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二三事

CFP供图

●盛慧

编者按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在这一天,如果你能穿越回出生之前,你最想和母亲说什么?每个人的答案或许都不相同,留给各位缓缓细想。今天三位作者笔下的母亲,人生经历迥异,或艰辛,或平淡,是属于她们漫长而独有的一生。我们无法替母亲抉择一生的路,那么,在相伴的日子里,在母亲身边,握住她的手,不吝啬地说一句“我爱你”,也许,便是送给她最好的礼物。

十几年前,我曾参加过一次寻亲大会,其中,有一个细节,让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天上午,雾气很重,从全国各地到来的寻亲者坐成一排,眼睛四处探望,目光里充满期待,像是等待父母接回家的幼儿园孩子一样。寻亲的人多,认亲的人却不多。其中,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驼背老太太,一句话也不说,走上前去,翻看她们的衣领,想通过脖子上的胎记找到自己的女儿,最后,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孩子,一脸失落地离去了。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我鼻子一酸,想到了自己的母亲。

我的母亲也差点被送走了,三岁那年,外婆把她带到了上海,准备把她遗弃掉。外婆给她买了一块麻饼,带她上了电车,让她数旁边的楼有多高,趁她不注意的时候,外婆准备悄悄溜下车。就在下车的一瞬间,售票员眼明手疾,一把抓住了外婆,绷着脸质问道:“侬的小人呢?”外婆没办法,只好又把她领回了家。

母亲是个坚强的人,说起这段陈年往事,她一点也不记恨,语气很平淡地说:“恩娘只不过是想放我一条生路罢了。”

二十岁那年,母亲嫁给了父亲,家里一贫如洗。我珍藏的一份分家协议上清楚地写着他们分到的家产,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张长凳,一只小凳,一把热水瓶。母亲不甘心,为了改变贫困的面貌,她想尽了办法。

母亲偶然听说上海人喜欢吃螃蟹,便想把乡下的野毛蟹贩到上海去卖。凌晨三点,她就走村串户去收螃蟹,赶早上第一班车。去上海没有直达车,要到无锡转车,在无锡车站,有人想把螃蟹全部收购了,母亲算了下账,可以赚五块钱,父亲却嫌价钱太低,不肯卖。到了上海,已是下午时分了,围观的人很多,买的人却很少,到了傍晚,螃蟹已经不生猛了,精明的上海人,便开始砍价,没办法,母亲只好硬着头皮卖,其中有一只七两多,只卖了两块钱。第二天,回到家,他们一算账,一分钱都没赚到,等于到上海免费走了一趟。

做生意不行,母亲就改学技术,她进了服装厂,凭着自己吃苦耐劳的精神,从烫工开始做起,一直做到了缝制课长,用她微薄的工资,供我和哥哥读书。

好不容易毕业了,找工作又成了头疼的事。我记得那年夏天,为了找一份好工作,母亲操碎了心,到处托人帮忙,费尽周折,总算找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朋友。一天下午,母亲带着我登门拜访,托人办事,当然不能两手空空,母亲听说那个人既不抽烟,也不喝酒,便决定带些水果去。初夏时分,正是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其中价格最贵的是荔枝,一斤要二十多块,母亲狠了狠心,买了五大串。她舍不得坐车,拎着荔枝,带着我,顶着炎炎烈日步行了大半个小时。我从没吃过荔枝,便跟母亲说:“我口渴。”母亲却装作没有听见。后来,找工作的事没有办成,母亲还时常惦念着那些荔枝。她说:“早知道吃一颗尝尝就好了。”原来,母亲也从来没有吃过荔枝。

后来,我到了广东工作,拥有了自己的事业,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大女儿出生那年,父亲和母亲便来佛山帮忙,把家里收拾得妥妥当当,每天下班,我都能吃到可口的饭菜。父亲做了一手好菜,他负责炒菜,母亲负责洗碗。去年,父亲旧病复发,为了把自己的手艺全部传给母亲,他搬来一张凳子,忍着痛,坐在厨房里,一遍遍教母亲做菜。那段时间,父亲脾气很不好,母亲总是让着他,从不与他争吵。

去年年底,父亲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一家人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母亲好像一下子老了许多,经常坐在沙发上发呆。我们想尽一切办法安慰她,没想到,她竟然反过来安慰我们,她说:“每个人都要走那条路的,最重要的是活着的时候要开开心心。”

让母亲每天都开开心心,便是我现在最大的心愿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母亲   无锡   块钱   荔枝   上海人   螃蟹   上海   外婆   开开心心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