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中的山珍海味丨《随园食单》:“吃货”袁枚笔下的菜谱

来源:【看余杭】

这是一部古代中国烹饪著作,作者是清代文学家袁枚。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他一生著述颇丰;作为一位美食家,《随园食单》是他40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与烹饪,用大量篇幅详细记述了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道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

袁枚33岁时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今南京)购置了隋氏废园,改名为“随园”,筑室定居。自此,他就在这里度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

袁枚认为,做菜所用的食材不必过于贵重,名厨做菜的原材料以鸡鸭鱼肉为主即可,无需刻意追求昂贵的山珍海味。在袁枚看来,燕窝与海参皆是“虚名之士”,鸡鸭鱼肉才是“豪杰之士”,并非食材越昂贵稀有,食物就越美味。若是追求价高奇特,为何不拿珍珠与宝玉入馔。

在食物的味道上,袁枚崇尚“鲜淡”口味;而在菜肴的外形上,袁枚追求“精致”。《随园食单》中写道:“味要浓厚,不可油腻;味要清鲜,不可淡薄。”其中,“浓厚”指的并非口味重,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随园食单》作为提高烹饪技术、研究传统菜点以及烹制方法的指导性史籍,长期被公认为厨者的经典之作。

王太守八宝豆腐

《随园食单》所记载的菜谱中,“王太守八宝豆腐”是唯一一道提到圣上,也是唯一一道提到钱款,并由康熙帝所赐千金之方的名菜。

“用嫩片切粉碎,加香蕈屑、蘑菇屑、松子仁屑、瓜子仁屑、鸡屑、火腿屑,同入浓鸡汁中,炒滚起锅,用腐脑亦可。”

琥珀萝卜

《随园食单》中记载了两种萝卜的经典做法,被称为“最”萝卜,可谓是对萝卜的最好诠释。它们分别是炖煮的琥珀色萝卜和生泡的水晶色萝卜。

“用熟猪油炒萝卜,加虾米煨之,以极熟为度,临起加葱花,色如琥珀。”

蚶子三吃

蚶子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沿海各地普遍食用的海产品。

书中如是写道:“蚶有三吃法:用热水喷之半熟,去盖、加酒、秋油醉之;或用鸡汤滚熟,去盖入汤;或全去其盖作羹亦可,但宜速起,迟则肉枯。”

粉蒸肉

袁枚在书中详细描述了粉蒸肉的做法:用精肥参半之肉,炒米粉黄色,拌面酱蒸之,下用白菜作垫。

喷香的肉片夹着一口米饭,放到嘴里慢慢咀嚼酥软,蒸肉下面的蔬菜又软又糯,吸收了满满的汤汁。

素烧鹅

素烧鹅是杭州名菜,做法众多。豆腐皮内包裹着香菇、笋丝或糯米,或仅仅是豆腐皮。

《随园食单》中记录的素烧鹅,豆腐皮内包裹了山药。烹饪之后外酥里嫩,口感也更加绵密。“煮烂山药,切寸为段,腐皮包,入油煎之,加秋油、酒、糖、瓜、姜,以色红为度。”

杏 酪

杏酪,即杏仁茶,作为润肤、解腻茶饮,自古就受到宫中嫔妃的宠爱。

书中提到了这一点心的做法。“杏酪,捶杏仁作浆,去渣,拌米粉,加糖熬之。”如此采用传统的加工方式,可以保留杏仁更多的营养和香味。

本文来自【看余杭】,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太守   粉蒸肉   豆腐皮   烧鹅   山珍海味   著述   名菜   山药   杏仁   菜谱   笔下   萝卜   做法   书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