山的信任。在当时,安禄山能够成为一方重臣离不开李林甫的支持,李林甫是朝廷的宰相,他们之间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从大唐的这棵树上狂吸鲜血。

然而,随着李林甫的去世,杨国忠接替他成为宰相,情势再次变得微妙起来。

安禄山对杨国忠上台感到非常紧张,他担心杨国忠对自己进行打压和报复。但此时安禄山还没有反叛的意思。令人惊讶的是,此时安禄山最大的愿望就是回到长安城,担任宰相,以圆自己“出将入相”的美名。

从客观角度来看,安禄山本人文化水平不高,即使他回到长安城当上宰相,也只是拿一个虚名,根本不具备挑战杨国忠地位的能力。

然而,杨国忠却对安禄山的想法并不认同。他曾经对唐玄宗说:“禄山虽有军功,却不识字,怎么能担任宰相呢?如果他真的当上宰相,恐怕会使唐朝在四夷面前丢脸。”

尽管如此,杨国忠却没有放松警惕,并积极上书说安禄山有谋反之心。安禄山身处边关,他对皇帝的好感度远远不如近在咫尺的杨国忠。面对逐渐失宠的前景,安禄山感到不安。此时他已经有了一些反叛的念头,因为这样似乎已经变得不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唐玄宗考虑到不想让安禄山感到失望和不满,曾多次派太监前去赏赐他并试探他的想法。

然而,杨国忠却铁了心想要赶走安禄山,并甚至默认如果安禄山造反,那对他来说也是一桩好事。因此,在之后的时间里,杨国忠开始了近乎疯狂的上书,声称安禄山即将叛变。

这些言论使得安禄山越来越紧张和恐惧,他开始秘密“盛陈武备”,以保护自己。最终,安禄山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已经远超过唐中央军,于是他不再犹豫,决定采取行动。

在安禄山席卷了半个国家,而中央军又毫无抵抗力的情况下,唐玄宗只好启动备选方案,用藩镇来对付藩镇。

除了东北的河东、平卢、范阳三镇,唐朝还有西北派的安西、北庭、朔方三镇。相比东北的安禄山,朔方三镇的实力更强大。

然而,由于短时间内西北军无法派兵前来,唐玄宗只能调来了几位将领。他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守卫洛阳,然后派遣高仙芝为副元帅开始东征。

高仙芝和封常清都是出色的将领,功勋和荣誉比安禄山还要耀眼得多。尽管两人尽心竭力地动员士兵,他们所拿到的兵马都是临时征集的,大多数缺乏必要的战斗经验。他们最终还是无法阻止安禄山的虎狼军队。

最终,高仙芝和封常清领导的防线一直退缩到了潼关才最终稳住。

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决策是非常正常的,他们认为兵力相对较弱,打不过安禄山,所以应该等待西北的强援到来。然而,此时唐玄宗可能无法忍受东北节度使正在全国肆虐,而西北节度使又固守待援的局面。他无法确定起义军和西北军是否暗中勾结,想要平分天下。

最终,唐玄宗被奸臣的诬告蒙蔽了,做出了处决封常清和高仙芝的荒唐决策,指控他们“失职而丧师”。

封常清和高仙芝被处决后,唐玄宗急忙调动了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来平定叛乱。

哥舒翰作为一名智勇双全的将领,潼关的守卫得到了充分的准备和加固。在几次安禄山的进攻中,都被他成功击退。然而,安禄山狡猾地采用了撤退的策略,只在潼关外留下了四千老弱病残驻守。唐玄宗得知此事后十分兴奋,认为是夺回陕郡的大好机会。哥舒翰随即上书请求再探查,但却遭到了宰相杨国忠的攻击。唐玄宗听从了杨国忠的意见,驳回了哥舒翰的提议。无奈之下,哥舒翰带领部队出关作战,最终不幸全军覆没。唐玄宗无可奈何,临时募集的二十万大军全军溃败,潼关失陷,长安失陷,唐朝岌岌可危。这场大灾难的起因,正是因为杨国忠瞎指挥、唐玄宗失察。将士们在马嵬坡愤怒地盯着杨国忠,他的错误判断导致了整个唐朝的危机。如果没有他的干扰,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等人守住潼关,也许安史之乱就不会爆发。

其他的贪官污吏或许只是吸干国家的钱财,但杨国忠却是直接在砍伐着唐王朝的根基!

此时的杨国忠却不在关注前线的形势,他却忙于和二十多位吐蕃使者交涉,尽可能维持着唐王朝的颜面,甚至拿出自己仅有的食物赠送给吐蕃使者,希望维持唐王朝与吐蕃的关系。

由于逃难队伍所带食物有限,导致很多官兵还在饥饿中,而看到杨国忠这一幕,有人当场喊:“杨国忠及其党羽与胡虏谋反!”最终士兵们愤怒至极,一刀刀地击杀了杨国忠及其党羽并肢解了他们。

安史之乱真正的平息,是几年以后西北军队的调回。但是,回顾整个事件,可以发现唐王朝内部的矛盾才是动乱的根源:地方与中央的矛盾以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纷争与加剧。问题本质上是政治体制的深层次问题,只是时间和方式不同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安史之乱   潼关   唐朝   府兵制   藩镇   王朝   节度使   始作俑者   宰相   盛世   士兵   土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