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镜头里的苏州:街头放着方便的木桶,汉奸穿鬼子军装照相

苏州城墙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是吴文化的发祥地 ,在历史上长期是江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是中国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运河风景

苏州城外,几只木舟正在京杭大运河上上航行,沿途经过盘门、胥门、金门、闾门等古城门 。远处是苏州古老的城墙。

苏州沦陷

苏州自古为江南重镇。淞沪会战期间,日军飞机就开始对苏州进行轮番轰炸。中国军队从淞沪战场撤离后,日本人一路追击,并于1937年11月19日占领苏州城。图为日军正站在苏州城墙上三呼“万岁” ,庆祝胜利的癫狂模样。

苏州车站

一群面目可憎的日本士兵在苏州火车站站台上的合影,身后的车站站牌上除了中文站名外,还标着日文。

阊门

当年阊门之外的景象,拱门旁边的墙上贴满了广告,上方挂着“打倒祸国殃民之蒋介石”的宣传标语。阊门始建于春秋时期,是苏州城的八门之一。早在明清时期,这一带就是全苏州最繁盛的商业街区。

金门

金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西,阊门之南。1922年开辟新城门。门洞里写有“拥护新政权,遵守新秩序”的汉奸宣传。

两个鬼子

两个日本宪兵在金门前的合影,其中一个打扮成中国人的模样。抗战时期,日本宪兵经常化装成各种身份的老百姓外出活动,负责刺探军事情报以及甄别民间抗日力量。

苏州桥影

苏州城内的一处风景,沿着一条坡道走上桥头,迎面是一座四方古亭,古亭旁边是一个叫做“元丰酒坊”的造酒作坊,桥下有抱着孩子的妇女在和别人聊天。

小桥流水

在同一地方所拍摄的第二张照片,可以看到古亭下摆着小杂货摊。一个戴着遮阳帽的男子坐在桥头的石柱上,百无聊赖地看着河面。

桥下航船

位于阊门山塘河上的普济桥,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此时,一只木船正从拱桥下通过,船上高高的桅杆已经放倒,两名戴着草帽的船奋力摇着船桨。

河上鬼子

十多个鬼子乘坐在一条木船上,船头架着机关枪,身后的小桥上,也有鬼子活动的身影。看情况是在进行一场演习。

街头石坊

苏州曾是牌坊最多的城市之一。据资料记载,宋代时苏州城内有各类牌坊65座,明代洪武年间有134座,清乾隆年间牌坊名 199个,到了同治年间,已达到235座之多。图为苏州街头的“探花及第”石坊。

露天厕所

苏州一条小巷,一位老人正站在石头上方便,前面摆放着两只大木桶。这种露天的厕所还是第一次在老照片中见到。

虎丘塔远望

从远处眺望虎丘塔,近景是一座横跨在小河上的古石桥。虎丘塔位于苏州城西北郊, 建于五代末年周显德六年(959年),是苏州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江南最古老的一座大型砖塔。

假鬼子

一个男子站在虎丘剑池边的月亮门内,穿着一身鬼子军服,虽然腰间挎着军刀,而且双手叉着腰,但站姿非常拉胯,一看就是一个“精日”的汉奸。

虎丘商店

位于剑池千人坐旁边的一个照相点,摆着三台相机,没有客人的时候,两名照相师便坐在石头上聊天。身后是一家商店,招牌上写着“代代花干玫瑰花干”的字样。

苏州园林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境内湖沟塘堰纵横交错,因水就势而造的园林星罗棋布,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最盛时期,当地的私家园林和庭院达到280余处,自古就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图为一个小女孩在一处园林内兜售蒲扇和草鞋。

看更多姑苏老照片,请点击下方的《江苏苏州老照片合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苏州   鬼子   金门   牌坊   木船   苏州园林   木桶   江南   汉奸   日本   军装   城墙   侵华日军   园林   镜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